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调查方法
会议参加者共6人
– 两名镇政府负责卫生的负责人、一名镇分管计划生 育的副书记、镇卫生院院长、镇计划生育办公室主 任和妇联主席
大家总结出了十七个能够促进生殖健康和计划 生育工作的方面,并对下述十个问题给以优先 的注意
1 .提供生殖健康工作专项资金 (37分); 2 .在中学开设生殖健康课 (35分); 3 .为农村妇女开展妇科病的检查、治疗和防治 (29分); 4 .卫生部门提供围产期保健、产前检查和产后 访视,
人口统计调查方法
人口定量调查方法
三种常用的人口调查方式
人口经常性登记 人口普查 人口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的特点
– 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 随机抽样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 – 调查误差会降低
抽样调查的作用
– 是搜集专题人口研究资料的主要形式 – 是两次人口普查之间搜集人口资料的重要途径 – 是经常性登记的补充 – 是对其他人口调查方式进行质量检验的有效方法
优点
每个人自己独立思考 平等参与,不受级别、职务影响 对全组酝酿出的意见有完整的记录
缺点
只能定性地说明问题 讨论过程中可能受到别人的影响
参与性观察
调查人员将现场看到、听到的有关信息 记录下来,或填写事先设计好的《观察 指南》
分类
– 观察人员作为第三者在旁边观看和聆听 – 利用服务对象或自己模拟服务对象直接进入
小松镇服务提供者选题会于1999年1月29日上 午11:00到12:30召开
会议参加者共6人
– 镇卫生院的一名妇幼保健专职人员、两名计生育服 务所的技术服务人员和来自三个不同村庄的乡医
她们根据自己工作的经验,共总结了十条促进 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问题
1 .提高妇幼服务人员待遇,并为他们提供保险 (45分);
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
总体 样本 抽样 抽样单位 抽样框 参数值 统计值 置信度
抽样调查的一般程序
界定总体 制定抽样框 设计抽样方案 选拔与培训抽样调查人员 实际抽取样本 评估样本质量 推断总体
人口抽样调查
人口抽样调查的分类
– 随机抽样 – 非随机抽样
范围 感兴趣部分
各种意见、观点、态度
分析 统计分析
主观描述、解释-
--量化、列表
--归纳、整理、引用
可靠性 不理解也可作答 启发式、交流充分
(较小)
(较大)
定性调查是对定量调查的补充和深化,两者往往 同时被采用
定性分析示例
“艾滋病太可怕了。如果我身边有人得了, 我会疏远他”
“如果有艾滋病人进入(这个)房间, 我马上走”
之外,又不可太远 观察人员一般情况下不应发话
个案调查
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单位 作深入细致的调 查研究
常用于计划生育手术失败或后遗症的调查
步骤
确定个案
– 根据调查课题以及调查者的需要与条件选择
收集资料
– 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有关个案的各种资料
分析研究
–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社会治疗
“不能歧视艾滋病感染者,因为有的是 输血传染的,这些人已经很痛苦了,所 以社会不能歧视他们”
专题组讨论
将从特定的目标人群中筛选出的、具有 某些共同特征或共同经历的人召集在一 起,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围绕事先设计 好的讨论提纲,展开自由的座谈讨论
实施步骤
设定调查目的 确定目标人群和典型专题组 决定讨论会的次数 安排工作日程和计划 设计讨论提纲 培训主持人和记录员 通过预调查对讨论提纲和专题组进行修改
并规范地做好上述服务(28分); 5 .请专业人员到农村上生殖健康课 (25分); 6 .做到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24分); 7 .加强性生活卫生宣传,减少性病发生率 (23分); 8 .加强优生优育的宣传,提高人口素质 (21分); 9 . 增加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17分); 10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 (13分)。
2 . 投入资金把村级妇幼保健所建好 (41分); 3 .领导重视妇幼保健技术工作 (41分); 4 .提供专项资金搞妇幼保健 (36分); 5 .加强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内容的宣传(35分); 6 .加强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29分); 7 .解决山区产妇上送问题 (27分); 8 .乡服务所缺资金 (24分); 9 .希望到专门机构脱产受训(22分); 10 .对己怀孕妇女计划生育部门勿做常规B超 (22 分)。
就构成了该总体的一个样本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具体步骤
– 按某种特征或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 – 按等比例或不等比例的方法在各层抽取子样本 – 将子样本合起来构成总体的样本
分层的标准
– 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 – 突出总体的内在结构
分层抽样的优点
– 可以在不增加样本容量的前提下,提高抽样精度 – 可以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
实施步骤(续)
安排会场 筛选与会人员 现场讨论 处理数据 分析结果
其中,与会人员的筛选、会场的安排、 以及现场组织讨论是关键环节
优点
营造可信赖气氛、有助于自由发表观点 不必每个人都回答每个问题,没有压力 可以制约说谎 可使主持人发现未预料的问题 较短的时间内可获得大量的信息 花费较少 获取结果较快 可为研究者、讨论者双方提供便利交流过程
– 整洁干净; 圆桌会议;不易被打扰
具体程序
填写与会人员登记表 主持人介绍调查目的 分发纸、笔,将对所提问题的看法列在纸上 将大家所列的看法全部写在大白纸上 各人根据重要程度给各看法排序打分 给各看法累计总分,得出对特定问题最重要的
10个看法
例如
小松镇领导小组选题会 于1999年1月29日上午 9:00到11:00召开
特点
定性调查以收集定性资料为特点 内容翔实、生动、具体 形式多样、活泼 采用开放性问题的提问和讨论 不能以定性调查的结果推论总体 是对定量调查的补充和深化 强调集体协作精神
定性调查与定量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定量调查
定性调查
样本 有代表性 (较大) 有目的性 (较小)
形式 标准化的个人问卷 访谈、讨论、观察提纲
整群抽样
具体步骤
– 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划分为一些小群体 –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小的群体 – 由所抽出的若干个小群体内的所有元素构成样
本
群的选择
– 一般利用现有的人口群体 – 群内的差异尽可能大,各群之间差异尽可能小
整群抽样的特点
– 简便易行、节省费用 – 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较差
多阶段抽样(多级抽样或分段抽样)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 总体规模 – 总体的异质程度 – 抽样允许误差 – 置信度 – 抽样方式方法 – 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
较大范围内的抽样选择方案
Δ 偏差度 (±%)
置信度
95%
9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9604
16641
2
2401
4160
3
1067
1849
4
600
1040
5
384
666
注意:
样本规模并不一定要与总体规模成比例
抽样调查的方式
– 重复抽样 – 不重复抽样
随机抽样调查的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 机械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分层随机抽样(类型抽样) 整群随机抽样 多阶段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
常用的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 具体步骤如下:
– 将总体中所有单位一一按顺序编号 – 根据总体规模确定从随机数表中选几位数 – 对随机数表中的数码逐一衡量、决定取舍 – 根据样本规模的要求选出足够的数码个数 – 依据从随机数表中选出的数码,到抽样框
– 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样本数会对样本的代 表性和抽样的精确度产生显著影响
– 当样本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其数 量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就不大了
在确保样本能足够代表总体的前提下, 应以选择较小的样本容量为宜
人口定性调查方法
常用的技术
专题组讨论 选题组讨论 参与性观察 个案调查 文献搜寻等
中去找到它所对应的元素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具体步骤:
– 给总体中所有单位一一按顺序编号 – 计算出抽样间距K – 在最前面的K个个体中,采用简单随机抽
样法抽取一个个体,以其编号A为起点 – 在抽样框中,自A开始,每隔K个抽取一个
个体 – 这n个个体A, A+K, A+2K, …, A+(n-1)K
缺点
目标人群不具有代表性 敏感问题不便在公共场合讨论 容易随大流,个别人意见可能被掩盖 能说会道的人容易垄断会场 资料质量取决于主持人的能力大小 分析解释时带有主观成分
选题组讨论
一种程序化的小组 (一般 6-10人)讨论过 程,用以发掘对提出的特定问题的看法
会场选择
被观察的活动
参与性观察的主要步骤
确定调查目的 确定观察目标和内容 编制《观察指南》 培训观察人员 组织现场调查 收集观察记录 处理数据 分析结果
观察人员的选择
对被观察的人物和事件比较熟悉 具备良好的视听和观察技巧 最好是女性
注意事项
参与性观察应得到被观察对象的允许 观察人员应衣着得体,态度和蔼 观察人员应坐在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视野
适用情形
– 当总体的规模特别大 – 总体分布的范围特别广时
多阶段抽样的误差较大
– 每级抽样时都会产生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
– 相对增加开头阶段的样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