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安全管理》PPT课件

《患者安全管理》PPT课件


a
22
手术部位错误
一位医生,他在给自己的病人做糖尿病坏疽手术的时 候,由于他的助手错误的标记了手术的部位,造成手 术中把病人没有问题的腿截肢了,有问题的留了下来, 这是一个巨大的医疗事故。还是这名医生,在他所在 的医疗机构,短短14天之后,又由于他的呼吸治疗师, 搞错了病人的名字,应该给A病人拔出气管插管,结果 误把B病人的气管插管拔出了,结果导致了B病人的死 亡。
6. 医疗设备故障:
7. 医学科学的局限性:

a
3
1.医务人员方面:
• 医疗差错 • 急救复苏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 对病人及其家属履行知情告知不足 • 对病人有关诊疗措施的风险程度的把握
a
4
医疗差错
• 定义;指未能完成既定计划(执行过错),或者实施了错误的计划(计
划过错)。
• 分类:
诊断错误:包括诊断的错误或延误、没有进行适当的检查、采用过时的
• 对病情的知晓程度和对进一步诊治措施的 选择(有的病人认为医生没有将检查结果告诉他)
• 隐瞒有关病史 • 病人对出院医嘱的知晓、理解程度、病人
出现精神症状(周定清,知道自己是癌后,一晚上不睡觉,在房间里面走来走去,
说什么都没意思了,也不愿意手术)
• 住院病人擅自离院,在院外可能突发疾病 或发生意外。
出院。 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最终鉴定:医方对病人患有“右蝶骨嵴内侧脑膜瘤”诊断明 确,有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正确,符合诊疗常规。但在术后的 治疗过程中,医方输入错误血型的血液,引起病人溶血反应,属 过失行为,具有因果关系,应负完全责任。本病例属于四级医疗 事故,医方承担完全责任
a
17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最终鉴定: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已知孕妇胎膜已破的情况下进行B超检 查,由于电梯停电而让孕妇自己上下楼梯,违反了胎膜早破的处理常规,对 脐带脱垂的发生有一定因果关系。脐带脱垂后,又延误了剖宫产的时机,对 新生儿死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例属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 任。 2011-10-30 23:11(我院)电梯突然出现故障,一楼有一孕妇(已破 水),不敢让她爬楼梯 上四楼,只能让她及家人在一楼等候,40多分钟后 电梯才恢复运行,幸未造成不良后果。(当时值班医生是通过楼梯下一楼看 孕妇)
诊断方案、没有按照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实行应对策略,没有重视患 者的主诉作相应的检查,凭主管判断而漏诊;
治疗错误:包括手术、护理或者检查过程中的错误、诊疗管理上的错
误、用药剂量和方式上的错误、可避免的治疗延误,或者对
异常检查结果反应迟钝、不适当的护理(例如缺乏对患者的
说明);
预防错误:包括未能提供预防性治疗、不适当的监测和跟踪治疗;
a
19
手术病人接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 接错病人。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工作人 员未能按规定对病人、病历进行当面交接 与查对,容易导致接错病人,特别是转了 床的病人,同名同姓的病人,言语不清的 病人等,
• 病人物品交接不清 • 碰伤病人 • 病人跌倒或坠床 • 病人管道脱落
a
20
产妇死于手术台事件
产妇蒋晓燕,30 岁,足月孕,2008年8月31日下午3点入某县第二人民医 院待产,18点实施剖宫产手术,23:40 死于手术台。县法院9月5日裁决 医院赔偿34万元。一、主要问题 (一)产妇入院待产尚未发作,家属请求手术便于将来小孩上学年龄合适。 在不属于剖宫产急诊手术,家属有口头请求但无书面请求,且术前许多检 查结果未出,也没有按产科手术常规要求备血的情况下,医院实施急诊手 术。手术第一次关腹后,发生产妇大出血,医师再次开腹手术,产妇最后 死于手术台。据麻醉医师、器械护士等交代,产妇从入手术室到死亡,共 被开腹三次。 (二)没有认真贯彻三级医生查房制度,术前未经上级医师查房,术中出 现问题时没有及时上报上级医师。 (三)当班麻醉医师没有按规定在术前探视病人,了解与麻醉相关的情况。 (四)术中取出胎儿后,产妇出现血压下降并大量出血,手术医师没有及 时检查引起大量出血的原因和采取相应止血措施。 (五)麻醉医师在产妇血压下降,明显出血的情况下,没有提醒手术医师 做输血准备。 (六)对产妇大量出血没有及时采取抢救措施给予输血治疗。 (七)在选择检查创面、填塞纱布、输血、补液等抢救措施无效的情况下, 没能把握时机及时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a
21
产妇死于手术台事件
• (八)术中临时配血时间过长,延误抢救时机。 (九)手术过程中无特殊原因麻醉医师换班,且存在交接不明情况。 (十)病历记录输血量大于实际输血量。 (十一)病历记录通篇无手术过程记录,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且病历 真实性存在较多疑点。 (十二)发生重大医疗差错后,没按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十三)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院报告后没有按规定及时查处和追究相 关责任。 二、主要原因 根据调查组两次调查核实,卫生厅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分析后认为,蒋 晓燕医疗事件是典型的医疗责任事件,主要反应在: (一)从事件的多个环节反映出医院管理悬空,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得 到落实。 (二)医疗核心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到实处。 (三)工作人员极度不负责任,严重违背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凭经 验和印象执业。 (四)调查组反映,接受调查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比较淡 漠。
• 祁全认为可能与风湿有关。李禄随后花25元挂了风湿免疫科的专家号, “专家号费贵,普诊只要5元,挂了号,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连瞅 一眼都没瞅,说跟风湿没关系,该上哪儿上哪儿。”
• 医生责怪李梦南“看错科”
• 2011年4月,李禄爷孙俩第二次来到哈医大一院,又住入骨外科,这 次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风湿免疫科,李 禄便拿着病历又找到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
a
8
4.医院感染
• 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 临床症状的感染
•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 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 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 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a
9
医院感染的促发因素有哪些?
• 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危害性认识 不足;不能严格执行无菌和消毒隔
a
16
案例分析
输错血 制度停在纸上 案情:某女,56岁。因“头痛半年,视物不清三个月”入住 某市医院神经外科。诊断:右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因“护理失 误”,病人被误输入B型血20~30ml(病人血型为O型),被家 属发现后立即停止,即行对症治疗,急请血液科等相关科室抢救 治疗。病人全身出现皮疹,10天后病人“神志转清”,主诉“双 目失明,全身皮肤瘙痒”,多次请院内有关科室会诊,3个月后
• 李禄回忆说,张志毅这回看了片子,说李梦南是强直性脊柱炎,还反 问为啥住骨科。“我不住骨科住啥,我来找你,你瞅都不瞅一眼,就 说跟风湿没关系。完了又说为什么住骨科。没有他那么武断的!”
a
7
3.医疗环境中的有关方面:
• 停电;(手术中,或新生儿正在暖箱中。。。) • 中心供氧、中心负压的中断; • 医院内部的行路安全问题; • 病人坠床致骨折、被翻倒的热水瓶烫伤; • 医院环境不适应新型传染疾病的防治; • 灾害与事故隐患。
离制度;
1、如静脉输液是针头碰到了护士的手,应当立即更换针头再注射,但有的人闲
麻烦,可能还有一点侥幸心理,觉得没问题,谁知输液部位真就感染了,或 者真的就发生了输液反应等;
2、医生的手,不按规定洗手,造成交叉感染。(西安新生儿死亡事件)
• 客观因素: 1、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 2、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 3、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及治疗; 4、易感病人增加; 5、环境污染严重。
• 检验科的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等等。 • 如我们的吸引器、氧气等 • 儿科的辅射台,暖箱等
a
14
让产妇爬楼梯 医方负主责
案情:某女,37岁,因“停经39+2周,下腹疼痛伴阴道流水5小时”, 于午夜2时40分入院。入院诊断:G5P2孕39+2周,临产,LOA;胎盘早剥。 入院后,于3时10分因电梯停运,步行上下楼做B超检查。3时40分胎心 80~90次/分,考虑为脐带脱垂,行脐带还纳术。4时50分在局麻下行剖宫 产术,5时娩出一女婴,1分钟Apgar评分为1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无过敏史、了解患者情况、掌握不良反应及处理 措施、药物用量准确、合理使用静脉血管,要有 自我保护知识。 • 严把药物配伍禁忌、查对与巡视观察,选择合适 静脉输注流速,预防与及时处置输液反应和并发 症。
a
12
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
• 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 细胞毒化等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的标志。
a
10
5.药物不良反应
•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 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 有害反应。
• 尽可能避免或减小不良反应的措施——
合理用药
a
11
加强护理用药安全的管理
• 加强高危、特殊药品的管理 • 认真执行病区药品的“四定”、“五常”管理 • 用药前查阅新药说明书、查看配伍禁忌、询问有
• 麻醉药品的“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 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
• “四定”:定位放置,定量管理,定人负 责,定期检查,各班执行;
• “五常”: 常组织,常整理,常规范,常 清洁,常自律
a
13
6.医疗设备安全管理
• 要定期维护、保养、检测和校正,使设备 始终处于最佳技术状态,确保装备完好。 切勿平时不注意保养,等有故障再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6
哈医大血案
• “当时我和我爷爷来哈医大看病。我感觉大夫好像是麻烦我。之后感 觉脑袋一热,就把大夫给杀了。”

李某某说:“当时我非常生气,我和爷爷大老远来的,他们不理我, 我挺恨大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