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运用分层教学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如何运用分层教学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龙源期刊网
如何运用分层教学做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
作者:王彦红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044-01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新时期的课堂上,一定要做到学生的全面关注,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要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工作呢?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15%、70%、15%,学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
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评价作用。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为一体,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全面提高素质诸方面考虑,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教学目标。

目标分层适宜低起点、多层次、有弹性。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廣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

根据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备课,每节课不是备三个教案,而是在一个教案里分三个层次,主要体现在目标、例题、练习、作业的分层。

3.分层施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