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校准管理程序》
b.事业所质量部或生产技术部负责拟订、修改本事业所自校和客户校准确认设备的校准周期。
c.管理本部/各事业所计量仪器责任人员分别负责根据外校和自校的计量仪器受检合格率,每年至少一次评审检定周期的合适性,受检合格率小于95%时应分析并考虑调整检定周期。
编号:
第3页,共4页
5.4校准实施
5.4.1管理本部责任人员负责联络、安排计量设备外校,并通知相关部门。
5.7.2客户校准的设备,按客户要求管理,必要时事业所向客户索取校准记录并保存。
5.8校准标签
编号:
第4页,共4页
5.8.1计量设备都应贴上标签或标记,以标明校准确认状态,校准标签内容可包括: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期、校准单位/人等内容。
5.8.2计量设备不适宜直接贴标签时,可贴在唯一的包装盒上,但标签上的编号应与设备上的编号相符,确保能识别。
a.合格状态:校准/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贴绿色合格证或绿色校准(合格)标签。
b.准用状态:国家检定结果为某些指标或可参照检定结果使用的,贴黄色准用证或绿色校准(限用)标签或绿色已校准标签。
c.停用状态:不可使用计量设备(含超过校准有效期的)均贴停用证,为红色标签。
5.8.6准用设备应在校准记录或标签上标明校准结果及准用范围,校准完毕管理本部或事业所责任人员应将准用设备的校准记录或检定证书复印给该准用设备的使用部门/人员。设备使用部门/事业所的责任人员依据校准结果、产品使用要求及仪器选配原则,判定设备是否可以使用(合格),并将判定结果作为附页,返回管理本部和事业所责任人员,在设备上加贴合格标签。
5.2校准确认单位
a.其测量设备与国家测量基准有溯源关系的有资格的机构(以下称第三方机构);
b.客户有要求时,由客户负责;
c.公司自行校准确认。
5.3校准确认周期
5.3.1校准周期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供应商建议、客户要求、实际使用频次及环境等确认。
a.管理本部计量责任人员负责拟订、修改外校设备校准周期,需要时会同使用部门共同确定,校准周期经管理本部主管批准后生效。
6.记录
6.1校准标签
6.2校准确认记录
5.4.2新购置、借用、租用的计量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必须校准合格,并贴有校准合格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
5.4.3自行校准计量设备由事业所责任人员按规定的校准周期和校准规程进行确认。
5.4.4实施外校时,各使用部门主管负责根据管理本部责任人员的要求,协助做好外校工作,确保本部门计量设备按计划校准。需要时,管理本部责任人员负责会同使用部门计量管理人员根据要求,提供合适的环境和场地。
编号:
第1页,共4页
第A版
受控号:
修改
序次
更改
条款
更改内容
审核
批准
生效日期
0
全部
本版首次发放
制订:审核:
生效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未经同意不得复印
编号:
第2页,共4页
第A版
受控号:
1.目的
1.1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适当的周期进行校准确认,以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直接用于产品检验、测量和试验的设备、环境监测设备(含器具、仪器等)(以下简称计量设备)。
5.5.3客户校准,由客户负责。
5.6校准设备
5.6.1用于校准计量设备的校准设备必须能与国家/国际基准溯源或客户认可的才可使用。
5.6.2校准用设备应有正确的标识,且必须按设备说明书规定的环境条件保存至下一个标准周期,并注意防尘、防潮等,有特殊要求时,应书面化明确。
5.7校准记录
5.7.1校准完毕后,由校准单位出具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或编号、校准日期、有效期、校准结果、校准人员等内容(自校记录还应注明校准用标准设备名称和编号);外校设备的校准记录由管理本部责任人员统一保存,自校确认记录由校准部门管理。
5.5校准程序
5.5.1第三方机构按有关程序进行校准。
5.5.2公司自行校准,由责任部门制作书面的校准规程。
a.通用型自校计量仪器校准规程由管理本部责任人负责制作,各使用部门责任人负责实施。
b.专用型自校计量仪器校准规程由各使用技术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制定并实施。
c.必要时,校准规程需得到顾客认可。
5.8.3标签损坏或遗失应通知计量管理人员确认、处理。
5.8.4外校计量设备的校准状态标签一般由校准单位负责贴上,需要时,管理本部责任人员或部门计量管理人员协助贴上,其余设备由计量责任人员负责贴上,计量管理人员应确保标签、校准记录、设备三者相符。
5.8.5校准标签色样:除国家统一使用特殊标牌及客户给定的标签外,一般标签色样如下:
5.9封缄
5.9.1计量设备上影响性能的调试孔(除不需要外部参考标准,而自己设置的调整装置如零调整器外)在校准后,必要时,由计量管理责任人员负责贴上封缄,以防无关人员改动。
5.10计量校准确认人员资格要求
5.10.1负责计量自校人员必须是培训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5.11与产品质量无关的计量设备可实行免检(如办公用稳压电源或稳压器等)。
3.职责
3.1管理本部责任人员负责组织外校计量设备的校准。
3.2相关事业所生产技术部、质量部负责自校设备的校准确认。
4.相关文件
4.1 COP7.22计量设备管理程序
4.2 WI.QA.331用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计量设备或用于环境监测和测量的设备在提交使用前进行计量确认,由管理本部或事业所生产技术部、开发部责任人员负责对计量设备的不确定度进行确认,并考虑实际测量的要求,确保其能验证产品的可接收性,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