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监护有关问题讲义教材

职业健康监护有关问题讲义教材

职业健康检查科室应有服务规范,热情、真诚 为客户服务。
健康检查流程方便客户,节省时间,减少排队, 标识清晰,易于识别, 场所安排合理。
重视客户的投诉和建议,倾听客户的要求,改 进健康检查服务质量。
注重保护客户隐私,严格执行为客户保密的规 定。
5、信息的采集与审核
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由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采集, 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协助进行。
发现设备异常、操作失误等影响检测结果,应 立即查找原因,执行不符合检测工作控制程序。
9、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人员编 写、审核、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必须 加盖职业健康机构公章。
体检结果报告由主检医师书写,结论符 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
职业检查报告信息全面,数据准确,格 式规范。
B、详细检查结果告知
2、结论
A、所检项目未见异常
B、未发现职业禁忌
C、未发现疑似职业病
D、疑似职业健康损害
E、发现职业禁忌证
3、处理意见
A、可以继续从事原工作
B、发现职业禁忌,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
C、职业健康损害需进一步复查
D、疑似职业病,提请职业病诊断
E、进行医学随访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主要结论
▲本次体检(所检项目)未见异常,可 以从事XX作业.
2.职业健康监护规范对各种职业病危 害因素规定的是最低检查标准.
3.职业卫生专业服务人员可以根据不 同情况提出建议增加检查指标,但应有 充分的理由.
4.必检项目、选检项目、混合接触多 种有害因素、隐匿有害因素危害体检项 目(如电解锌,废矿渣运输,有机锡等) 要全面科学综合考虑。
5.考虑保健体检同时进行,可以增加 其他项目体检,但职业健康检查之外的 体检项目如乙肝两对半,爱滋病检测等 应有员工本人同意书。
项目负责人资历符合要求。
3、设备
按照健康监护机构规范配备足够的健康检查设 备,满足健康检查工作需要。
设备通过计量认证,定期检定合格或校准,保 证设备性能和参数符合检查的要求。
按程序进行日常维护、期间核查,记录完整, 保证设备功能稳定。
现场检查设备使用前应检查或校准,做好记录。
4、体检过程
(6)健康监护的方法是劳动者可以接受的,检查 结果有明确的解释;
(7)符合医学伦理道德规范。
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1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 群,都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标准中列出推荐性之外均为强制性
2接触需要开展推荐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 群,原则上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监护;
1、机构
医疗机构 取得职业健康监护资质,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在资质规定范围内。 职业健康监护相关科室正常运转。
2、人员
技术人员在资质许可范围内开展相应职 业健康监护工作,
机构应配备数量充足的健康检查医技人 员,能满足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需求。
结构合理,人员应培训并取得健康检查 资格证书。
2)个体检查结果报告:
无论有无异常发现均出具个体检查结果 报告。
个体检查结果报告由主检医师审核 签名,并加盖检查机构印章。个体检查 结果报告一式二份,一份出具给受检者, 一份由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团体检 查要统一格式,加盖公章。
个体体检结论: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的健康状况结 论可分为5 种:
推荐性包括急性中毒在岗其间
3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 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但在工作 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 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 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
主要针对有毒无毒作业不分岗位
剂量效应关系不明显(过敏,变应源)有害因素
应急处理人员,直接管理人员等
a. 目前未见异常-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 在正常范围内。
b. 复查- 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确定 者,应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
c. 疑似职业病- 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 病,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d. 职业禁忌证- 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证的患者,需写 明具体疾病名称。
出现可能疑似职业健康损害的症状体征应有多名经验 丰富的医生复核,如锰接触引起的肌张力增高;正己 烷接触引起的周围神经异常;铅、汞接触引起的口腔 改变(齿龈铅线,汞线);酸引起的牙酸蚀改变,放 射线引起的晶体浑浊等。
心电图、B超、肺功能、纯音测听和X线检查异 常结果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或负责人核对,决定 是否复查,保证检查结果准确。
员健康检查表》填写规范完整。 5)编制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书及告知
相关单位记录;
6)相关检测指标的质量控制记录;
7)检测所用仪器、设备定期校准、使用维护记 录;
8)疑似职业病患者和新发职业病患者报告记录; 相关资料整理汇总归档记录。
9) 指导用人单位疑似职业病患者进一步明确诊 断,新发职业病患者进一步治疗记录;
评价
评价标准统一,评价报告格式化,表格化,时间 确保30天内交出全部结果及报告。
按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并将汇总材料 和患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名单报告用人单位
将疑似职业病患者和新发职业病患者报告用人 单位和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患有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患者通知患者本 人。
1、个体评价
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主要结论
ψ本次体检(所检项目)未见异常 ψ其他疾患(注明疾患名称) ψ复查(注明复查项目和时间) ψ可疑××职业病,建议申请职业病诊
规范制定详细准确的采样程序、作业指 导书,培训采样人员,执行采样规范。
8、实验室检测及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检测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检测, 尽量采用标准方法,使用非标方法应经客户同 意。对检测方法要按程序确认,及时更新,符 合规范。
凡出现检测极端结果,如极低或极高,群体性 偏高偏低,应尽快对该样品进行复检,直至前 后两次测定结果基本相一致为止。
用人单位提供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环境监测的浓度或强度 资料;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 和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及其它有关资料。
职业健康检查医师负责询问并填写劳动者的个 人基本信息资料,全面准确,重点突出,按职 业健康监护体检表的格式填写相关信息。
职业健康监护有关问题探讨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杨爱初
内容简介
1、体检项目问题 2、体检程序问题 3、体检环节问题 4、评价报告问题 5、常见病体检结论问题
1、体检项目问题
关于项目协商与设计。
1.应根据监护的种类和不同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及其目标疾病,确定具体的医 学检查方法和检查指标.
企业配合严格审核被检查者的身份证和资料, 防止冒名顶替或错漏。
6、健康检查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职业监护检查规范对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 规定检查项目检查,不允许减少必检项目。
内外科常规检查按照系统检查,防止遗漏,注重目标 疾病和职业禁忌症。
口腔、耳鼻、神经等专科检查应有专科医师检查,配 备相应专科器械和设备,规范检查。
e. 其他疾病或异常-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 些检查指标的异常。
一点体会
对于弃检、漏检与目标疾病直接相关的 项目者,暂不作评价,应写明“本次检 查缺XX项目,未能作出全面评价及检查 结论,建议补检”
对于关键指标异常应书面通知复查,不履 行复查应报疑似职业病
个体结论表述(供参考)
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A、简单 阳性结果
目填写注意事项,体征检查的规范,个人隐私 的保护,医生书写的规范化 标本采集及运输质量保证、标本的现场保存, 现场实验室检测,体检表格的合格率保证。 生物样品运输过程的防震、低温保存,如不能 规定时间送达检验科,应有其他措施如分离血 清,超低温处理等保存。
关于现场复检、复查、增项
现场复检、复查、增加项目的落实,做好复查 记录。如现场发现紧张状况出现心率快、血压 偏高、偏低的处理,现场尿标本的污染及时再 留尿,快速检测结果异常及时复查,发现异常 结果需要及时增加项目。如透视异常及时摄片, 甲状腺大及时开验单检测T3T4等。
分类目录外危害因素监护
需通过专家评估后确定,评估标准是: (1)这种物质在国内正在使用或准备使用,且有
一定量的暴露人群; (2)要查阅相关文献,主要是毒理学研究资料,
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害化学物质的分 类标准及其对健康损害的特点和类型; (3)查阅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有证据表明 其存在损害劳动者健康的可能性或有理由怀疑 在预期的使用情况下会损害劳动者健康;
(4)对这种物质可能引起的健康损害,是否有开 展健康监护的正确、有效、可信的方法,需要 确定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计值;
(5)健康监护能够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产生有利 的结果。对个体可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并采取有 效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对群体健康状况的评价 可以预测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干 预措施;
1)体检表:对每个受检对象的体检表,应 由主检医师审阅后填写体检结论并签名。 体检发现有可疑职业病、职业禁忌证、需 要复查者和有其它疾病的劳动者要出具体检结 果报告,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接触有害因 素名称、检查异常所见、结论、建议等。结论 和意见包括是否可以继续从事原岗位工作,因 职业禁忌需要调离原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或暂 时调离进行适当治疗,是否疑似职业病需提请 职业病诊断,是否出现健康损害需要复查。
▲职业禁忌,目前不宜从事××作业
(注明禁忌证名称)
▲其他疾患(注明疾患名称)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主要结论
*本次体检(所检项目)未见异常,可以继 续从事原工作.
*职业禁忌,目前不宜从事××作业 (注明禁忌证名称) *其他疾患(注明疾患名称) *复查(注明复查项目和时间) *急报疾患(注明疾患名称) *可疑××职业病,建议申请职业病诊断
4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和发病的 特点及剂量-效应关系,应确定暴露人群 或个体需要接受健康监护的最低暴露水 平,其主要根据是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 浓度或强度以及个体累计暴露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