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命题思路及题型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命题思路及题型分析

大学英语四。

六级听力命题思路及题型分析一、听力考试概述2004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要求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适合本校的、科学的、系统的和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教学要求》中对于听力理解和词汇量做出了以下要求:因此,四、六级考试改革项目组和考试委员会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指导下,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强调要更准确地测量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

新四、六级考试加强了听力部分的测试,其分值比例由原来的20%提升到35%:短对话部分(short conversations)由原来的10题减至8题;增加了两篇长对话(long conversations),题量在每篇3至4题,一共7题;短文(passages)仍为3篇,题量每篇3至4题,一共10题;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中词汇听写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8个,句子仍保持3句不变。

以上4个听力部分中,短对话和长对话的分值一共占15%,而短文和复合式听写的分值一共占20%。

二、命题依据与题型分析四、六级考试大纲的规定听力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

所以,题型和选材的确定首要依据的是真实性原则,即尽量真实反映语言交际中的听力理解过程。

因此,在测试题型的确定方面,考试委员会在原有的短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对话,保留了3篇短文听力理解,并把以往只考过6次的复合式听写变为每次必考的项目。

在测试选材方面,通观历年考试试卷可以发现对话部分的选材以日常生活的题材为主,短文也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为主要考查范围。

考试改革方案中明确说明将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

问题设计方面可以看出四级题目呈现越来越难的趋势,推理、判断以及归纳类的题型数量有所增加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深层理解的能力。

考试命题主要考察学生的以下几种技能,理解中心思想、听懂重要细节、判断说话人态度;推测隐含意义、判断话语交际功能;辨别重音、音调以及理解句子关系等等。

1.短对话短对话的每题由一组简短的对话组成。

对话一般是在男、女两人之间进行,长度在30字左右。

对话后有一问句,每个问句后有15秒的间隙,要求考生在听完对话与问题后从试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短对话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应用水平,因此其题材与现实联系紧密,涉及的范围也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发生在校园、办公室、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有关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工作的话题。

其句子结构也比较简单,所涉及的词汇一般不超出大纲词汇表所规定的范围,但一半以上的考题并非能直接从原文中得出答案,因而也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根据对话的内容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和关系等做出判断,有时还需要根据说话人的语调和口气,来推测说话人的态度和真实意图。

短对话一般有以下五类题目1)数字、时间类题目,数字与时间是听力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类型,一般在选项中可以找到解题的线索,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题目往往不会听到什么考什么,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或者推理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2)身份及人物关系类题目,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体现人物关系的题目,通过对人物关系的了解抓住关键特征来选择正确的答案。

3)活动类题目,对话内容涉及到上课、娱乐、工作和日常生活等活动,通过熟悉的活动内容来选择正确答案。

4)地点类题目,通过对表示地点及方位的介词或短语的了解掌握对话发生的关键场景。

5)否定类题目,抓住否定关键词,尤其注意那些不是明显否定方式的词或词组,例如hardly,nothing,dis-,deny,rather than等等。

2.长对话长对话是四六级考试改革后新增加的题型,它是对短对话的扩充,只不过加长了对话时间、增加了对话信息量而已,内容与短对话部分一样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问题与短文理解相似,就主旨大意提问或就具体细节、推理判断结果提问。

此部分内容一般由两则对话组成,每篇长度一般在6—20旬之间,字数在120—250字之间。

针对每篇长对话的问题可能会有2—5个。

与短对话相比,长对话涉及的内容更深入,人物态度、语气、情感变化更复杂,信息量远远大于短对话,一般不能简单依赖某个关键词来判断整篇对话的含义。

长对话的答案需要在理解对话内容细节的基础上把握对话的主要脉络和人物关系。

尽管如此,长对话必然会围绕一个主题(topic)展开讨论,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因此对于长对话而言,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就是把握住对话的中心思想。

长对话将信息交流的问答融入到一段两个人之间的交谈当中,其中有问候,有过渡,也有问答。

每次遇到问答的时候都是考察的要点,而且考试的重点往往落在第二个人的回答内容上。

由于对话篇幅较长,长对话的场景就显得格外重要,准确判断对话的场景,对把握对话的中心思想非常有帮助。

这里所谈到的场景,是指人物、身份或职业、议论的问题、时间、地点等等的综合概念。

清晰的场景会在考生头脑中形成氛围,容易把握对话的发展脉络,使对话情节的发展更加顺理成章。

通常长对话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学习相关类(如:选课场景、上课场景、图书馆场景等)、生活相关类(如:体育场景、娱乐场景、家庭生活场景等),工作相关类(应聘场景、上班场景、下班场景等)。

3.短文四级听力的短文理解通常由3篇短文组成,每篇大约150-250词。

每篇短文后面有3-4个问题,共10题。

短文内容只放一遍,速度为每分钟150词左右。

短文理解有别于对话部分,更强调整体性和逻辑性。

对考生的短时记忆和推理能力均有更高的要求。

相对来说,短文篇幅较长,信息量大,题材涉及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社会习俗、新闻报道、人物传记、科普文章等方面,一般包括社会类话题,如环境、交通、犯罪等;人物类话题,如名人传记、普通人的特殊经历等;科技类话题,如科技发现及其成果等等;文化教育类话题,如学科发展、课程设置、考试等;历史文化类话题,如历史事件、各国风土人情、节假日的来历等;生活娱乐类话题,如聚会、旅游、户外活动等。

短文的文体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并且内容更加广泛,选材更为新颖,且更贴近现代生活,如涉及环保、宇航、生物介绍等内容。

除此之外,短文题型变化多样,且很难预测到下次将要考的内容。

短文考点集中在短文主旨、作者观点、态度、细节和言外之意的推断等,细节题目占的比重较大,难度也较大。

4.复合式听写复合式听写是近年来四、六级考试的热门题型,从2006年推行新四、六级考试开始,复合式听写已经成为四、六级考试的必考题型,占听力比重的10%。

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部分的词汇听写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8个,第二部分的句子听写仍保持3句不变。

复合式听写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全文是一段250词左右的短文,朗读三遍。

第一遍是正常语速朗读,中间没有停顿,供考生了解全文的内容;第二遍朗读过程中,第一部分的8个空格(1~8)在每个空格后不作停顿或者略有停顿,让考生填入所缺的单词(一般是实词)。

必须写下听到单词的准确形式,即听到什么写什么。

第二部分的3个空格(9—11)在每个空格后作较长的停顿,停顿时间约45秒,要求考生写下所缺的句子。

此时既可以听到什么写下什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话将要点写下来。

第三遍为正常语速朗读,供考生检查答案,查漏补缺。

复合式听写文章的难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内容和题材也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

词汇听写方面主要考查单词的1)词汇类型:考试中要求学生所填写的单词基本为实词。

2)名词的单复数:这是听写考察名词的一个重点,不仅考查听力,也考察考生的语法功底,因为单复数问题往往是听写检查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语法功底薄弱的考生往往在检查时将正确答案改错,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3)同音、近音词分辨:同音词涉及的范围很广,一直是听写部分最大的障碍之一。

4)难词考察:所谓难词一般是指在四级内而不属于四级前的词汇或四级考生一般不太熟悉的词汇,这些词往往是四级考试词汇部分的重点考察对象,而听力中也时不时涉及一些来考察考生对这些单词的掌握能力,当然,这里所说的掌握是从听力角度而言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理解层面的,至少是在听到后第一时间能反应出该词的一种能力的体现。

5)容易拼写错误的单词:拼写错误在复合式听写中自然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一些拼写比较奇怪或者容易拼写错误的词汇也常常成为我们的考点,虽然不是很突出,但也不容忽视。

6)词性变换使用:利用考生对词汇使用和理解的片面性,考察考生对词汇的全面运用的把握。

这类词往往以考生所不熟悉的用法出现,从而体现考生的真实能力。

复合式听写的句子部分仍为3句,长度仍然没有超过25词,样卷中最长一句为23词。

而最短一句为16词,可以说与以往考试相仿,但句子本身难度有所提升,当然,这与文章本身难度的提升是不可分割的。

从1998年1月的小故事类型的记叙文到2001年6月关于健康的说明文、2003年1月关于捕捞业的说明文、2004年6月关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说明文以及2005年关于照相机的说明文。

复合式听写文章的体裁从简单记叙文跨越到了说明文时代,然而,样题的复合式听写居然是一篇非常新近的关于俄罗斯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准备工作及其协调过程的议论文式新闻体裁。

新闻就其本身内容而言,难度就已经不小,何况作为听写题材出现,并且还是关于这样一个政治内容。

由此可见,复合式听写正在向着一个更高要求发展.其内容与体裁也在越加广泛,可以说将成为四级考试听力部分一个不可忽视的难点,也值得广大考生更多地去训练。

三、考查能力四、六级考试中取得高分是所有考生的共同心愿,听力理解非常关键。

听力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考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

这包括三种不同的能力:一是听懂英语的能力;二是短期记忆的能力;三是正确理解的能力。

其中,听懂是基础。

如果捕捉不到重要信息,或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听不懂所给内容,理解则无从谈起。

短期记忆是从听懂到理解过渡的前提。

如果听到的信息不能在短期内存储在大脑中以备理解时用的话,理解则难以进行。

正确理解则是听的目的和关键。

如果虽能听懂了所给的词、句,并能短期记住这些信息,但不能就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断、推理、运算等处理,就不能正确的理解、消化所听内容,听力理解的目的就没能达到,选择正确的答案也就无从谈起。

要提高听力理解力,得从几个方面抓起。

既要注重平时积累,又要重视考前训练和考场发挥。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满意的效果。

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存在着以下影响因素:1.语言基础知识:听力是“听”与“理解”的结合,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御用各种知识技能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