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培训课件
8
3.眼镜王蛇: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
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主动袭击,紧咬不放。症状为发病特急, 很快死亡,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
9
4.银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分布长江以南,受
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 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10
5.金环蛇: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分布长江以南。
其余类似银环蛇。
11
6.蝮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分布全国各地甚
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 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12
7.尖吻蝮(五步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 子上翘(看上去象叼个烟头) 凶狠,主动袭击,症状发病 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毒蛇咬伤的防治
贵医安顺医院 外二科 李飞
1
概述 诊断 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 预防
3
第一部分 概述
有毒的蛇,头部多为 三角形,有毒腺,能分 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 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 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 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 蛇。毒液可供医药用。
4
毒蛇咬伤概况
一、 概况
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威胁着十亿人口 的广大地区。估计每年被毒蛇咬伤的人数在3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 10%。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 五。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巨大 的有10种,如大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 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这些毒蛇夏 秋竹叶青屯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采 野果、拔菜、散步、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 部较细,尾部短粗,色斑较艳,咬人时嘴张得很大,牙齿较长。毒蛇 咬伤部常留两排深而粗的牙痕。无法判定是否毒蛇咬伤时,按毒蛇咬 伤急救。
24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
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 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 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 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 形态,可进一步判 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 瞳孔常 常缩小,蝰蛇咬伤 后半小时内可出现 血尿,蝮蛇咬伤后 可出现复视。
25
•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 形,身上有色彩鲜 明的花纹,上颌长 有成对的毒牙,可 与无毒蛇相区别。 毒牙呈沟状或管状 与毒腺相通,当包 在腺体外的肌肉收 缩时,将蛇毒经导 管排于毒牙,注入 被咬伤的人和动物 体内。
8种常见毒蛇的排毒量
中国常见毒蛇咬伤的死亡率及蛇毒致死量
眼镜王蛇 眼镜蛇 金环蛇 银环蛇 蝰蛇 蝮蛇 五步蛇 竹叶青
一次咬物排毒量( 人的致死量(
mg)
mg/kg)
382.4
12
250.8
15
91.4
10
2
126.7
25
222.2
27.5
100
死亡率( %) 100 8 30 23 30 7 24 1
13
8.蝰蛇: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受惊时, 能长时间对峙。症状类似五步蛇。
14
9.灰蓝扁尾海蛇
15
10.莽山烙铁头蛇 (传说中的小青龙)
•
16
我国常见10种毒蛇蛇毒的半数致死 量(皮下)Ⅱ~g/kg
蛇毒的毒性强度与蛇伤的中毒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毒性越强的毒蛇,引起 的中毒程度就越重;毒性较弱的毒蛇,引起的中毒程度就较轻。但若仅靠这 一点去分析病例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必须结合毒蛇咬人时的注 毒量,才能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例如,眼镜王蛇的排毒量特别大,其蛇毒 的毒性强,被它咬伤时的中毒反应通常比较严重。与此相反,烙铁头、竹叶 青的排毒量较少,其蛇毒的毒性强度也较眼镜蛇弱,被这两种蛇咬伤时全身 中毒的症状可能较轻,但也不能麻痹大意。银环蛇的排毒量虽少,但此蛇的 毒性很强,故被这种蛇咬伤后,一般都有很大的危险性。五步蛇(尖吻蝮)的蛇 毒毒性虽然较弱,但其排毒量甚多,因此被它咬伤的危险性也很大。
第二部分 诊断
诊断蛇毒咬伤时要考 虑并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否为蛇咬伤 (二)是否为毒蛇咬 伤 (三)是哪一种毒蛇 咬伤
22
(一)是否为蛇咬伤
•
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 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
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
伤、黄蜂螯伤,但后者
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
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
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
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
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
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
的伤痕。一般情况下,
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
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
状。
23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
主要靠特殊的牙痕、
局部伤情及全身表 现来区别。毒蛇咬 伤后,伤口局部常 留有一对或3~4毒 牙痕迹。且伤口周 围明显肿胀及疼痛 或麻木感,局部有 瘀斑、水泡或血泡, 全身症状也较明显。 无毒蛇咬伤伤后, 局部可留两排锯齿 形牙痕。
5
毒蛇咬伤概况
二、毒蛇的分类 ——中国著名毒蛇
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海 蛇、蝰蛇、尖吻腹、竹叶青、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
6
毒蛇咬伤概况 1.白唇竹叶青通身绿色为主:竹叶青。分布我国南部,
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7
2.眼镜蛇: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分布我国长江以南,
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咬伤症状为伤 口组织坏死,胸闷,高热,呼吸困难。
26
第三部分 发病机理 (一)毒蛇的分类 (二)蛇毒的有效成份 (三)蛇毒的毒性强度
27
(一)毒蛇的分类
• 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
最毒的蛇 细鳞太攀蛇
• 细鳞太攀蛇的毒液使受试生物死亡所需的绝对量 (LD50)只有0.0021mg/kg,但排毒量达125mg ~400mg,比响尾蛇毒性强300倍,约相当于眼 镜王蛇的20倍,与钩鼻海蛇(Enhydrinaschistosa) 的致死情况不相上下,在动物毒素学上足以排到 前十位。它每咬 一次受害者,其一次排出的毒液 能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的猎物,这相当于25万只 小白鼠、100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大象的重量。 杀死两名成年人仅仅需要1毫克的毒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