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
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5、 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对一些颗粒大小不均匀,成分混杂不齐,组成极不 均匀的试样,如矿石、煤炭、土壤等,选取具有 代表性的均匀试样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操作。为了 使采取的试样具有代表性,必须按一定的程序, 自物料的各个不同部位,取出一定数量大小不同 的颗粒。经破碎、过筛、混匀、缩分等步骤制备 可供分析化验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均匀试样。常用 的手工缩分法是“四分法”。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 ③泡沫的消除 在蒸发液体或湿法氧化分解试样,特别是生物试 样时,有时会遇到起沫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将试样 在浓硝酸中静置过夜,有时在湿法化学分解之前, 在300~400℃下将有机物预先灰化对消除泡沫十分有 效。防止起沫的更常用方法是加入化学添加剂,如 脂族醇,有时也可以用硅酮油。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2、碱溶法 • 一般用20%~30%NaOH溶液作溶剂,主要溶解金 属铝及铝、锌等有色合金。 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二、熔融法 • 试样不能溶解或者溶解不完全时,则考虑用熔融 法。熔融分解是利用酸性或碱性熔剂与试样混合 ,在高温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将试样中的全部组 分转化为易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如钠盐、钾盐 、硫酸盐及氯化物等)。 • 熔融法分酸熔法或碱熔法两种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3、酸熔法 • 常用的酸性熔剂有焦硫酸钾(K2S2O7熔点419℃ )和硫酸氢钾(KHSO4 熔点219℃)。硫酸氢钾 灼烧后失去水分,亦生成焦硫酸钾 • 2KHSO4 == K2S2O7 +H2O • 所以,两者的作用是相同的。熔融后,将熔块冷 却,加少量酸后用水浸出,以免某些易水解元素 发生水解而产生沉淀。 • 常用来分解铁、铝、钛、锆、铌的氧化物类矿。 熔融温度不宜超过500℃,时间不宜太长,否则 会有SO3大量挥发出来。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注意事项 • 盐酸:浓盐酸沸点为108℃,使用中溶解温度最 好低于80℃,以免试样分解不完全。
• 硫酸:硫酸钙溶解度较低,故硫酸不适用于溶解 钙为主要组分的那些物质。
• 高氯酸:浓的酸(60%~72%)热时时强氧化剂。纯 高氯酸是极其危险的氧化剂,防止时将爆炸。因 而决不能使用。热的高氯酸几乎和所有金属其反 应(除金和一些铂系金属外)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思考题
• 用Na2CO3熔融硅酸盐样品时,应选用什么
材料的坩埚?为什么?
第三节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定义:重量分析法是一种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 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经过准确称量来确定待测 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第三节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重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三节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 及基本操作
主讲人:马慧玲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试样的分解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容量分析基本操作
目 录
CONTENTS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 物质的一般分析步骤:采样—称样—试样分解—
分析方法的选择—干扰杂质的分离—分析测定—
结果计算。
• 1、 采样的重要性:要化验的物料有的组成比较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1、选择溶剂的基本原则
一般说来,酸性试样采用碱性溶剂,碱性试样
采用酸性溶剂,氧化性试样采用还原性溶剂,还
原性试样采用氧化性溶剂(也有例外)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2、几种熔剂 • 氢氧化钠(钾):碱金属氢氧化物熔点较低( 328℃)熔融可在比碳酸盐低得多的温度下进行。 对硅酸盐(如灰分、玻璃等),特别是对硅酸盐熔 融十分有效。此外,还可用来分解铝及硼矿物和许 多氢化物、磷酸盐及氟化物。 • 碳酸盐:缺点是一些金属会挥发失去——汞全部挥 发,碘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氟氯溴损失较小。 • 焦硫酸钾(钠):熔融时温度不应太高,持续的时 间也不应太长。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一般来说,气体和液体的组成分布比较均匀, 只要采取其中的一部分就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因 此他们的采样比较渐变。对于固试样而言,他们 的组成分布有比较均匀的,有的很不均匀。因此 它们的采样及其制备就要复杂些。 如果化验项目的变异度有随机性和周期性,采 样时间也应重视,不应固定在某一时间上,而要 在不通风时间采集相同数目的样品。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b、化工产品:组成比较均匀的化工产品可以任意取
一部分为分析试样。 ①储存大容器:可能因相对密度不同而影响其均匀 程度,可再上、中、下不同高度处各取部分试样 ,然后混均。然后再从各件中采取部分试样,混 均即成分样试样。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②储存多个小容器:物料分装总单元数(N)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分解要求:完全,避免被测组分损失和引入其他物 质干扰测定组分。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根据分解试样所用的试剂不同,分解方法大致可分 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 溶解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 熔融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
,使待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另
何为“四分法”?
• 缩分方法常用“四分法”,具 体操作为:先把经过粉碎之后 的试样混匀,堆成圆锥形,然 后略压平,通过中心分为四等 分,先把任意相对两份弃取, 其余两份收集在一起混匀。这 样缩分一次。可连续把进行缩 分直至所剩试样略大于或等于 采取使用的最低重量为止。然 后再进行粉碎、缩分、最后制 备成若干份分析试样,装入瓶 中,贴上标签供分析用。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⑤水样的保存方法: ·控制水样PH值:测定金属元素的水样常用硝酸酸化至 PH=1~2;测定氰化物的水样要用NaOH调至PH=12。 ·加生物抑制剂:测氨氮、硝酸盐氮、COD时,可向水中加 入氯化汞。 ·加入氧化剂:测定痕量汞,为防止汞被还原,加入硝酸重铬酸钾溶液。 ·加入还原剂:含余氯的水样能氧化氰离子,使烃类酚类产 生衍生物,加入硫代硫酸钠还原以排除氯的干扰。 ·加入沉淀剂:水中含有各种水溶性硫化物时,易分解成硫 化氢挥发掉,采样后加入适量的醋酸锌,可使硫化物固定 下来。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3、采样原则
• 第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 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4、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一般来说, 金属试样、水样以及某些较为均匀的化工产品等
组成较为均匀,任意采取一部分或稍加混合后取
一部分,即为具有代表性的分析试样。
1、沉淀 • 如何进行沉淀操作? 答: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完全和纯净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应该按照沉淀的不同类型 选择不同的沉淀条件,如沉淀时溶液的体积、温 度,加入沉淀剂的浓度、数量、加入速度、搅拌 速度、放置时间等等。 • 如何检验沉淀是否完全? 答:待沉淀下沉后,在上层清液中岩壁加入一滴沉 淀剂,观察滴落处是否出现浑浊,无浑浊说明沉 淀完全,如出现浑浊。应补加城奠基,直至两次 检查时上层清液不再出现浑浊为止。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常用溶剂和选用坩埚材料表
溶剂 无水碳酸钠(碳酸钾) 6份无水碳酸钠+0.5份硝酸钾 2份无水碳酸钠+1份氧化镁
坩埚 铂 铁 镍 瓷 石英 银
+ + +
+ + +
+ + +
+
+
-
1份无水碳酸钠+2份氧化镁
2份无水碳酸钠+1份氧化锌 过氧化钠 1份无水碳酸钠+1份研细的结晶硫磺 硫酸氢钾 氢氧化钠(钾) 1份氟氢化钾+10份焦硫酸钾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 ④空白值 在使用溶剂和熔剂时,必须考虑到会有较大空白 值。不干净的器皿常是误差的主要来源。如坩埚中 留有以前测定的,已熔融或已成为合金的残渣,在 随后分析中,可能会析出。在使用聚四氟乙烯坩埚 消解试样时注意做个空白,看器皿是否洁净。 另外,试样与容器反应也会改变空白值,在大多 数情况下,小心选择容器材料能够减少或消除空白 值。
中随机抽取(S)件数量的确定方法。 ·当总物料单元数小于500时,按pg68中表 3-1确定采样单元数。 ·当总物料单元数大于500时,按以下公式 确定:
S = 3* 3 N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例题:有一批化肥,总共有600袋,则采样 单元数应该为多少袋?
答: S 3* 3 600 = 25.3, 应取26袋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a、水样采集基本操作:①采样瓶要干净,采样前应 用水样冲洗样瓶至少3次。 ②采样时要留有空隙,以防水温改变时瓶塞被挤 ③池、江、河采样时,用系绳的采样瓶沉入一定深 度采样(20-50cm),按照几个不同深度点采平均 试样。如湖面较宽,应该在不同的断面分取几个 水样。
④工业废水采样:根据性质、排放情况及分析项目 要求,采用间隔式平均采样、平均取样或比例取 样、瞬间采样、单独采样四种方法。
均匀,有的组成很不均匀。因此,采样必须具有
代表性,分析结果才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组成。
一般地说,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 2、采样的方法:试样的采集制备工作是指从大批 物料中采集原始试样,再进一步制备成供分析用 的试样。 • 按试样的存在形态可分为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 对不同形态的不同物料应采用不同的采集和制备 方法。 • 按照组成分为较均匀和不均匀两种。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4、碱熔法 • 酸性试样如酸性氧化物(硅酸盐、粘土)、酸性 炉渣、酸不溶残渣等、均可采用碱熔法。常用的 碱性熔剂有Na2CO3(熔点853℃ )、K2CO3(熔点 903℃ ) ,NaOH (熔点318℃ ) ,KOH (熔点 404℃ ),Na2O2(熔点460℃ ), 和它们的混合熔剂 。 • 坩埚材料的选择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