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教学策略和方法

美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概念:(一)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整套比较灵活的教学行为,据教学的计划、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种整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全局性和指导性。

(二)教学方法: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可操作 性和灵活性。

(二)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策略是比较宏观的, 而方法是较为微观的。

比如选择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安排知识内容体系,这就属于宏观的教学策略。

根据这一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选择较为细致, 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怎样讲解某个概念,怎样介绍某些美术作品等等。

2.策略重在预判,方法重在实施。

联系:1. 策略统摄方法,方法为策略服务。

2. 两者都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美术教学的策略:(一)美术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 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

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概念, 也不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模式, 而是可供 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的方案,是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 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立,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 行。

(二)美术教学策略的分类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依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既包括教师教1.学习方法策略在我国的学校,很少有老师教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学习,因此,学生只有靠自己辛苦摸索,低效学习,结果费了很大的力气,只吸收了需要掌握的知识的一点皮毛。

而作为美术教训练。

如记忆的技巧、思维方式的分类、思维的转变、创意的组合等,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正确的方法好比得力的工具, 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定位某些知识和在学习一些难度较 大的知识时,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会学习是21世纪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在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名为《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中, 四大支柱之一。

7教师在实行某个新想法的时候不妨在课前拿出一部分的时间来介绍与之对 应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之初,我们可以首先倡导学习方法的策略。

2.信息收集整理策略创作或设计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安排、重组信息,并创造新的信息的过程。

然而,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教师需要解释成功或错误的例子,进行启发和指导,使 学生认识到必的要信息选择。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当然,教师则应当引导和提供必要的信息渠道。

适当布置一些美术方面的词语、问题让学生利用辞典或百科全书查阅词义或解释, 或要求用速写的方法记录形象,都能培养学生利用信 息源、收集信息的能力。

社会教育设施、国际互联网或自然环境都是信息源,应当让学生了 解信息查询、检索、收集的方法,能够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互联网等收集所需信 息。

信息收集策略在教学条件较好的城市地区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在于信息搜集的广度。

3. 培养态度与情感体验的策略在一般学校教育中,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含糊、抽象,如何形成、如何评价等 都未曾明确。

对此,我们认为对于未来社会的人才而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比知识、 能力更重要。

情感态度应当包括各种人类的高级情操 :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以及由此而 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等。

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情感表达的过程, 也易于将个人的情感(甚至情绪)、态度形象化地诉 诸美术作业之中,只要进行主题性的创作活动, 其中必然体现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即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一种道德感和“善”的表现。

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学习许多美术知识,又需要用美术的手段来表现客观现实或自己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学习方法的有效“学会学习”就被列为教育的 对比学习方法策略主要的的生活,表达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本质,都需要有一种崇高的信念、独立的人格、自信的态度和自主的见解,其中就是学生的理智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象化反映。

为了使教师能够真实地了解学生,可以通过一种具有诊断性的创作活动来实现,所以, 这一情感目标是不让学生知道的。

这一情感态度目标要求能够较客观地分析学生的某种态度是否形成,并能在美术作业中体现出来。

由此,教师命题时应考虑到:首先,设想具有某种态度的学生将会画出什么;然后,设想不具有某种态度的学生又会画出什么;最后,找出能明确区别上述两种学生的特征。

教师在命题时,应该选择学生的现实生活、切身感受,并能够自然地、形象化地加以表达的命题,比如《我的家》、《我们的学校》、《我生活的城市变化》等命题,不带有积极或消极的导向语气,不再额外提出道德或人际关系的要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与家长、同学、老师以及家乡的各种感情。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强化、偶发事情的提问、树立榜样等方式,通过有效的途径來实现目的。

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可以在美术作业中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明显地区别学生是否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这样一个情感目标。

从而便于教师采取教育和矫正的措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健康的发展。

4.交流策略交流策略也是教学策略中的常见形式,整个过程可以由教师引导,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交流。

(1)班级全体讨论平时最常见的形式,但由于人太多,发言机会有限,有时会形成教师和学生间的问答形式,而无法使全体参与讨论,故在小班中效果会好一点。

(2)班分组讨论先分成四、五人一组小声讨论,然后推举某一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所以与班级讨论结合起来进行可弥补全体讨论中的不足。

教师应让每一小组的意见充分发表, 并注意其中不同的看法,加以引导,以深化讨论。

(3)辩论会原为屯视台中的专题讨论会。

运用到教学屮,也足指定五、六名成员, 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

掌握者要以对立意见的展开为主轴推进讨论。

(4)论坛“论坛”原指古罗马城市公众集会的广场。

论坛以阐述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赞成、反对或修正)及其论据为中心,掌握者要尽量引导发言者充分发表意见。

(5)论战会将班级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二部分,学生不管真实观点如何都要参加一派。

这对于形式 逻辑的发展,锻炼驳倒对方论点的论战技巧很有好处, 但易陷于形式主义的境地,掌握者要注意使论战保持原问题的方向展。

(6)头脑风暴法由主持人提出问题, 鼓动全体学生尽可能提出新颖的、 有创见的想法,但不开展讨论和 批评。

由于相互之间的刺激与启发,以及热烈的气氛,能激起发散思维并获得大量的新问题、 新意见,多用于美术创作或设计构思之前。

5.提问策略提问是师生交流沟通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

能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效 的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

(1)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提问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注意、 兴趣和学习动机。

一般來说,这种提问是 发散型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 可进行适当的评价,促进有弹性的思维活动。

逐渐地增加提 问的深度,在反复问答过程中接近所要解决问题的核心。

(2)发现式的提问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的提问, 寻求某-?事件的原因结果的提问,区分事实和见解的提问。

(3)学生互动的提问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集中注意,需要时时给予刺激。

(4)给予暗示提冋接讲授更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

6.回答的策略教师必须有扎实而广博的知识结构,极力防止对学生正确回答的否定处理,或对学生错误回答的肯定处理,因为这会构成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的打击, 以采取一下方法:(1)师生互动有时学生的提问,例如一种昆虫的名字,教师可能真的回答不出,而通过师生合作活动, 借助电脑网络、多媒体不仅知道了这种昆虫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在学生个人或小组的研究中遭遇障碍而停止不前时,教师用提问的形式作暗示,要比直并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可途径,以及认真地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

这一过程已不是为了维持教师权威者的地位,而成为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

(2)补足知识缺失常常发生在教师的提示不够充分,而学生又没有储备这部分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应该详尽的进行“补足”,以此来解决问题并避免以后问题的出现。

(3)类似问题解答在初一教材中有《审美情趣与艺术创造》一课,学生提出“二者是什么关系呢然超越了他们理解程度,聪明的教师就提出一个类似问题? ”这显:“世界上是先有蛋呢还是先有鸡呢? “当学生争不出个所以然时,教师说,它们是从原生物慢慢进化而来的,而艺术创造与 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或辩论,获得或巩固美术知识的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美术教科书和课外美术资料获取知识, 术视野的教学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或直观育为中心的特点。

审美情趣也是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逐渐形成的, 从而化难为易,使学生有可能了解这一问题。

其中学习方法策略是教师当前迫切需要掌握的,交流策略与信息收集策略作为教学能力的扩展,而回答和提问的策略是与课堂教学时刻密切联系的, 也应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策略来掌握。

三、美术教学的一般方法:(一)教学方法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目的, 教师和学生通过口头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 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语言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 大量的视觉信息都是借助它得以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的。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讲授法: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

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说明,向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它是使用范围较广、频率较高的教学方法。

但是单纯的讲授并不能更多的引起学生 的注意,而对教师的艺术表达语言、知识面等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谈话法:是教师与学生以口头语言相互交流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能集中学生的 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但是谈话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同, 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千奇百怪,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讨论法:讨论是在一种情景中,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通过语言交流互相启迪, 分享信息和思想,探究和解决某个问题的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班或组为单位、围绕某一个扩大美 教具的演示绘制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性参观等,使学生在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美术技能知识的方法。

其特点是形象生动、具体真实、感受直接,体现了美术学科教学以视觉教主要包括演示法、参观法、比较法、示范法、练习法、呈示法。

演示法:是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只想一套规范性的程序或动作, 引起学生相应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