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材篇摄影首先要求拍摄者对器材有个清楚的认识,这是基础。
(一)相机家用数码相机大致分为普通家用数码相机即卡片机(DC)和单反相机(DSLR),关于两者的光学原理很多摄影基础教材中都有详细介绍,下面主要从儿童摄影角度来谈一下两者优劣。
DC优点:1、轻巧、便于携带,简单易用。
对于要照顾宝宝同时又要拍照的摄友,在室外光线条件好的条件下,是个不错的选择;2、目前DC一般都有比DSLR更强大的摄像功能,DC比DV轻巧,摄像简单易操作。
3、经济实惠,比DSLR便宜很多。
DC缺点:1、宝宝活泼好动,难于摆拍,这就要求相机反应速度快,而DC启动及快门速度慢、光圈小,对光线条件要求苛刻,用DC往往很难捕捉宝宝稍纵即逝的神态,所以很多用DC拍出来的宝宝都虚了,这并不一定是你技术不行,而是设备限制。
2、自由度小,无法更换镜头或使用外闪等其它配件,照片表现单一;3、拍照时间短,很多DC用液晶屏取景,费电,电池相对容量低。
DSLR优点:1、开机及快门速度快,易于捕捉好动宝宝的神态;2、可以更换镜头以适应在各中条件中拍照、灵活性大;3、用取景器拍照便于构图、省电,电池使用时间长。
DSLR缺点:1、体积、重量大,不便携带、需要拍摄者有一定摄影知识、操作相对复杂;2、大多数单反拍摄短片功能不如DV强大,低端单反甚至没有此功能;3、费钱。
综上所述,选择什么样的相机,要看个人情况而言。
对于经济条件受限,又没有太多摄影知识的家长,不一定非追求单反,DC也有DC的优势。
用DC来拍宝宝,可以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弥补不足:1、尽量在室外拍摄。
2、室内拍照时,通过调高ISO(感光度)值、加强灯光来弥补光线不足,以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
3、多拍,从数量中寻找质量。
4、掌握一些后期制作技术,比如用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等软件来进行后期片子的处理,补光、减少噪点等。
(后期技术以后再详述)5、慎用闪光灯,详细情况会在下面闪光灯篇章中介绍关于DSLR的选购:可能很多朋友对于选用何种单反相机比较困惑,简单说明一下,以免购买时被奸商忽悠。
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佳能、尼康、索尼都是不错的选择。
功能上自然是越贵越强大,就几个基本功能介绍一下,各位看自己实际情况来选购:1、画幅:主要分为全画幅和非全画幅两类。
简单而言,全画幅感光尺寸更大,照片质量更高、价格更贵。
目前市场上全画幅单反基本在万元以上,适用于全画幅单反的镜头相对价格也贵。
如果主要拍宝宝而非专业摄影,没有必要追求全画幅。
2、对焦马达:主要分为自带对焦马达和不带对焦马达。
相机自带对焦马达,使用不能自动对焦的手动镜头也可以自动对焦。
这点很重要,因为宝宝活泼好动,手动对焦速度慢,很难拍摄清楚。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镜头都带自动对焦能功能,不过要比同等性能不能自动对焦的镜头贵上千元。
没有对焦马达的相机,拍宝宝就必须选用自动对焦的镜头。
简单而言,带对焦马达的相机,选择镜头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更经济。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中端单反,都带对焦马达,购买时要和商家确认一下。
3、摄像功能:摄像不是单反相机的主要功能,所以个人认为已经有DC的情况下,买单反时不需要考虑此功能,而且通常单反的摄像功能不如DC,价格还贵很多。
4、液晶屏取景,市场上较新或价格较高的机型有此功能,基本也没有太大用处,用单反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直接用取景器取景,用液晶屏取景很费电,还不好控制构图。
(二)镜头(此章针对DSLR用户而言,DC用户可以略过)先举几个例子,使大家对镜头错综复杂的数字有个初步认识例:18-135 mm /F3.5—5.6变焦镜头18—135mm,是变焦范围,说明它的焦距从可以从广角端18mm到长焦端135mm,改变F是光圈值,数字越大,光圈越小。
F3.5—5.6说明其最大光圈随焦距改变而从3.5到5.6之间变化。
镜头在广角端18mm时,最大光圈为3.5,镜头在长焦端135mm时,最大光圈为5.6例:50mm/F 1.8 镜头从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定焦头,50mm说明,它的焦距始终维持在50mm,最大光圈始终在1.8例:70-200mm/F2.8 传说中的变焦牛头,价格不菲焦距可以在70mm—200mm之间改变,但是最大光圈可以维持在2.8不变。
有了以上例子铺垫,大家可以看出,镜头的两个核心概念无非是于光圈和焦距,在这里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1、光圈:好比我们的瞳孔,瞳孔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光越多。
同理光圈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光量越多。
另外,光圈越大,相对而言景深越浅,就是背景虚化程度越高。
镜头的最大光圈,也就是通常说的F值从1.2--4.5不等。
光圈越大往往镜头价格越高,高档镜头有恒定的最大光圈,光圈最大值不随焦距改变,(普通变焦镜头,焦距增大,最大光圈值随之减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牛头”,价格通常在5000到上万元不等。
所以配什么样的镜头,首先视个人经济状况定。
就儿童摄影而言,拍1岁以内的宝宝,因为年龄小,户外活动少,室内光线条件不好,宜选择大光圈镜头,如果有条件,F1.4、1.8或2.8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容易提高快门速度,拍摄更清晰。
1岁以上的宝宝,室外拍摄较多,光圈不一定很大。
顺便说一下,拍摄宝宝时用多大光圈合适。
经常看到很多朋友总喜欢用1.8的大光圈拍宝宝,认为光圈越大,背景可以虚化得越好。
其实不然,我们不妨把光圈适当调小,F值设在2.8、3.2、甚至4试试,也许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至于原理,放在后面的技术篇再来探讨。
2、镜头焦距: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但是这样的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太过抽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镜头按焦距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定焦镜头相对成像质量好,成本低,但是拍好动的宝宝比较困难,因为宝宝到处跑,为了获得好的构图,你也得跟着他/她不停改变位置,拍摄较困难,如果不是专门为训练摄影构图,建议选择变焦镜头。
下面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要选择什么焦段的变焦镜头呢?初涉单反的人往往存在追求长焦距的误区。
其实不然,长焦距在儿童摄影方面有很多不便:1、与拍摄物体距离较远,需要有较开阔的拍摄空间。
2、拍摄时距离宝宝远,不便与宝宝沟通,也不便于照看远距离的宝宝(对于行动尚不自如的宝宝来说,家长因在远距离拍照而不能照看宝宝是非常危险的)3、体积大、不便携带。
4、要求快门速度高(焦距越长,快门速度也要越快才能保证照片清晰,所谓的“安全快门”或“手振极限”将在后面的技术篇讨论)5、费钱,使用场合不多。
那么,对于儿童摄影来说,需要什么焦段的变焦镜头呢。
个人经验,广角端在17mm或18mm,长焦端在70mm—135mm就足够了。
外出拍摄宝宝,因为要照顾宝宝,又要携带很多宝宝日常用品,配备一支焦段比较广的镜头,所谓的“一镜走天下”,是比较好的选择,个人认为,18-55mm,24-70mm,18-135mm等都可以,具体看个人经济条件选择。
关于镜头变焦倍数:刚刚从DC过渡到单反的用户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DC通常参数都有3倍、4倍或8倍、10倍变焦,以此来衡量拍摄距离的远近。
而单反变焦镜头的变焦倍数是如何呢?其实很简单,用长焦端/广角端,自然就得出变焦倍数了,例:18-70MM镜头,变焦倍数就是70/18=3.8888888,但这个参数意义不大,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DC的3.8倍变焦,因为两种相机和镜头的结构都不同,仅仅是个参考,单反相机重要的参数是焦距而不是变焦倍数。
(三)闪光灯(就儿童摄影而言,此章对DC和DSLR用户都十分重要)。
众所周之,婴幼儿的眼睛发育不完全,虽然还没有准确的科学数据说明闪光灯对婴幼儿眼睛的损害情况。
但拍摄1岁以内的宝宝一定要禁用闪光灯!如果家长有一两次不小心使用了闪光灯,心理上也不必有太大负担,以后多加小心不再使用就可以了。
即使宝宝1岁以上了,也还是要慎用或尽量少用内置闪光灯直接对着孩子的眼睛,在1M距离内拍摄。
原因一:孩子的眼睛脆弱,为了获得好的照片不经意地对其造成伤害是非常不值得的;原因二:我们通常用的闪光灯无论是DC自带的还是DSLR上弹出的都属内闪,是硬光源,拍出的片子,虽然宝宝本身清晰但光线分布不均,身后都有阴影且周边及背景光线不自然、发暗、色彩不真实,所以即使用内闪,也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解决方法:对于DC用户:室内增加其它方面光源,台灯、大灯等,同时调高相机ISO设置,用高ISO弥补不足。
对于DSLR用户:以上方法同样适用,如果还有更高的追求,可以加配外置闪光灯等设备。
详细介绍一下选配外闪。
个人感觉,对于非专业级的摄友,不用追求原厂闪光灯(原厂的动辄上千,当然你有钱、愿意烧的话,没人拦你),国产的,副厂的,如银燕、日清等都是不错的品牌,几百元就可以搞定。
具有一下2个基本功能就可以:1、灯头可以上下旋转(还能够左右旋转的当然更好,不过价格又要贵200-300元),这点很重要,家中室内拍宝宝时,灯头垂直向上打光,通过房顶反射光照到宝宝,一方面避免闪光直射宝宝眼睛,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宝宝眼睛伤害,另一方面从屋顶上反射的光线最自然,拍出的片子非常接近室外自然光线,宝宝身后没有阴影,背景及周边光线也自然柔和。
2、具备手动功能,可以让你选择电力率,控制光线更自如。
以上是两个最基本功能,如果追求专业级的布光,还可以选择多个可以离机触发闪光的闪光灯,这当然需要有更高的技术。
关于使用外闪的好处,借用别的专家的总结:*专业的摄影家都用闪光,你用闪,你就是专家*用了闪光,摄影创意的空间增加了*用了闪光,你是神,光线让你控制*用了闪光,快门可以更快了,拍的也更快、更清晰*闪光效果比自然光好,对比度高,低都让你控制*最重要的是弄一个闪光器材并不贵最后强调一点,即使宝宝已经满一岁了、即使用外闪,拍宝宝是还是要在1M以外的距离,不要直接对宝宝眼睛闪光拍照,越小的宝宝要越少用闪光灯。
(四)三脚架对于儿童摄影而言,三角架用处不大。
三脚架主要用途是专业风光摄影、自拍或需要长时间曝光的拍摄,如夜景、烟花、水流的雾化效果等,对于活泼好动的宝宝并不适用。
拍半岁以内静止躺在床上的宝宝,室内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如果追求更好的效果,可以用三脚架,低ISO,长时间曝光。
如果仅仅为了这样拍摄而配三脚架,不用档次太高,200-300元的足以,因为使用机会实在有限,而且携带不方便。
无论你用什么样的相机,最好的教材就是你的相机的使用说明书。
把说明书学明白了,对自己相机就会有很好的掌控,这是最重要的。
有了技术的保证,也许你用卡片机拍出的宝宝并不一定比上万元的无敌兔差。
与其去追求永无止境的昂贵器材和镜头,不如在技术上永无止境地追求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