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袜篇 (1)
有齿→提花片被打入针筒→片踵不沿选针上
升△→织针不上升 无齿→提花片不被打入针筒→片踵沿选针△ 上升→织针上升
④扎口针:
a 高低踵扎口针,配合同袜针(一半高踵,
一半低踵) b 一隔一有无排列在扎口针盘上。 有齿提花片→未上升的针→扎口针盘内有扎 口针。 无齿提花片→上升的织针→扎口针盘内无扎 口针。
一、袜针
1、袜针组成:针钩,针舌,针杆,针锺
2、袜针作用: a 钩取纱线形成线圈
b 关闭针口完成套、脱圈
c 针杆下端弯曲,支持针内
d 针踵有长、中、短之分,作用为分针
二、沉降片
1、组成:
片鼻、片喉、片颚、片踵(高低之分, 袜面为短,袜底为长) 2、作用: 三个作用(帮助退圈、帮助套圈、牵 拉)。
⑵氨纶
弹性纤维,加在袜口,统部位,可提高延伸
性。 ⑶ 麻纤维 ⑷甲壳素纤维
2、染色
染色(I)——筒子染纱
针对纱线或长丝进行染色,用于编织花袜
(绣花袜、提花袜、横条袜) 染色(II )——染袜品 目前多采用染纱的工艺
3、织袜
织袜设备 单针筒袜机 双针筒袜机 五趾袜机 拉舍尔经编机
②第二横列编织
织针全部参加编织
③第三横列编织 织针一隔一参加编织,扎口针伸出
钩住纱线
④第四横列编织 织针间隔参加编织。
原因:扎口针钩住纱线后,对两边针的
线圈有向上吊起的力,再织一间隔横列 可减少上吊力。 ⑤第五横列的编织 织针全部参加编织
2、扎口过程:
袜口编织平针组织到一定规定长度(双层长
度)后,将扎口针上挂的纱线移动编针上的 过程。
下列针下降针头位于沉降片片鼻水平面上→
扎口针移出→扎口针小孔在针的针头上方→
针筒扎口盘同步转动→袜针沿右镶板上升针
头穿入小孔→扎口针回缩→扎口针上的纱线
转移到袜针上→所有针→所有针沿△上升退
圈→垫少、闭口、套、脱两个旧线圈从针上
五、哈呋针
1、组成:有两种形式:两片式哈呋针,
单片式哈呋针,由片踵和钩子组成。 2、作用: ⑴在起口过程中,钩住纱线藏起线圈 ⑵纱线转移到针上,形成双层袜口
2-2 双向针三角座
一、袜机的特殊性
1、双向针三角座,目的使针往复运动形
成线圈,编织袜跟、袜头。 2、带有哈呋针座,用于形成双层袜口。 3、能使针处于同一高度——起始起位置 4、特殊的导纱器座(有5~7个导纱器)
收针阶段[前一半(abdc)]
放针阶段[后一半(bdfe)]
⑷花色机构选针机构停止工作
4、基本概念:
⑴跟缝:编织出的袋形袜跟中间,前一半袜跟
和后一半裱跟连接处的接缝。 ⑵复式跟缝: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放 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放二针,收一针,形成 跟缝。 ⑶单式跟缝: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放 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放一针,形成跟缝。
④第四横列 所有针上升垫入纱线
⑵扎口过程
袜口编织到规定长度后,扎口针上线圈转移
到袜针上。 袜针经选针机构→一隔一上升→扎口针带纱 线伸出→ {
1,5针上升完成退圈垫纱形成正常线圈 3,7针上升钩住扎口针上纱线,完成退圈,
垫线下降→旧线圈,扎口针上浮线脱圈成圈
→形成双层袜口。
四、氨纶衬垫袜口的编织
针织产品下机的形式
针织坯布:在针织机上编织的织物幅度不变
针织成形产品:在针织机上编织的织物幅度
有变化,织物的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变化。
一、成形产品
1、定义:利用机器上工作针数的增减,
织物组织结构的改变或线圈密度的调节, 以编织出具有所需用外形的产品。 2、成形产品的特点: ⑴免除或部分免除裁减工序,节约原料。 ⑵改善产品的品质。 ⑶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3、形成成形产品的方法
⑴在线圈不变的条件下,利用增加或减少参
入编织的针数来改变织物的宽度。收针、放 针(羊毛衫衣片、袜跟头) ⑵利用组织结构的改变,使坯布各部分具有 不同的尺寸,以获得一定外形。圆机上计件 产品,衣片下摆,上身、分离横列。 ⑶半成形是指产品以单件形式生产进行编织, 下机后进行少量裁剪,获得所需形状的衣坯。 ⑷全成形是指产品完全是在针织机上制得制 品,或制品坯件。
3、织袜
织袜过程有下列几种方式:
⑴三步成形:需要三台设备:袜口机
(罗纹机)、袜机、缝头机 ⑵二步成形:两台设备:袜机、缝头机 (常用方式)全电脑五趾袜机 ⑶一步成形:全成形袜机(从袜头开始)
4、缝头、缝裆
专用缝头机:厚袜品(对行对眼)
单针双针包缝机:薄袜品(长统袜,
连裤袜) 自动缝裆机
⑴起口过程:每枚针上有线圈,扎口针
挂住线圈。 ①第一横列 袜针经选针机构一隔一上升,上升针钩 内有纱线,未升针的背面有纱线。 ②第二横列 所有针上升垫入纱线
③第三横列
袜针经选针机构一隔三起针{
1,5,9针上升吃纱线 2,4,6,7,8针不上升→扎口针伸出
针盘,垫上长浮线
4、常见过程:
⑴形成起始线圈横列。(单面、双面)
⑵改变织品宽度。 ⑶改变织物密度。(弯纱深度) ⑷改变组织。
二、袜品或袜坯的结构及特点
1、袜口:单层、双层袜口,罗纹袜口,延伸性、
弹性、不卷边,不脱散。 2、袜统:花色组织,符合腿形 3、袜跟:成袋形,平针组织,耐磨,加固。 4、袜脚:袜面- 袜统组织结构 袜底 -无花,平针或抽条,提高耐磨性 5、加固圈:提高产品的坚牢度,平针组织。 6、袜头:袋形 7、套眼横列:8、握持横列换线,用于缝袜头的握 持,成形品无此部段。
脱下,形成双层扎口袜口。
三、单片扎口针袜机袜口编织
1、装置的结构 高机号袜机采用单片扎口针的起口,扎口装置 ⑴单片扎口针 ①片踵有长、短之分,片钩:钩住纱线和收藏线圈。 ②与针的配置
⑵扎口针三角
△1—在起口时工作,在挂口时工作 △2—在扎口时工作
2、袜口编织过程
二、袜跟的编织方法
1、普通法(上行法编织:不参加袜跟、头的
袜面部分针退出工作后,沿上中△背部运行。 ⑴插针:袜面→长踵针,袜底→短踵针 ⑵袜面针退出工作方法:利用袜跟△,将袜面 长针抬起上升到上中△背部退出编织。
⑶收针阶段:(编织袜跟的前一部段,使参
加编织针数逐渐减少) ①参加工作的机件:挑针器,位于左、右弯 纱三角的背面。 ②当挑针器进入工作位置时,运动针的针踵 进入挑针器的缺口(缺口只容纳一个针), 推动挑针器转动,将袜针抬到上中△背部退 出工作。 ③具体运动情况
④结论:
二、双向针三角座组成
左、右弯纱△
左、右镶板 上中三角
三、顺转、逆转的走针路线
顺转: 右镶板—右弯纱△—上中△——左弯纱△—---左镶板
(使针处于(退圈)(拦针到适当(垫纱套脱 (结束) 起始位置) 位置,使退出 成圈) 针升到不编 织高度)
2-3 袜口编织工艺
一、袜口要求及种类
三、袜品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 → 染色(I) → 织袜 → 缝头 →(缝裆)→染色(II)→热定型 →包装
1、原料
常用材料:棉、锦纶、氨纶,有时用到其它
原料 ⑴锦纶:强度高,耐磨性、弹性回复好,与 其它原料混纺交织可以提高耐磨性。 ①锦纶单丝:透明度好,易匀丝(水晶袜) ②锦纶复丝:耐用性比单丝好 ③膨体锦纶丝:通过假捻法加弹形成的,有 好延弹性,有绒状外观。 ④复合丝:锦纶与其它聚合物构成复合丝, 两种不同热收缩性聚合物复合
织袜篇
主要内容
袜品的分类与主要组成部段。 单面圆袜编织工艺及成形原理。 单面圆花袜编织工艺 双面圆袜的主要成圈机件,抽条素袜的设计 与编织工艺。 无缝内衣的结构与基本编织方法,无缝内衣 针织圆机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第一章 绪论
成形产品的特点
袜品的结构和生产工艺 袜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向
1、氨纶衬垫袜口组织: 在地组织为平针组织的基础上,氨纶纱 按一定的比例在织物某些线圈上形成未封 闭悬弧,在其它线圈上呈浮线停留在织物 反面。下机后氨纶纱在弹性力作用下,在 横列上呈直线配置,织物外观呈现H1罗纹 效果,假罗口。
2-4袜跟、头编织工艺
一、袜跟、头结构
1、要求: ⑴袋形,适合脚后跟形态,否则穿着时,脚
设备情况:
袜机设备:意大利:罗纳地(LONATI)、
马泰克(MATEC)、圣东尼(SANTONI) 定型设备:日本高鸟、芦田 染袜设备: 缝头设备:
第二章 单针筒素袜的编织工艺
2-1 编织机件
编织机件:形成线圈,出花,成形
的机件。 一般单针筒设备具有的机件:织针、 沉降片、底脚片、提花片、哈呋片 (扎口针)
要求:坚固、延弹性好,不脱散,不卷
边,紧贴在腿上,防止流跟。
种类:双层平针,衬垫袜口,单罗口,
双罗口,加氨纶袜口,花色袜口
二、双片扎口针的袜口编织
(一)双片扎口针的起口、扎口装置
1、编织机件: ①袜针长短针各一半
②底脚片长短踵间隙排列
③提花片:最下一档齿有齿、无齿相间排列
5、袜品后整理
洗袜机
染袜机:滚筒式 脱水机
Hale Waihona Puke 烘干机 烘烫与定型机
四、袜品的发展趋势
针织技术的发源地:中国,2000多年前
针织机械的起源:英国、威廉里,1589
年发明袜机(袜片缝合) 1864年无缝长袜问世 19世纪成形袜机诞生 19世纪50年代出现袋形袜跟袜 1957年自动封闭袜头专利 1968年连裤袜自动制织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