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PPT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PPT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 3、善于休息,睡眠三良好、; 健康的标准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 传染病;
• 6、体重适当,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 7、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锐; •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 (1)、神经衰弱 • (2)、焦虑症 • (3)、强迫症 • (4)、恐怖症 • (5)、癔症 • (6)、疑病症 • 11、人格障碍 • 悖德型、分裂型、爆发型、偏执型、强迫型、癔
病型、依赖型、回避型、自恋型等人格障碍。
A
12
• 1、日常的教育工作 •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即心理健康活动课 • 3、开设心理辅导室
• 4、从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需要看心理健康 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失调——情绪偏差——情感缺 失——意志消退——性格解体——人格变态—— 心灵扭曲——行为异常
A
2
• “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
态二。”、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A
3
• (一)身体健康的标准 •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A
7
• 1、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
• (1)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高度发展
• (2)情感生活丰富而热烈
• •
(3)意志品质进一步增强
六(4、)自中我意学识高生度心发展理,人发生观展、的世界特观初点步形与成心理健康教育
• (5)社会交往不断扩大,同伴友谊进一步加深
A
8
• (1)动荡性 • (2)闭锁性 • (3)社会性
• (2、4)过中渡学性 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A
9
• (一)、发展性心理问题 • 1、入学适应不良问题: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
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 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问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
七、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攻击或退缩行为等。
A
4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 1、自我意识正确; • 2、人际关系协调; • 3、性别角色分化; • 4、社会适应良好; • 5、情绪积极稳定; • 6、人格结构完整
A
5
• 1、概念: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运
用理四素有质关、,心中促理学进教学育生生方心身法心和理全手健面段康、,和培教谐养育发学展生的和良概素好质的念全心
十、新时期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素质 • 2.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
• 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培养的途径 • 4.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 5.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A
15
• 十1.情一感关、爱型班主任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 题所采取的策略 • 2.行为疏导型
• 3.言语疏导型 • 4.责任转移型 • 5.惩罚约束型
A
16

1.把握学生的过渡性心理

2.把握学生的闭锁性心理
• 资源3.连把握接学生:的自掌尊握心理学生心理与做好班主任工作

4.把握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5.把握学生的摇摆性心理

6.把握学生的模仿心理
A
17
• (一)、挫折的含义:挫折是在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
十二、挫折及其心理防御机制 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不良情绪状态。
• 2、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学习疲劳、学业困难、考试焦虑、厌学 等。
• 3、人际关系失调问题:表现为人际冲突,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 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关系困难、缺乏友 谊、孤独等。
• 4、不良人格问题:偏激、狭隘、嫉妒、暴躁、依赖、孤僻、怯懦、 自卑、神经质等。
• 5、问题行为:按问题行为的性质,可分为过失型和品德不良型;按 表现特点可分为攻击型和退缩型。
A
20
• (一)心理疗法简介
• 6、青春期性发展中的心理问题:性心理发展所带来的困惑、手淫、 早恋、性别角色的分化不良等。
A
10
• 1、智力缺损 • 2、多动症
• 3、遗尿(症二)、常见的心理障碍
• 4、口吃 • 5、神经性厌食 • 6、学习困难综合症 • 7、品行障碍 • 8、抽动障碍 • 9、吮手指、咬指甲
A
11
10 、神经症
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 2、地位和作用
• (1)、它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 (2)咨询与指导是人类三大教育途径之一。
• 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三大教育途径:①教学; ②综合实践活动;③咨询与指导
A
6
• 1、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
• 2、五学、习中心理学辅生导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3、挫折的应付 • 4、情绪的调节 • 5、人际关系的协调 • 6、性心理教育 • 7、优良人格的塑造 • 8、休闲生活与消费心理指导
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 4、班主任工作
• 5、重视家庭教育,开设家长学校 • 6、其他途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13
• 1、说服教育法
• 2、情境熏陶法
• 3、情绪感染法
• •
45、、榜讨九样论示法、范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 6、行为实践法
• 7、意志磨练法
• 8、思想澄清法
A
14
• 1.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A
18
• 1、攻击
• 2、冷漠
• •
34、、退固化执(二)、挫折的一般反应形式
• 5、焦虑
A
19
• 1、消极的防御机制 • (1)、文饰作用 • (2)、投射作用
• (3)、压(抑作三用)、心理防御机制
• (4)、否定作用 • (5)、反向作用 • (6)、幻想作用 • 2、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 (1)、代替 • (2)、表同 • (3)、幽默 • (4)、转向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晓景中学九一班主题班会 任前春
2018年11月13
A
1
• 1、从社会发展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 2、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
要性
• 3、从学一生、个性心全理面健发展康看教心理育健的康教意育义的重要性
• 青少年人格发展中的五种不良倾向:(1)、主体 价值的迷失;(2)、道德的滑坡;(3)、国民 心态危机;(4)、人格的不协调、不和谐; (5)、审美意识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