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
这—假说的实质:是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现念)现实这一问题的— 种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 识,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这叫语言决定论; 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 以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比。这叫语言相对论。 第一点等于在说: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 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人们的思想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人们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取决于语言 的词汇相结构、因为人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 每一种语言都以特定的方式为它的说活者建构他的出界。 第二点通俗点说是: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 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 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 这两点说法都有其道理。关于语言决定论,沃尔夫举过的例子包括: 在堆放并写有空汽油筒标志的仓库,人们往往因疏于防范而引起火灾; 换气扇如果被标为吹风机,其被反向安装的可能性增加。 语言相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 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 用只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 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Nature/nurture
debatapir,1884-1939)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1884 年1月6日生于德国劳恩堡,五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1904年毕业于哥伦 比亚大学,主修日尔曼语,后到美国西部工作。1910--1925年,任加拿 大国立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对人类文化学进行了切实的研究。1925-1931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教授。从1931年起到逝世,在耶鲁 大学任语言学和人类学教授。1933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8年 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会长。1939年2月4日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去世,终年55岁。 萨丕尔长期研究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有关问题,重视语言和文化、语 言和思维的联系,提出"语言影响人类关于现实世界概念系统的形成"这 一设想,经他的弟子沃尔夫(B.L.Whorf)发展,形成语言相关性的学说, 被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一假说成为人类文化语言学的基础
The
Eskimos have countless words for snow. The Arabs, for camels.
Linguistic evid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erms of address
Greetings Thanks and compliments Privacy and taboos Color words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沃尔夫(Benjamin Lee Whorf,1897—1941)出生 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英国移民家庭。沃尔夫在 大学是学化学的,他的专业是防火技术,1918年从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康涅狄克州的一家保 险公司当工程师,语言学对沃尔夫来说是一种业余 爱好。1931年,沃尔夫在耶鲁大学旁听了萨丕尔的 印第安语语言学课程,并开始集中力量研究亚利桑 那州(Arizona)美洲印第安语河皮语(Hopi)。 1925年—1941年间,他先后发表过50余篇报告和 论文,去世时还留下了10多篇未刊的稿子。英年早 逝的沃尔夫美国语言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提 出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 注。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1)
Language may determine our thinking patterns; 2) similarity between languages is relative, the greater their 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is, the more diverse their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world will be.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Our language helps mould our way of thinking and, consequently,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probably express speakers’ unique ways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1)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Jiang Zhaozi Linyi University
What We Say Influences What We Think, What
We Feel and What We Believe
Sapir-Whorf Hypothesis
Language is:
Sapir-Whorf Hypothesis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Sapir: 真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在社会集团 的语言习惯之上,并且是无意识的,不同社会生活 的世界是不同的世界,甚至相对比较简单的感知事 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不同社会模式的支配。 Whorf:实际上,思维神秘莫测,而迄今为止我们 对此所具有的最大理解是通过研究语言获得的。研 究表明,人的思维是受到模式无情的法则控制的, 这些模式就是人自己语言种种复杂的系统化,并且 是人未感知到的。
Hopi
In Hopi, there is something very special about its grammar. One of the features that separate it from other languages is that it does not use the same means to express time, and hence is called as a “timeless language”(没有时间的语言). Do not recognize time as a linear dimension. Hopi verbs do not have tenses of time and no concept of speed
Linguistic determinism: L may determine our
thinking patterns. Linguistic relativity: different languages offer peopl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ng the world around.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产生
美国一代人类语言学家在对美洲印第安语的语言与文化的研 究中,从鲍阿斯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想法:语言、文化与思维 的形式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直接的联系。萨丕尔关于思维、 文化、语言之间的关系的思想是有变化的,他在1921年的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里还认为语言间的不同只是表达 方式的不同,并不是经验本身的不同。而他在1929年发表的 论文《语言学作为科学的地位》中改变了观点,认为现实世界 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惯上的;语言 不仅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沃尔夫完全接受了萨丕尔认 为人的思维、经验和行为受制于语言的观点,并加以发挥, 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
人的世界观是由语言控制的。一种语言有一
种语言独特的系统,因而思维也是独特的。
More about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The
strong version(强式说): Emphasizes the decisive role of language as the shaper of our thinking patterns The weak version (弱式说): Suggest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culture, and thought, the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produced in our ways of thinking are relative, rather than categorical.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nnection
However,
a particular cultural configuration is articulated with a specific language or dialect, and “meaning” is a specific component a language structure that articulates directly with the culture of specific groups.
Language
is a conventional (arbitrary) system of vocal behavior by which members of a community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Language and biology
Language,
核心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是人的语言影
响了人对现实的感知。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在 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地建立在人们的语言习 惯上的;语言不仅指示经验,而且规定经验。 有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分析世界的方法。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 界的分析和看法也不相同。
内容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第一 个观点坚持,语言决定思维;第二个观点坚持,语言的结构多样化是无止境的。 1. 语言决定论 语言决定论即人的思维完全受自己的母语影响,因为人只能通过自己语言中的范 畴和区别特征来认识世界。语言不仅仅指称独立于语言而获得经验,而是实际上 决定着我们的经验。如:汉语词汇的对称性特征反应在中国人的思维中的对称性 特点。 2. 语言相对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语言相对论的关键是,一种语言系统里的范畴和区别 特征对这一语言系统来说是独特的,与其他语言系统不相容。形成思想的过程并 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独特的语法,在不同程度上因语言不同而不同。 语言相 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 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只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 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维之间具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