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兴趣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
根据心理学研
究成果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因此,激发学生的
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兴趣激发诱导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
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新教材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联系现实生活,引趣
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
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课堂
教学中有意识地根据教材的特点(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讲述数学在生产和生活中
的价值和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白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和技术必不可少的基
本工具。
教材中的每一章引言课,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从实际生活和生产
中引入新的课题。
如第一章以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
问题。
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本节课有了深
刻的印象,又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
离不开数学。
老师将这些引言课讲得有声有色,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体会到数学
的重要价值,另外在一些单元和部分课前,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的需要也适当地讲
述了数学的应用及其价值。
2.注重直观,诱趣
兴趣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
表明,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在数学上,他们比较喜欢
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
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
如用“字母表示数”
由于字母在表示数字上的任意性和不确定性,具有“代”和“变”的抽象性,他们原
有的对数的认识就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教师根据这一思维特征对数学概念的引入
法则的说明,特别注意加强直观形象和具体的教学,把教学内容处理成符合学生
原有认识上的东西,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数轴”概念的教学,教师
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
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
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
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
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有感、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也较为准确和深刻。
这样
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任课老师都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监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
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他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趣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现在对一些新
鲜事物,自己不懂的东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感觉,他们总爱问个为什么,或者异
想天开,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这是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
事物的强大动力,是兴趣的先导。
3.1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教师把一些教学内容转化为有趣的问题,吸引住学生,
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共同搞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
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
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
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
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
的兴趣更浓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如“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教师都用来调动学生的
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2利用好奇心,收集图片资料,利用模型实物,激发学习兴趣。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实践活动加强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
在
配套教具的基础上教师不妨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图片,如金
字塔、清真寺等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如乒乓球,易
拉罐、玻璃杯等等。
让学生感知这些建筑物都是由许多几何图形组成的,从而认
识到学习这些知。
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观察各种几何体
和实物图,通过大量的模型、实物例子形成对各种几何体的直观认识,这样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概念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为学好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教师经常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小竞赛。
平时,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他们学习上的争强好胜心决不挫伤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
我深深体会到教学中多给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并引导他们从多
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努力做到让学生思考问题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以
鼓励为主、努力创造课堂教学和谐的气氛,对待学生作业,教师每次及时批改,
通过迅速的反馈了解自己教学效果,对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教师首先要
从自身中找毛病,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加以纠正。
对待差生的作业,教师总是精
心批改,抱着满腔热情的期望分析错误的原因,排除其学习的障碍,使其保持对
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逐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以上几种方法,对学生知
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益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用自己独
到智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