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专项练习一.pptx

初中化学专项练习一.pptx


4
学海无 涯
考点七:粗盐提纯
1.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 化
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 都
A.液体读数B.滴加液体C.取用粉末固体 D.倾倒液体 5.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 ,这种仪器是
A.玻璃棒 B.铁架台 C.蒸发皿 D.烧杯 6. 实验室中下列药品存放规范的是
A.氧气B.石灰水C.食盐 D.稀硫酸
3
学海无 涯
考点五:微粒的性质
5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e


。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3.右图是某同学做“粗盐的提纯”实验时的过滤装置图;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 图中明显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请写出需要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其作用 。 3过滤后的滤液在进行蒸发时也要用到上述补充的仪器,这种 仪 器在蒸发过程中的作用是 。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对水源地的水体严格保护 D、工业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5.要对自然界中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是 A.吸附B.沉降 C.过滤 D.蒸馏
6.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
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②造成酸雨的气体是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的两个分子

2.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①食品、药物安全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Ⅰ.食品添加剂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二氧化钛是常见的食用白色素。二氧化钛是由
1.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的微观解释是 A.分子体积变小B.构成分子的原子体积变小 C
.分子间有间隙,间隙变小 D.分子可以再分
2. 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关于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 2∶1
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7.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若用 8%的硫酸溶液 200g,通直流电进行电解
水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10%。则已电解的水的质量为 A.10gB.20gC.
32gD.40g
பைடு நூலகம்
8. 水是我们很熟悉的物质,通过化学学习之后,对水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考点三:化学用语(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分子、原子、元素等)
1.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 C.元素 D.单质 2.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
是 A.O2 B.2H C.N D.Cu 3.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c.分散性 ,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分解的微粒是
(填字母)

可表示一个水分子)
10.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接通直流电,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反应一段时间后,
气体汇集在 a、b 两试管内。理论上正、负极上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科
学家利用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 (写一点即可)。
11.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C.两电极管中均产生气泡
D.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2.对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除去部分有害物质
3.自来水生产中可以杀菌消毒的物质是
A、COB、Cl2C、明矾 D、活性炭 4.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做法错误的是
A、100%纯牛奶 B、清澈的河水 C、洁净的空气D、冰水混合物 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有机物:甲烷、二氧化碳
C. 混合物:自来水、冰水共存物 9.属于纯净物的是
B. 单质:水银、水 D. 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
A.石灰乳
B.大理石
C.消毒酒精 D.胆矾
1
学海无涯
A. 分子可分,而原子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再分 B.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C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成原子,这些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 原子比分子小 B.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1. 对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构成分子,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
b
c
d
粗盐
粗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相应的实验仪器名称:
a
b
c
d
e
2 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 操作⑥的名称为
,其中的错误是
4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A.CH4OB.CH4C.COD.CH2O2
8. 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氮原子B.氮分子 C.氮元素 D.氮气
9.在 H2、H2O、H2SO4 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 2 个氢原子B.1 个氢分子C.氢元素
10.在 H2、H2O、H2SO4 三种分子中都含有
A. 2 个氢原子B.1 个氢分子C.氢元素
A.稳定性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 5.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酒精挥发 C.花香四溢D.食物变质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铁杵成针 C.热胀冷缩 D.百炼成钢 7.在日常活动 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气燃烧 B.玻璃切割 C.湿衣晒干 D.废纸粉碎 8.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①了解了水的宏观组成,即水是由
元素组成的;
②知道了水的微观结构,构成水的微粒是
(填 A、B、C、D 字母序号);
A. B. C. D.
③认识了用实验测定物质元素组成方法。化学家卡文迪什做的关于水的组成实验原理如下:
2H2+O2 点燃 2H2O,请你从宏观角度描述该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从微观角度,结合化学方程式,用②中微粒模型图示表示该化学反应的过程
学海无 涯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水在0℃以下时结冰 D.电灯通电发光 2.下列
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D.酸碱指示剂变色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衣服晒干C.钢铁生锈D.玻璃粉碎 4. 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氧化性 B.氯化钠:可溶性 C.稀有气体:稳定性 D.碳酸:酸性 9. 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爆炸 B.颜色改变 C.呼吸 D.状态改变
10.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 C、食物腐败D、雕刻印章
考点二:物质的分类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 酒 B. 石 油 C. 蒸 馏 水 D. 空 气 2.下
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大理石C.金刚石D.自来水 3.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A.O2B.P4C.C60D.CS2 4.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 A
.单质 B.混合物
C.化合物 D.纯净物
5.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CO3B.O2C.KNO3D.Al2O3 6.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酱B.蒸馏水C.新鲜空气 D.矿泉水 7.属于纯净物的是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
考点六:分子、原子、化合态、游离态
1. 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B.ClC.AlD.AL 15. 常吃菠菜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A.元素B.分子 C.原子 D.单质
16. 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镁——MgNO3B.1 个二氧化硫分子——SO2 C.3 个氧原子——O3D.铵根——NH3 17.下列元素摄入缺乏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的是 A. 钙 B. 铁 C. 锌 D. 碘
A、只有分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间有间隙而原子间没有
16
C、一个O 原子的质量约为 6.021023 g
4.有关分子、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D、液态变为固态后构成物质的微粒就不动了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相同原子能构成不同种类的分子 D
C.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质量大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考点四:化学仪器的使用及操作
1.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过滤 C.液体加热D.块状固体取用 2.某同学制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