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报告周志

调查报告周志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前言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部,总面积51167公顷,地理位臵介于东经108°44—108°57,北纬33°46—33°57之间,海拔800—3082米,属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西北临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与周至自然保护区接壤,周边与老县城,佛坪等自然保护区相连。

区内有野生动物328种,其中二级以上保护动物62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血雉,大鲵等;三级以上保护植物26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地理位臵重要。

为各相邻自然保护区物种交流提供了通道,对改善种群基因质量和壮大种群数量做出了贡献。

实施天保工程后,林场加大了保护力度,但随着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大众游客的纷至沓来,该区又面临了新的压力。

林场缺少区域内野生动物的本底调查资料,也没有专业的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这些都制约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致力于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生态旅游项目,以更广阔的视野,谋求与社会各方面尤其是非传统保护力量的合作,实行开放式保护,最终达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该项目与厚畛子林场进行合作,资助林场建立了野生动物巡护监测队伍及其运作机制,并提供资金及相应的技 - 1 -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术支持进行本次野生动物及其活动区域的调查。

为下一步的野生动物保护,同时也为该项目项下的“秦岭南太白山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本次活动采用路线法,对大熊猫及其它重点野生动物的实体和痕迹作以统计分析,在该场走廊带范围及大熊猫可能活动的地域进行了调查,另外对该区的植物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为干扰状况等影响野生动物活动的其它因子也进行了调查,取得了林场区域内第一手野生动物本底资料,本次调查是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和基金会项目经理刘晓海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由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雍严格先生指导、厚畛子林场野生动物巡护队队长朱东锋负责开展的。

在调查初的培训和内业中,得到陕西省林业厅高级工程师金学林先生和西北大学杨兴中教授的大力协助。

调查过程中,得到老县城自然保护区李祥丰、王院龙同志和周至自然保护区侯林周、高威、田文勇同志的全力支持。

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秦岭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进项目周至县厚畛子林场2002年12月15日- 2 -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调查区基本概况1 自然概况1.1 地理位臵国有周至县厚畛子林场位于秦岭北麓、黑河上游,隶属周至县人民政府管辖。

本次调查区位于该场西南部,介于东经107°43′00″——107°58′00″、北纬33°48′30″——34°00′00″之间,面积21400公顷。

涉及该场大蟒河天保管理站辖区、厚畛子天保管理站辖区、钓鱼台天保管理站辖区。

该区最高海拔2800米,最低海拔1200米。

西接周至县老县城大熊猫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南依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临周至自然保护区,属秦岭大熊猫走廊带规划范围之一。

1.2 地形地貌本区地处秦岭腹地,海拔在1300—2650米之间,为中山、亚高山地貌。

各沟谷海拔2000m以下,地段切割作用强烈,岭高谷狭,地形破碎,多绝壁和锥状山峰,山谷多乱石,土层薄。

但在沟谷海拔2000m以上地段地形相对开阔和缓,整体性较强,土层也较厚。

1.3 气候本区处于我国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岭接处,森林茂密,为中山、亚高山地貌,温暖湿润为其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6.4℃,最高气温29.7℃(7月),最低气温-19℃,(1月),年降水量为1001.7mm(周至县双庙子黑沟梁气象站,海拔1975.8m). - 3 -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1.4 水文本区的河流主要有发源于太白山的黑河、红水河以及发源于秦岭山脊(小岭子)的八斗河。

这些河流分布于以两河为顶点,面向太白山的扇形区域内,皆为山溪性河流。

因降水丰富各河流量均较大。

年最大流量出现于7—9月,次大流量出现于5月(由太白山融雪以及冻结水消融所致)。

冬季流量较小但绝无干涸断流现象。

1.5 土壤本区海拔在1300—2650m之间,在太白山土壤垂直分布带谱中处于中间部分,有山地暗棕壤和山地棕壤等两个土壤类型。

山地暗棕壤分布于海拔2650—2200m之间,土壤厚度20—60cm,ph6.0-6.5,其上生长着以红桦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2200—1300m之间,土层一般较薄,ph6.5-7.0,其上生长着以栎类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1.6 植物资源根据吴征镒教授的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林场属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中国—日本森林植被亚区。

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以及寒温带针叶林带。

具有植物区系复杂、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起源古老、过渡性强和垂直分布明显等诸多特点,以华北植物区系成分为主,含有少量华西植物区系成分,同时有横断山脉植物区系成分。

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有野生植物1700种,其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森林覆盖率92%。

1.7 动物资源- 4 -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林场管辖区位于古北界华北区西北黄土高原亚区,但东洋界动物种类也占有一定比例,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物种在本区相互渗透。

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miln-edwards)、豹(panthera pardus meyer)、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hilzheimer)、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 thoma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金猫(aquila chrysaetos daphanea menzbier menzbier)7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豺(cuon alpinus)、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金猫(felis temminchi)、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斑羚(naemorhedus goral caudatus)、水獭(lutra lutrachinensis)、豹猫、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sinensis)、红腹角雉(tragopan cruentussinensi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 ruficolli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中华虎凤蝶(ninox scutulata)以及隼类(f. tinnunculussaturatus)等20余种。

2.社会经济概况2.1 人口及民族组成调查区涉及周至县厚畛子镇六个行政村,人口1600人,无少数民族。

区域内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呈下降趋势(迁移是主要原因)。

流动人口较多,以旅游、采药、商贸为主,居民经济收入依靠传统农业和林副业及牧业,近年还有少量旅游收入,人均年收入300元,生活处于贫困状态。

2.2主要土地类型(表一;主要土地类型)2.3林业生产调查区属厚畛子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实施范围,自1999年已停止天然林采伐。

目前主要工作为公益林的管护和建设、西安黑河森林公 - 5 -篇二:员工工作周志附件1员工工作周志年月日篇三:周志模板贵州财经大学xx(科室)中心xxx(姓名)工作日志周次:开学第x周篇四:工作任务周志工作任务周志篇五:毕业论文周志 - 副本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周志设计(论文)题目:学生姓名:系别: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周志”是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完整记录,也是对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的记载。

是考核学生和教师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

2.周志中的“毕业设计任务进展情况记录”由学生本人填写。

学生应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查阅的资料、工作进展等情况认真填写。

除记载工作过程外,也可对学生撰写论文提供基础资料。

3.“指导教师意见”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填写,应对学生前一段工作提出意见,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目标,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

4.“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周志”在毕业设计期间由学生保管,每周在与指导老师见面前填写好并携带到老师处交指导老师审阅并填写意见。

5.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每周填写好周志后由校外指导老师填写意见并签字,同时将电子稿(电子稿周志在校园网下载)通过电子邮件以附件的形式发给校内指导教师。

校内指导教师写出指导意见后,通过电子邮件将该文件(含学生填写部分)以附件的形式发还给学生,学生要将该附件下载存储成一个文件,每周单独存储。

6.学生在答辩前,按指定时间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周志”和毕业论文等资料交答辩委员会。

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除上交周志外,还要将和校内指导教师的通信文件提交一份拷贝。

7.毕业设计工作完成后,各系(教研室)应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周志”作为毕业设计资料之一予以整理归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