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安河青龙嘴桥梁工程行洪论证

江安河青龙嘴桥梁工程行洪论证

根据工程建设方案,拟在江安河(青龙嘴电厂)桥梁原址重 建桥梁,改建后桥梁全长45m(净跨40m,两侧各设2.5m搭 板与两侧道路相连)。改建后桥梁两跨过河,在河道范围内 设置一排桥墩,减小阻水面积。桥梁上部采用2-20m预应力 混凝土简支空心板,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桥墩直径1.3m ,桥台为桩柱式桥台,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桥宽10.5m,横 断面为2m(人行道)+3.25m(机动车道)+3.25m(机动车 道)+2m(人行道)。
540.65
541.39
539.56
536.19 536.93 539.40 539.14
534.01 砖
CS11
GR3946 540.460 540.40
540.28
540.17
CS12
536.06
砖 539.50

539.47
539.87
主要设计依据文件
(1)、《成都市温江区防洪规划报告》,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 院;2007.12
544.95
545.14
GR3972 545.027
545.00 545.17
545.22 545.04
542.90
545.09
CS03
545.15 545.33
544.53
539.83
煤气管线 545.40
545.29 545.54
CS04
540.42 2013.8.4水位543.18
545.41
GR3966 544.059
544.44 544.47
544.24
544.40 544.16
544.34
544.03
544.29 544.18 543.98
煤气管线 544.24
543.87
543.80 544.09
544.44
544.12 543.83
544.38 543.92 543.70
544.03
下部结构
➢ 简支预应力空心板结构采用简洁、通透的双柱式盖梁。为使外观上简洁、 不显笨重,做成矩形盖梁,。
基础
➢ 本桥桥墩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桥台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桩基直径1.3m。
桥梁工程平面布置图
WJZ023 543.57
WJGR4114 545.075

WJZ025 545.80
水泥
WJGR4113 544.728
防洪评价的技术路线、工作内容
防洪评价的技术路线
➢ 江安河(青龙嘴电厂)危桥改造工程防洪评价报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为:通过水文分 析计算结合数学模型确定工程河段行洪及对本河段其它已成和规划水利工程防洪安全 的影响。所采用的基本资料为工程河段实测1/500地形图,工程设计资料。壅水分析和 河势影响分析的主要技术手段为河道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计算。
水文气象特性
江安河系人工控制河道,其年径流量丰沛,且年际变化不大。1972年渠改后至 今20多年的年径流变差系数CV值仅为0.12。多年平均流量为31.2m3/s(实测值) 。江安河每年要断流30~90天岁修。最早断流时间从10月下旬开始,最迟可到2 月底止。除12~3月的流量较小外,其余月份的流量较大而也较为稳定。
543.97
543.58 543.78
542.84
544.83 544.40 544.36
改建桥墩
GR3955 543.522
CS07
543.20 GR3964 542.983
544.69
b2-1 544.766
544.79 544.18
544.17
8 544.593
544.62
542.85 543.10
0.69 543.03
JD2 JD1
碎石

543.522
彩砖
彩砖
彩砖 杆
水泥
施工区
燃气

WJGR3964 542.983
彩砖
彩砖
JD2

江安河
WJZ126 544.75
JD3

桥梁工程总体布置图
基本情况
流域水系概况
江安河亦称酸枣河,又名新开河,古称阿斗河,为后汉所凿。江安河 原在正南江(岷江)灌县分水,民国22年叠溪洪水爆发,河道淤塞, 遂改于下游5 km处张家湾分水。1957年封闭江安河张家安分水口,由 灌县城关天乙街分水,与走马河分流。这样江安河源头从外江移到内 江,成为都江堰内江主要灌溉干渠,兼排区间暴雨洪水。
545.81 闸房底高
543.40 544.049
砖 544.36
544.16
544.17 543.36
543.36
542.77 闸门顶高
543.70
543.55
砖 砖3
538.59

543.37
闸房顶高
544.39

543.78 544.37
536.77 闸房顶高
542.26
2013.8.4水位537.62
河势图
544.96
c3 544.793
545.28
545.36 545.煤34气管线 545.18
CS01
2013.8.4水位543.20
545.26 545.07
GR4062 545.107
545.80
545.49 545.24
545.22 545.00
545.19
544.98 545.25
545.15 545.01
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
➢ 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水文分析计算、壅水计算、河势稳定分析与冲刷深度计 算。
➢ (1)水文分析计算 ➢ 水文分析计算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水文资料的审查与分析、资料的插补和延长、水
文分析计算及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 ➢ (2)行洪能力计算 ➢ 江安河(青龙嘴电厂)危桥改造工程行洪论证采用数学模型进行河道行洪能力计算分
536.74 闸房顶高
A2 541.511
542.15
541.28

541.71
GR3963 542.141
砖2
538.38 538.29
536.49
541.71
541.06
541.70
541.80
砖 砖
砖 砖
CS09
GR3948 541.416
CS10

2013.8.4水位536.19 砖
GR3947 540.815
543.92 543.80

入地
544.98
545.19
545.14
543.64
544.74 545.11 543.13
544.90
GR3970 544.765
543.58 2013.8.4水位542.85
544.95 544.65 544.81
544.80
545.05
545.74 544.96
544.44
江安河的水量主要来源于岷江,当地地表径流量小,而且主要集中在汛期。枯 季江安河水量主要由岷江分水补给。
江安河洪水主要由岷江分流而来的水量和区间暴雨洪水组成。由于江安河上游 来水量大,加之未整治的江安河两岸防洪标准低,一遇区间暴雨洪水,河水就 漫出河岸成灾。
江安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横河方向以现状河岸岸顶,以两侧河边道路边线为界,评价河道宽度 约45~95m。
评价河段河势图及断面布置图如附图1-1所示。
评价标准
根据《成都市温江区防洪规划报告》、《防洪标准》确定 本段河道防洪标准。
根据《成都市温江区防洪规划报告》,城镇体系中,温江 城区(柳城,涌泉,天府,公平)是城市发展区,作为全区 中心;重点镇两个为永宁、万春,分别作为片区中心,远 期将与城市连片发展;寿安镇拥有丰富的历史古迹资源, 金马镇房地产、休闲旅游发展基础较好,这两个镇作为特 色镇重点发展;其余镇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乡 村居民聚居中心。万春镇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温江 区万亩花木示范镇。确定万春镇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 水,境内的主要排洪河道江安河按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 防,万春镇镇域内的排洪河流杨柳河、江安二支、三支、 四支、红旗渠、团结渠的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 防。据此,确定江安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的洪水。
544.91
CS02
544.90 545.07
煤气管线
545.06 544.87
GR3973 544.896
江安河
D300 543.74
542.88 543.98
544.547 544.57 544.57 542.85 545.06
544.89 545.05 545.09
544.90 545.07
545.22
江安河发源于都江堰走江闸,流经都江堰市幸福镇、聚源镇、土桥镇 ,郫县花园镇、友爱镇、清河乡后进入温江县境内;经万春镇、柳城 、涌泉、麦草堰后进入成都市区(武侯区);经金花镇后,在牧马山 干渠进水口下游约1km流出成都市区进入双流县境内,流经双流县的 文星、大佛堰等地后,在华阳镇二江寺注入府河。江安河系都江堰四 大干渠之一,全流程长106km,流域面积352.5km2。有支渠17条,总 长71.23 km。江安河温江段为温江区东北面的主要灌溉河道,自七十 年代以来,区内江安河各支、斗渠已全面配套,灌溉面积达137238亩 ,占全区总灌溉面积的55.1%。区境流程为41.03km,平均比降2.87‰ ,河道断面宽21~59m。
青龙嘴电站
544.65 543.52
544.87
541.11
544.70 541.17
542.58 543.04
544.76 544.00 544.79
CS08
江安河
540.41 2013.8.4水位542.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