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Rankin

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Rankin

颅内动脉瘤介入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版)
一、术前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率
定义:单位时间内符合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入院接诊时完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RankinScale,mRS)评估例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符合介入治疗指征完成mRS评分的例次数
×100%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评估规范性。

二、术前1周内接受血管评价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1周内完善颈部和颅内血管评价(比如TCD、颈部或颅内血管超声、CT或MR血管成像、或DSA)的例数占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例次数
×100%
同时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总次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病情评估规范性。

三、术前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达标率
定义:满足以下第1或第2项
1、颅内动脉瘤窄患者术前≥3天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100mgqd,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qd)的例次数占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2、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24小时给予负荷剂量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阿司匹林300mg顿服,硫酸氢氯吡格雷300mg顿服)的例次数占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次数的率。

注: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计算公式:
术前颅内动脉瘤患者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例次数
×100%同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前药物规范化治疗情况。

四、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操作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后,动脉瘤达到成功栓塞的患者例数占住院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总患者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完全栓塞例数
×10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

五、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器械操作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造影和介入治疗时使用的动脉鞘、导管、导丝、球囊、支架、血管缝合器或闭合器等介入手术器械成功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器械操作成功的例次数
×100%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的指标。

六、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迷走反射救治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操作出现迷走反射后救治成功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发生迷走反射总例次数的比例。

注:救治成功定义为患者出现迷走反射后,经咳嗽刺激或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以及胸外按压、电除颤、临时起搏器等措施使得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发生迷走反射后救治成功的例次数
×100%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迷走反射发生的总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处理情况。

七、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心脏事件抢救成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操作出现心脏事件:如突发
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新发或再发快速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等;冠状动脉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等,予以药物、胸外按压、电除颤、临时起搏器、永久起搏器等患者生命体征恢复平稳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现心脏事件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心脏事件发生的例次数
×100%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急性心脏事件抢救成功总次数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处理
情况。

八、术后患者3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30天内mRS≤2分评估例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30天mRS评分的例次数
×100%同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总次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患者良好
结局评估情况。

九、术后患者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6个月mRS≤2分评估
例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6个月mRS评分的例次数
×100%同期入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总次数
意义:反映医院收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患者良好结局评估情况。

十、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操作出现并发症事件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并发症发生例次数
×100%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情况。

十一、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入路并发症发生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经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穿刺入路术后感染、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血肿、腹膜后血肿等并发症出现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操作入路并发症发生例次数
×100%同期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情
况。

十二、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6个月载瘤动脉支架内血栓率定义:颈动脉介入治疗6个月内载瘤动脉形成支架内血栓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6个月内载瘤动脉支架内血栓的例次数
×100%同期6个月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不良结局的指标。

十三、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12个月载瘤动脉支架内血栓率定义:颈动脉介入治疗12个月内载瘤动脉支架内血栓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12个月内载瘤动脉支架内血栓的例次数
×100%同期12个月内颅内动脉瘤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不良结局的指标。

十四、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后30天内动脉瘤相关的死亡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30天内动脉瘤相关并发症所致死亡例次数占同期30天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30天内动脉瘤相关的死亡例次数
×100% 30天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不良结局的指标。

十五、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后12个月内动脉瘤相关的死
亡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12个月内动脉瘤相关并发症所致患者死亡的发生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12个月内动脉瘤相关的死亡例次数
×100%同期12个月内内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反映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不良结局的指标。

十六、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平均住院日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平均住院天数。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住院的总天数
×10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指标。

十七、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平均费用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平均住院费用。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住院的总费用
×100%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指标。

十八、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出院时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知
晓率
定义: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患者医生对其控制危险因素医嘱知晓的例次数占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总例次数的比例。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

计算公式: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被通知的可干预非危险因素宣教的例次数
×100%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总例次数
意义: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卒中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