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白银文化

浅谈中国白银文化

一种被中国人称之为“银”的金属,于何时进入中国人的视线,并被深深地打上中国人的人文印迹,注入中国人的情思妙想,已无从考据。

其源不显,其流则淼茫浩荡。

银线、银衣、银冠、银饰、银杯、银盘、银针、银币、银印、银牌、银匣——等等,宛如银河繁星,其柔美的辉光已照耀华夏大地几千年,雕塑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审美意识,丰富着中国人的生活。

中国白银文化已历史地成为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在中国人的富贵梦里,黄金若是太阳,白银就是月亮,缺一就不完美。

比之黄金之金光灿灿,阴柔的银辉更多一分神秘、多一种遐想。

于是,爱美的女人爱上了白银,爱女人也爱白银的男人就做出了更好看的银饰。

银钗、银环、银鐲、银戒、银冠,把个女人打扮得更加妩媚动人。

银饰照亮了女人的幸福,也为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史增添了独特的亮色。

究竟白银是一种贵金属,或富或贵的人们银花、银饰地遂了意,寻常百姓看在眼里,那感慨就沉入了心头。

“咱家的姑娘、媳妇也要有!”随着这一声狮吼——中国大众的富贵梦就这样被点燃了。

真是众志成城,无论是出于嫁妆、还是聘礼,总之,中国的女人宛如暴富,都有了自己整套的银饰品。

这些关乎中国家庭面子、家长荣誉的银饰,自然地不厌其精,要款式、要工艺、要时尚、要花样翻新,更要有中国人的美情、美意。

巨大的社会需求所汇成的压力,把个中国银匠逼着去体会、去学习、去创新。

好在白银这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稳定性,花丝、錾刻、镂雕、镶嵌、熔铸等工艺技法,在聪明智慧的中国工匠手中得以发明进而完善起来。

“七珍八宝”、灵枝仙草、龙凤瑞兽、神仙佛祖、“福禄寿喜”、喜鹊登梅、蜂蝶恋花、鱼水和谐……等等,喻意富贵吉祥、欢乐美好的图案,或直白、或含蓄,被精妙地錾刻进中国的白银文化中。

笔者曾见过羌族女子接下情郎送上银饰(聘礼)时的喜悦。

那一套银饰不惟是普通人家一笔不小的财产,更是两人真爱的信物,传达着未来婆家对她的珍重、关爱之情。

也曾在苗乡那盛装出行的队伍里、节日庆典的舞蹈中,感受到苗家女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脸与摇曳多姿的银冠、银饰的美好联系: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那银白色的辉光流动着,尽情地张扬着、骄傲着。

你被感染了、兴奋了,也就理解了中国人的白银情结。

毕竟,富贵也我所欲,美好也我所求。

中国的银饰也就在这种强大的心理、情感力的推动下,如江河决堤,银浪翻滚,一泻千里。

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妇女乃至儿童最为普遍的贵重饰品。

承载着中国人对世界、对生命、对社会的美好理想、愿望和审美追求的中国银饰,齐整地穿戴在中华各族所有新娘、媳妇、儿童身上,想来就令人惊叹!
当然,中国白银文化不惟是“银饰”可以涵盖,尽管银饰更为丰富多彩,堪称中国白银文化之主流。

但随便翻阅下中国的汉语词典,也能从中一瞥中国“银河”卷起的一朵朵别样的银花。

中国的天宇间有银汉(银河)、银盘(满月);中国的地名有银州、银川(市);中国人饮食器具有银瓶、银钵、银杯、银盏、银壶、银盘、银碗、银碟、银筷;烟具有银烟筒、银烟杆、银烟盒、银烟壶;日用有银针盒、银匣、银盆、银火镰、银灯盏、银刀鞘、银笔筒、银盒、银马鞍;宗教方面有银佛、银塔、银法器、银供器;金融方面有银本位、银票、银根;货币有银币、银锭、银条;行业有银楼、银号、银行;职业有银匠;医用有银针(中医理论认为,银能益脾健肝、滋阴养性,素有健康银之说);竞赛奖项有银奖,奖品有银杯、银牌。

可谓是朵朵“银花”竞芳华。

钜丰金业友情提醒: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