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3力与直线运动PPT课件
专题3力与直线运动PPT课件
A.a1=0,a2=g
C.a1=0,a2=
m
M M
g
B.a1=g,a2=g
D.a1=g,a2=
m
M M
g
【解析】 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
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
mg=F,a1=0.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a= F Mg = m M g.
M
M
【答案】 C
的一切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热点三 临界问题
如 图 3.16 所 示 , AB 、 AC 为 不 可 伸 长的轻绳,小球质量为m=0.4kg. 当小车静止时,AC水平,AB与竖 直方向夹角为θ=37°,试求小车 分别以下列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 动时,两绳上的张力FAC、FAB分别 为多少.取g=10m/s2. (1)a1=5m/s2;(2)a2=10m/s2.
命题解读: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 用是江苏考 试说明中权定的Ⅱ要求,是每年考查的热 点.该部分的热点问题主要有:牛顿运动定 律的瞬时性、图象问题、应用问题等.
解决瞬时问题要注意解题习惯,先静态 后动态,也就是说先受力分析,然后隔离各 个物体解决平衡态问题,再根据弹簧等器件 的特性判断物体的瞬间变化.
热点一 图象问题
图3.16
【解析】设绳AC水平且拉力刚好为零时,临界加速度为a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Bsinθ=ma0 FABcosθ=mg,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a0=7.5m/s2 当a1=5m/s2<a0,此时AC绳伸直且有拉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ABsinθ-FAC=ma1 FABcosθ=mg 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FAB=5N,FAC=1N. 当a2=10m/s2>a0,此时AC绳不能伸直,F′AC=0. AB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θ,据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 C
热点二 整体法与隔离法
【例题2】 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 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3.14所示.已 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
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
加 速 度 g = 10m/s2. 当 人 以 440N 的 力 拉 绳 时 , 人
【例1】 如图3.12甲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 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 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 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则物体 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下图中的(物体的 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10m/s2)( )
【解析】 在0~1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1=(F-
mgsin30°)/m , 解 得 a1 = 5m/s2 , 排 除 A 项 ; 在 1s~2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2=-mgsin30°/m= - 5m/s2 , 排 除 B 项 ; 在 2s ~ 3s 内 , a3 = (F - mgsin30°)/m=-15m/s2,排除D项.综述C项正 确.
【答案】 B
规律方法:若研究对象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牛 顿 第 二 定 律 的 形 式 可 以 表 述 为 : F 合 = m1a1 + m2a2+m3a3+……+mnan.但是加速度大小不同的 连接体问题不作要求,复习时要把握好难度.
超(失)重仅与加速度方向有关.加速度方向向上 (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均表现为超重(视重大 于实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 运动)表现为失重(视重小于实重).不管怎样重力 依然存在,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由重力产生
【解析】 (1)当小物块速度小于3m/s时,小物块受到
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和沿传
送带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30°+μmgcos30°=ma1
专题三 力与直线运动
(2010·全 国 卷 Ⅰ) 如 图 3.11 所 示 , 轻 弹 簧上端与 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 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 木块2相连,整个 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
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
突然抽出,设抽出的
如图3.11
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 速度大小为g.则有( )
热点四 STS问题
如 图 3.18 所 示 , 皮 带 传 动 装 置 与水平面夹角为30°,轮半径 R= 1 m,两轮轴心相距L=
2
3.75m , A 、 B 分 别 是 传 送 带 与 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
间不打滑.一个质量为0.1kg的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
=ma2,FAB′cosα=mg. 联立两式并代入数据得FAB′=5.7N.
规律方法 :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小球 的加速度方向,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 的方向,然后画出平行四边形,解其中 的三角形就可求得结果.
在题目中如出现“最大”、“最 小”、“刚好”等词语时,一般隐含着 临界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可把物理 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 (或状态)暴露出来,达到尽快求解的目 的.
6
图3.18
(1)当传送带沿着逆时针方向以v1=3m/s的速 度匀速运动时,将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后, 它运动至B点需多长时间?(计算中可 取 252 16 ,396 20 )
(2)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时,会在传送 带上留下痕迹。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匀速 运动时,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运动至B 点飞出。要想使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 迹最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2至少多大?
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 A.a=1.0m/s2,F=260N B.a=1.0m/s2,F=330N C.a=3.0m/s2,F=110N D.a=3.0m/s2,F=50N
图3.14
【解析】 将人与吊板整体考虑,据牛顿第二 定律: 2FT-(m人+m板)g=(m人+m板)a,代入数据, 得a=1.0m/s2,用隔离法研究人向上运动,设 吊板对人的支持力为F′,则FT+F′-m人g=m 人a,得F′=330N.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 吊板的压力F=F′=330N,选项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