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社团组织的看法问卷调查摘要社团组织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大学生社团组织必须自觉接受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的领导,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社团活动不得妨碍学校各类正常工作和教学、生活秩序。
学生社团的会员应当是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
学生社团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
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 学生组织学生看法大学生目录引言 (3)一、基本情况 (4)二、结果分析 (5)三、结果与结论 (15)四、思考与建议 (17)参考文献 (19)附:问卷调查 (20)引言其实学生社团组织和市场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很像只是学生社团组织没有“钱”或“利润”作为引导,靠的只是单纯的责任心、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
这种东西在高中以前可能会很强烈,就如一个班的同学感情一般都是很深刻,寒暑假都会约出来玩,还会经常通电话发短信述说感情。
但在大学,这种叫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东西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淡化了许多,至少在中大是这样的。
所以在学生社团工作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点适当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靠责任心、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是很难撑下去的,而重点在于不一定能学到什么实质有用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大一末或者更早的时候退社团的原因.在这里做这份调查希望帮助我校社团组织更好发展.大学生对参加社团组织的看法调查报告导言:“社团组织活动覆盖的大学生人数超过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3%左右。
社团组织数量的年增幅保持在9%左右。
”西安财经学院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大学生社团组织30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大学生社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最大的载体和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及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找准学生社团组织发展的方向与原则,不仅对推动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发展建设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对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生教育、完善学生管理机制、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等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此,我们开展了此次关于大学生对社团组织看法的调查。
调查报告的主体一、参加调查的基本情况(一)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二)参加此次调查学生男女人数(三)参加此次调查学生所属年级(四)参加此次调查学生所属学院二、数据分析(一)加入社团组织的数目(“A”表示1-2个,“B”表示3-4个,“C”表示4个以上,“D”表示没时间或不感兴趣)选择“A”表示参加1-2个的有140人,占总人数的0.633;选择“B”表示参加3-4个有44人,占总人数的0.199;选择“C”表示参加4个以上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0.023;“D”表示没时间或不感兴趣有32,占总人数的0.145。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参加社团组织积极性较高,对其没有兴趣人数比例小.(二)参加社团组织的类型(“A”表示院系学生会团委等学院组织,“B”表示一些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小众社团,“C”表示学校比较热门的;“D”表示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社团,“E”表示都有)选择“A”表示院系学生会团委等学院组织有94人,占总人数的0.425;选择“B”表示一些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小众社团有28人,占总人数的0.127;选择“C”表示参加学校比较热门的有22人,占总人数的0.099;选选择“D”表示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社团有58人,占总人数的0.262;选择“E”表示都有得有19人,占总人数的0.087.根据数据分析和饼状图所呈现出来的,可以看出院系学生会团委等学院组织相对比较有吸引力,但是各类社团参加的人数比例都相差不多,以此可以得出我们学校的各类社团的发展比较均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社团发展状况是社团发展的最佳状态,我校社团发展相对比较健康,但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外也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兴趣、涉猎比较广泛。
(三)参加社团组织的途径(“A”表示社团招新,“B”表示同学介绍,“C”表示新生手册“D”表示其他)选择“A”表示社团招新有159人,占总人数的0.719;选择“B”表示同学介绍有33人,占总人数的0.149;选择“C”表示新生手册有17人,占总人数的0.077;选选择“D”表示其他有12人,占总人数0.055。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参加社团组织大部分是通过社团招新,0.719的比例足以说明。
同学和新生手册发挥的作用也相当大,只有少数人是通过其他方法参加社团组织的。
(四)关于大学生对社团的了解度如何。
(“A ”表示很了解,“B ”表示稍微了解,“C ”表示一点都不了解)F r e q u e n c y选择“A ”表示对大学社团很了解的有35人,占总人数的0.158;选择“B ”表示对大学社团稍微了解有163人,占总人数的0.738;可见选择“C ”表示对大学社团一点都不了解的有23人,占总人数的0.104。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社团的了解度比较一般。
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最大的载体和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及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而对社团很了解的人数只占了小部分,所以加强社团的发展和宣传力度、提高自身要求很重要。
不过,对社团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数为23,每个人都多多少少对社团有所了解,这一点足以反映出社团文化与学生生活的息息相关,所以加强大学生社团——大学生开展课余生活的载体和舞台的建设很重要。
(五) 大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的看法(“A”表示有必要,“B”表示无所谓,“C”表示不感兴趣,“D”表示愿意尝试,“E”表示是必修课)选择“A”表示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很有必要有91人,占总人数的0.412;选择“B”表示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无所谓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0.194;选择“C”表示对参加社团活动不感兴趣有11人,占总人数的0.049;选择“D”表示愿意尝试参加社团活动有63人,占总人数的0.286;选择“E”表示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是必修课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0.059。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发现大家对参加社团活动的看法是“平分秋色”,但是0.412,0.286的数据可以还是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参加社团活动的感兴趣度相对的比较理想,因为这两组数据分别表示“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很有必要”和“愿意尝试参加社团活动”,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理想。
而对参加社团活动不感兴趣的只有0.049,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社团自身文化建设、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来增加吸引力。
(六)社团与学习的位置(“A”表示认为学习第一、社团第二;“B”表示认为社团第一,学习第二;“C”表示认为社团可有可无;“D”表示社团活动与学习并重)选择“A”表示认为学习第一、社团第二的有118人,占总人数的0.534;选择“B”表示认为社团第一,学习第二有15人,占总人数的0.068;选择“C”表示社团可有可无的有34人,占总人数的0.154;选择“D”表示社团活动与学习并重的有54人,占总人数的0.244。
通过数据分析和饼状图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学习第一、社团第二,占总人数的0.534,可见学生多数是以学习为主,社团活动只是课余生活的一部分,而认为二者并重的也占了0.244,根据这里可以看出社团在学生生活中的影响力很大、社团位置很重要。
所以更加需要加强对社团文化的建设和提高,不仅可以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而且也可以通过社团文化的建设和社团活动的提高来吸引小部分不感兴趣的同学的关注。
从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反映出我校学生的学习氛围很浓厚,校园、社团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七)每周用在这些学生组织活动上的时间(“A”表示5小时及以内;“B”表示6-9小时;“C”表示10-13个小时;“D”表示14小时及以上)选择“A”表示5小时及以内的有127人,占总人数0.575;选择“B”表示6-9小时有51人,占总人数0.231;选择“C”表示10-13个小时有25人,占总人数0.113;选择“D”表示14小时及以上有18人,占总人数0.081。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0.575的人每周用在这些学生组织活动上的时间在5小时以内,所化时间在14小时以上的人的比例相当小,所以不难发现同学们对于参加社团组织活动有限度,并不是盲目的,这样很好。
(八)是否觉得学生组织占用了学习时间(“A”表示没有占用;“B”表示让自己更加充实;“C”表示很乐意被占用;“D”表示不想继续参加)选择“A”表示没有占用有60人,占总人数0.271;选择“B”表示让自己更加充实有90人,占总人数0.407;选择“C”表示很乐意被占用有43人,占总人数0.194;选择“D”表示不想继续参加有28人,占总人数0.128。
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参加社团组织没有占用学习时间而且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0.271,0.407,0.194的比例是有力的证明,而只有0.128的同学不想继续参加,所以社团组织应尽量弥补自己,让更广大同学满意.(九)对参加社团组织活动的感觉(“A”表示没有想象中的有趣;“B”表示喜欢,没有参加错;“C”表示枯燥,有些无聊;“D”表示没感觉)选择“A”表示没有想象中的有趣有68人,占总人数0.308;选择“B”表示喜欢有93人,占总人数0.421;选择“C”表示枯燥,有些无聊有35人,占总人数0.158;选择“D”表示没感觉有25人,占总人数0.113。
其中有0.421的同学对参加社团组织活动的感觉为喜欢,但绝大部分同学并没有想象之中那样认为活动很有趣,学生社团组织应反思,进行改革,举办更符合广大同学胃口的活动,使学生社团组织历久弥新,更好发展.(十)是否想继续待在社团组织(“A”表示想,并以干部的身份待下去;“B”表示不想,已经很后悔参加;“C”表示想,无论是什么身份;“D”表示无所谓)选择“A”表示想,并以干部的身份待下去有74人,占总人数0.308;选择“B”表示不想,已经很后悔参加有52人,占总人数0.421;选择“C”表示想,无论是什么身份有63人,占总人数0.158;选择“D”表示无所谓有32人,占总人数0.113。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0.335,0.285的人愿意继续留在社团组织,这样说明社团组织在他们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0.285的同学表示后悔,说明社团组织工作不到位,应加强自己的工作,端正态度,好好为同学服务.三.结果与结论根据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多数学生对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又兴趣。
放映出当代大学生具有渴求知识、锻炼自己的积极性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