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职业技术学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建筑材料》试题(A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考卷适用班级:13高职建筑班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名词解释:(10分)1.材料的耐久性2.水泥体积安定性3.最优砂率4.密度1.5.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二、填空(20分)1.材料的吸水性大小用表示,吸湿性大小用表示。
2.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作用下,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3. 当材料的体积密度与密度相同时,说明该材料。
4.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是、和。
5.在混凝中,砂子和石子起作用,水泥浆在凝结前起作用,在硬化后起作用。
6.混凝土中掺加气剂后,可使硬化后的混凝土性、性得到明显的改善。
7、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凡水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打V,错打X)1·进行砼配合比计算,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时必须考虑砼内有1%的含气量。
()2·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石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
( )3·建筑石膏可用于潮湿部位,但不能用于水中。
()4. 由于火山灰水泥耐热性差,所以不宜用于蒸气养护。
( )5. 配制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 )6.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产生强度。
()7·抗渗要求高的工程,可以选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
( )8·选用砼粗骨料时,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粒径愈大愈好。
( )9·细骨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是根据细度模数判断的,中砂级配较好。
( )10·就砼而言,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二者的W/C相同。
()四、选择(30分)1.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保证()a 混凝土的强度 b混凝土的耐久性 c 混凝土的和易性 d 混凝土与钢材的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中进行。
a、水b、潮湿环境c、空气3.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4.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5·用煮沸法检验水泥安定性,只能检查出由( )所引起的安定性不良。
A.游离CaO B.游离MgO C.(A+B) D.SO36.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
a、速凝剂b、早强剂c、引气剂7.五种常用水泥有效期规定为()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三个月 d .四个月8.现行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边长为()mma.100b.150c.200d.70.79·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来选取。
A.水灰比和砂率B.水灰比和捣实方式C.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10. 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措施。
A.增加砂率B.减少砂率C.增加水泥D.增加用水量五、简答题(10分)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哪四项基本要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积法或重量法)的计算步骤?六、计算题(共20分 1·2题分别5分,3题10分)1.某一块状材料的烘干重量为50g ,表观体积为20 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16.5 cm3。
计算其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2·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60,每m 3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为180kg ,采用砂率33%,水泥的密度c ρ= 3.10g/cm 3,砂子和石子的表现密度分别为s ρ= 2.62g/cm 3及g ρ= 2.70g/cm 3,试用体积法求1m 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
3. 某砂样500g ,筛分结果如下表:请计算①分计筛余;②累计筛余;③该砂的细度模数;2013级高职建筑班建筑材料期末考试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0分)1.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周围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久不变质、不破坏,长期地保持其工作性能的性质。
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质。
3.最优砂率在W和C一定时,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一定的条件下,使水泥用量最低的砂率。
)4.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便于施工并能获得均匀、密实混凝土的一种综合性能,包括: 流动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流动的性能,取决于拌和物的稠度。
粘聚性: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抗离析、分层的性能。
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保持水分不易析出的能力。
二、填空(20分)1.吸水率、含水率2.水的、强度3.无孔隙4.游离氧化钙过多、游离氧化镁过多、石膏量过多、5.支撑、骨架、润滑、凝结6.抗渗抗冻7.W、W/C、SP8·体积安定性,初年时间,MGO,SO3三·1·进行砼配合比计算,用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时必须考虑砼内有1%的含气量。
(√ )2·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时掺入石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泥的强度。
( × )3·建筑石膏可用于潮湿部位,但不能用于水中。
(× )4. 由于火山灰水泥耐热性差,所以不宜用于蒸气养护。
( × )5. 配制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火山灰水泥。
( × )6.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因此只能在水中凝结硬化产生强度。
(× )7·抗渗要求高的工程,可以选用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
( × )8·选用砼粗骨料时,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粒径愈大愈好。
( √ )9·细骨料级配的好坏,主要是根据细度模数判断的,中砂级配较好。
( × )10·就砼而言,施工配合比和实验室配合比二者的W/C相同。
(√ )四.选择:1.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是为了保证( B )a 混凝土的强度 b混凝土的耐久性 c 混凝土的和易性 d 混凝土与钢材的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石灰硬化的理想环境条件是在(C)中进行。
a、水b、潮湿环境c、空气3.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B)。
a、硅酸盐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4.对干燥环境中的工程,应优先选用(C)。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5·用煮沸法检验水泥安定性,只能检查出由( A )所引起的安定性不良。
A.游离CaO B.游离MgO C.(A+B) D.SO36.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可加的外加剂是(A)。
a、速凝剂b、早强剂c、引气剂7.五种常用水泥有效期规定为( C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三个月 d .四个月8.现行规范中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标准试块边长为( B )mma.100b.150c.200d.70.79·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 D )来选取。
A .水灰比和砂率 B .水灰比和捣实方式C .骨料的性质、最大粒径和级配D .构件的截面尺寸大小,钢筋疏密,捣实方式10. 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拌和物的保水性较差,应采用( A )措施。
A .增加砂率 B .减少砂率 C .增加水泥 D .增加用水量五、简答题(30分)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满足哪四项基本要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积法或重量法)的计算步骤?答:⑴ ① 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② 满足设计的强度等级,并具有95%的保证率 ③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 ④ 经济合理,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⑵ ① 首先按照基本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配合比”。
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计算(0,cu f ) 2)计算水灰比(C W ) 3)确定用水量(0W ) 4)计算水泥用量(0C )5)确定合理砂率值(P S )6)计算砂、石用量(0S 、0G )7)配合比表示方法② 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一个满足施工和易性的“基准配合比”。
③ 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现密度和强度的校核,确定出满足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④ 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六、计算题(共20分 1·2题分别5分,3题10分)1.某一块状材料的烘干重量为50g ,表观体积为20 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16.5 cm3。
计算其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03.35.1650===V m ρ 5.2205000===V m ρ %5.82%100205.16%1000=⨯=⨯=V V D %5.17%5.8211=-=-=D P2·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60,每m 3混凝土拌合用水量为180kg ,采用砂率33%,水泥的密度c ρ= 3.10g/cm 3,砂子和石子的表现密度分别为s ρ= 2.62g/cm 3及g ρ= 2.70g/cm 3,试用体积法求1m 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
解:3006.0180==C ⎪⎪⎩⎪⎪⎨⎧=⨯+=⨯++++%33%100100011070.262.211801.3300GS S G S 1270635=⇒=⇒G S3. 某砂样500g ,筛分结果如下表:请计算①分计筛余;②累计筛余;③该砂的细度模数;M 42.3510056100987855351951006)(11765432=-⨯-++++++=--+++++=A A A A A A A A X<1.3M 7.3<X 为粗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