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改病句专项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下封贺信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滨江医院传染科全体同志:欣闻你科被市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我校全体师生谨致热烈祝贺。
几个月来,你们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坚持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第一线,英雄无畏,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对其他病的关怀也无微不至,取得了令全市人民瞩目的成就。
我校全体师生决心以你们为榜样,认真工作和学习,以优异成绩报答党和人民。
祝取得更大胜利!陵江中学2003年6月10日①漏落的一处是:________②格式不当的一处是:________③重复累赘的一处是:________④用词不当的一处是:________⑤游离中心的一处是:________【答案】应在第一行正中写上“贺信”二字;称呼应顶格书写;“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应删去“互相支持”;“成就”应改为“成绩”;应删去“对其他病人的关怀也无微不至”【解析】【分析】本题是对应用文的形式和内容的考查。
贺信是书信的一种。
所以这里就是按书信的格式要求来就行了。
另外就是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有重复累赘的错误,比如“互相支持”和前面的“团结协作”是重复的,就去掉;也有用词不当的错误,比如这里的“成就”场合不当。
可改成“成绩”。
还有句子与表达主题无关。
比如“对其他病人的关怀也无微不至”,应去掉。
【点评】本题是对应用文的考查。
内容涉及较多,有形式上的错误,也有语法上的错误。
所以做此类题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2.下面的文段中划线句均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判断修改。
①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它的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
②然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声讯服务等危害社会。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③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应对此不懈努力并高度重视。
(1)第①句,不合逻辑,应把“________”改成________。
(2)第②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
(3)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调换。
【答案】(1)物质;精神或文化(2)社会;的行为,或的问题,或的现象(3)不懈努力;高度重视【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第①句,不合逻辑,“互联网”“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应该是“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第②句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句末补充上“的行为”;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该是“先重视再努力”。
故答案为:(1)物质;精神或文化(2)社会;的行为,或的问题,或的现象(3)不懈努力;高度重视【点评】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3.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①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②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修改①: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
【答案】“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改病句。
要根据不同病句类型,判别错误之处,有针对性地改正。
①搭配不当。
“激发”与“水平”不搭配。
把“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即可。
②语意重复。
把“持之以恒”或“不间断”去掉即可。
故答案为:“水平”改为“热情”或“激发”改为“提高”;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
【点评】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分别改为“激发同学们的写字热情并提高写字水平”,“持之以恒地练习”。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A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一些围绕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
现实警示我们,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
B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一定得靠自力更生。
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瓶颈制约。
C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而不能妄自菲薄。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
①画线句A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应该把“________”与“________”互换位置。
②画线句B存在语意重复的语病,可以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
③画线句C存在关联词语误用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一些;围绕;必须;一定;而;也【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A句中“一些围绕企业的”存在语序不当的毛病,“一些”应该是修饰“企业”而不是“围绕”,所以应将“一些”和“围绕”调换。
B句中“必须”和“一定”重复,应该删去一个。
C句中关联词“既……而”搭配不当,应该为“既……也”。
故答案为:【点评】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借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二要理题干,在裂解语义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
三要洗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
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下面语段中两个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答案】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解析】【分析】①成分残缺。
这句话缺少“争取”的宾语,应在“演出”后加上“的机会”。
②搭配不当,“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不能用“改善”来形容,应把“改善”改为“提高”。
故答案为: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和修改。
6.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
①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
②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一直勇敢前行(A)的斗士。
④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刀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B)。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划线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
(2)语段画线处有语病,请修改。
(3)请另选一个你所熟悉的人物,按照第①句的句式仿写。
(要求语意连贯,结构相似)【答案】(1)(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2)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3)【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解析】【分析】(1)勇往直前,意思是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一往无前,意思是一直往前,无所阻挡。
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肃然起敬,形容感动后产生的恭敬钦佩的心情和态度。
平时注意积累。
(2)划线处“看不见……声音”搭配不当,可改为“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3)注意例句中的句式“有一个……,他叫……,他在……等方面……,他在……。
”我们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一样多,结构也要一致。
如写我国的科学家、文学家等。
故答案为:⑴(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⑵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⑶【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
【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注意结合划线的文字写出合适的成语。
⑵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⑶此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
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7.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
②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就不能见义勇为。
③________孔子说“再,斯可矣。
”④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委琐。
人一委琐,便不足观。
⑤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颗童心,方为真人。
⑥何为童心?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
(1)第⑥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指出第③句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案】(1)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
(2)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
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
(3)所以【解析】【分析】(1)第⑥句中“最初一念,往往是价值判断”不搭配,缺少成分,应是“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
(2)第①句“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前一句已表达完整,应用句号。
后一句“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表达的是他“精于算计”的特点。
(3)“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就不能见义勇为”。
前面语句与“孔子说‘再,斯可矣。
’”是因果关系,所以这里的关联词语用“所以”。
故答案为:(1)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
(2)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
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