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1.本表列举了一些常见药物的相互作用
2.联合用药栏中分A、B两个小栏,即A药与B药合并给予(包括同时或先后,通过相同途径或不同途径给予A、B两种或两类药)。

3.相互作用栏包括合用后药物作用(包括疗效和副人用)所起的变化。

本栏说明后附有括号,其中的数字记号系表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类型:Ⅰ促进胃肠蠕动而引起的相互作用Ⅱ减弱胃肠蠕动而引直播相互作用;Ⅲ竞争血浆蛋白;Ⅳ酶抑作用;Ⅴ酶促作用;Ⅵ尿液pH改变而引起药物重吸收的变化Ⅶ竞争排泌Ⅷ协同或相加;Ⅸ拮抗。

此外,尚有一些不属于上面九类或作用机制不够明确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栏亦包括对相互作用提出处理意见的内容。

联合用药
相互作用
A B
苯妥英钠单胺氧化酶抑制

B对其它酶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使A的代谢减慢,作用增强,也可能造成中毒(Ⅳ)
苯妥英钠磺胺药A代谢可为B所阻抑(Ⅳ),B还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升高(Ⅲ),可致中毒
苯妥英钠茶碱(氨茶碱)B代谢加速,半t{1/2}缩短,清除率加快,用药剂量应为原量的1.5~2倍,注意监测(Ⅴ)苯妥英钠乙醇(嗜酒者)A代谢加速(Ⅴ),若因嗜酒而致肝功能受损,A代谢则减缓,注意监测
苯妥英钠叶酸A有抗叶酸作用,可致叶酸缺乏症(Ⅸ),长期用A,应配合用B和维生素B{12}
吩噻嗪类抗组胺(H1)药中枢抑制增强(Ⅷ)
吩噻嗪类乙醇加强中枢抑制(Ⅷ),并抑制B的代谢而延长其作用(Ⅳ)
吩噻嗪类解热止痛药B的作用加强,有体温急剧下降的弊病
氯丙嗪普萘洛尔B代谢受阻,加剧对心血管的抑制,可致严重低血压(Ⅳ)
麻黄碱氨茶碱一般认为有协同的止喘效用,但中药麻黄可使茶碱的体液浓度降低,两药联用毒性增大,此配伍的合理性特定
β-阻滞药强心甙B可减轻A对心的抑制,但并用也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应慎用
β-阻滞药胰岛素、口服降糖

非选择型β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阻抑肝糖的代偿性分解,而延长B类药物引起的低血
糖过程,并可掩盖心搏加快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有相当的危险性。

心脏选择型β-阻
滞剂(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的前一作用不明显,但也掩盖低血糖症状
普萘洛尔氨茶碱糖降低作用,但A有诱发哮喘的可能
普萘洛尔,
美托洛尔
利多卡因B的清除减慢,血浓度上升、加重对心脏的抑制
普萘洛尔维拉帕米两者均有钙通道阻滞作用,均对心脏抑制。

并用时,此种效应加强,可引起心脏骤停。

普萘洛尔的效应持续期长,在用A后的两周内不可用B
普萘洛尔硝苯地平联合应用可加强降压效果,但要警惕血压过低和心力衰竭(Ⅷ)
普萘洛尔氢氧化铝A的血药峰浓度和AUC均降低,应分开服用
胺碘酮β-阻滞药加重心脏抑制,可发生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引起心跳骤停(Ⅷ)
胺碘酮地高辛B的血浓度可因A抑制甲状腺活动减慢肝代谢而显著提高,可出现毒性反应(Ⅳ)
胺碘酮华法林、吡二丙
胺、普罗帕酮、美
西律、利多卡因
B的血浓度显著提高,效应增强(Ⅳ)
解热镇痛药中枢抑制药B对中枢的抑制,有利于A止痛作用的发挥(Ⅷ)
解热镇痛药皮质激素抗风湿作用加强,但有诱发溃疡出血的可能
乙酰水杨酸磺胺类A可使一些中效或短效磺胺的游离血浓度升高,组织浓度也相对升高,但消除也加速(Ⅲ)乙酰水杨酸青霉素类B游离血浓度升高(Ⅲ)
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A的血浓度和总吸收率约提高难度1/3,效应增强
乙酰水杨酸抗凝药A阻止血小板凝集,并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还可自血浆蛋白中置换双香豆素。

因此,可加强肝素或双香豆素类的作用
乙酰水杨酸噻嗪类利尿药A与B均抑制尿酸排泄,合用可使血尿酸量升高
乙酰水杨酸螺内酯A对抗B的利尿和排钠作用(Ⅶ)
乙酰水杨酸口服降血糖药B游离血浓度升高,应减量慎用(Ⅲ)
乙酰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在排泌与血浆蛋白结合方面相互干扰,两者都可显示毒性,但消除也加速
乙酰水杨酸西咪替丁B抑制胃酸分泌,不利于A的胃内吸收,但是否影响A的肠内吸收和血药浓度尚无定论布洛芬乙酰水杨酸A的血浓度降低, t{1/2}缩短
布洛芬华法林较大量的A可增加B的游离%,使抗凝作用增强(Ⅲ)
布洛芬苯妥英钠B的血清浓度升高,可出现中毒反应(Ⅲ)
吲哚美辛乙酰水杨酸B抑制A的吸收,使A血浓度低于正常
吲哚美辛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溃疡出血
肝素庆大霉素A使B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增多而可能降效
抗胆碱药四环素(口服)、
解热镇痛药
延迟胃排空,使B降效(Ⅱ)
降糖药皮质激素B类多数有升血糖作用,与A相拮抗
降糖药利尿药噻嗪类、速尿和利尿酸有轻微的抑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血糖略升高降糖药雌激素B偶可致血糖升高
降糖药乙酰水杨酸B抑制糖原异生作用,加强胰岛素作用
口服降糖药磺胺药多种磺胺药可提高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游离血浓度(Ⅲ)
口服降糖药单胺氧化酶抑制

B对肝酶系的干扰使甲苯磺丁脲和氯磺丙脲的代谢受阻,而加强效应(Ⅳ)
抗组胺(H1)

抗胆碱药A多数有抗胆碱作用,并用使B的效应增强(Ⅷ)抗组胺(H1)氨基糖甙类A可掩盖B的耳毒性,应予警惕

抗组胺(H1)药单胺氧化酶抑制

B对肝酶系统的干扰,使A代谢受阻而效应增强(Ⅳ)
皮质激素乙酰水杨酸并用可提高抗风湿疗效。

A促进B的肾小球过滤。

因此,B的排出有所增强。

并用或可诱发溃疡出血
青霉素类四环素类B抑制细菌细胞分裂,降低A的抗菌效果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同上
青霉素类氯霉素同上
青霉素类磺胺类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B可使A的游离血浓度增大(Ⅲ)。

此种联合常用于球菌性脑膜炎
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

并用时,肾损害可能增强。

有理化配伍禁忌头孢菌素类强利尿药可能造成肾损害
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对某些革兰阴性菌有协同作用
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同上
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A与红霉素合用,可能对链球菌有协用作用
氨基糖甙类磺胺类一般认为有协同作用
氨基糖甙类林可霉素类一般认为无拮抗作用。

是否有协同作用未定
氨基糖甙类强利尿药耳毒性增强
氨基糖甙类右旋糖酐肾毒性可加强
氨基糖甙类地高辛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氨基糖甙类氟尿嘧啶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氨基糖甙类甲氨蝶呤口服A可使B的肠道吸收减少
多粘菌素类磺胺类可能加强对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

但须分开给药
多粘菌素类氯霉素可能加强抗假单胞菌的作用
红霉素类肝脏代谢药物肝损害可能性增大,尤其是红霉素酯类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

A与B两类有交叉耐药性,无必要作这种联合作用。

并用时,伪膜性结肠炎的发生可能性增大
大环内酯类氯霉素一般认为有拮抗作用,此种联合往往是无益的
林可霉素肌松药B作用增强,机制不明
甲硝唑口服抗凝药B的代谢受阻,药效增强(Ⅳ)
甲硝唑乙醇A阻抑乙醛脱氢酶,加强B的中毒反应
甲硝唑苯妥英钠B代谢受阻,血药浓度升高,可致中毒反应(Ⅳ)
两性霉素皮质激素A和B都有排钾作用,应注意体液离子平衡两性霉素咪康唑药效拮抗(同类药物均有拮抗作用)
环磷酰胺苯巴比妥A在体内转变为有活性的醛磷酰胺而作用。

B可使此过程加速,使活性物的血浓度在短时间内高于正常,可显示毒性(Ⅴ)
环孢霉素A 强的松B的代谢受抑制(Ⅳ)
环孢霉素A 雷尼替丁、酮康
唑、达那唑
A的代谢受抑制(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