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PPT课件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PPT课件


保 健
3、泌乳育儿 4、子宫缩痛,排出恶露




二、病理特点

产后多“瘀”多“虚”


1、产后生理变化

2、素体禀赋不足

3、产后摄生失慎







三、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重视“三审”防病未然

1.审少腹痛与不痛—辨恶露有无停滞

2.审大便通与不通—验津液的盛衰

3.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寡—查胃气的

产 妇
(三)产后乳汁蓄积

1.临床表现
常 中
乳房胀痛。乳腺结块触痛,乳汁

难出或有结块;但局部无红肿灼热

感,不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健 适
2.鉴别诊断

乳痈缺乳有乳房红肿热痛、恶寒

发热、继之化脓。








产后乳汁蓄积适宜技术


—乳房按摩

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
保 健
保证挤压乳头每侧至少10个乳腺管喷

不能自止,动则益甚,时或恶风。
医 保
于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

然消失。多见于经产妇。哺乳时反

射性缩宫素分泌增多使疼痛加重。







产 妇
1.儿枕痛的临床表现

产后三、四天内,下腹部阵发性

疼痛,哺乳时加重,不伴有寒热,

恶露无异常。
医 保
2.鉴别诊断

(1)产后伤食腹痛

(2)产褥感染腹痛
宜 技
(3)产后痢疾腹痛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孕产妇中医药保健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一、孕妇中医保健

二、产妇日常中医保健知识
三、产妇日常中医保健适宜技
术和方法


一 孕
孕期生理特点: “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








三 产 妇 日 常 中 医 保 健 适 宜 技 术 和 方 法




(五)产后多汗


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

旺盛,排出大量汗液,以夜间睡眠

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于病态,于
健 适
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产 妇
(五)产后多汗



1、临床表现:产后汗出过多,

常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后便秘适宜保健技术—饮食调理

(1)蜂蜜饮:清晨空腹顿服
中 医
(2)黑芝麻、核桃、松子仁,等

份研碎,加白糖、蜂蜜适量,分次

饮用。












产后便秘适宜保健技术—穴位按摩
中 医 保
以双手各一指,以适当的压力按压 迎香穴5-10分钟
中 医
选用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

等穴,手指点穴,每日一次,每次

每穴3分钟。







三 产 妇 日 常 中 医 保 健 适 宜 技 术 和 方 法
三 产 妇 日 常 中 医 保 健 适 宜 技 术 和 方 法



(四)产后便秘


临床表现

大便干燥,或解时艰涩难下,饮
医 保
食如常,且无腹胀及腹痛呕吐等症状。

易致胎动不安。


一 孕
3、妊娠便秘—以预防为主

多食蔬菜 香蕉 蜂蜜


定时排便



4、胎动不安
症状:小腹不适或隐痛,伴腰酸、

或阴道极少量出血。

处理:及早医院就诊






妇 日 常 中
一、产妇生理特点
1、阴血骤虚 元气耗损 百脉空虚
“产后一盆冰”

2、易发生瘀血阻滞现象
常 中
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不足

以喂养婴儿,或乳汁全无;乳房松

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房,乳汁点滴

而出。











产后缺乳适宜保健技术—饮食调理
常 中
(1)猪蹄、木瓜共煮汤

(2)猪蹄汤:猪蹄、通草24g
保 健
(3)鲫鱼汤












产后缺乳适宜保健技术—穴位按摩


分期保健要点:


1、早期养胎气

2、中期助胎气

3、后期利生产


异常情况注意
一 孕
1、妊娠呕吐
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食

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

心、晨起呕吐等一系列反应,属于

早孕反应范畴。严重者应及时转诊。


一 孕
一、妊娠呕吐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










3.儿枕痛的保健适宜技术
医 保
(1)山楂30g 红糖15g

(2)益母草30g 生姜3片 红糖

(3)红糖煮鸡蛋1-2个










3.适宜技术-穴位按摩


选用穴位:

三阴交
保 健
足三里

关元
宜 技
中极等穴位按压




三 产 妇 日 常 中 医 保 健 适 宜 技 术 和 方 法


适时适当增加营养,注意休息,也 可食疗


一 孕
2、妊娠血虚—食疗
阿胶粥—阿胶10g、糯米10g,红糖

适量

山药山萸粥—山萸60g、山药30g、

粳米100g,白糖适量


一 孕
3、妊娠便秘
妊娠期妇女易出现便秘,久之易诱

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便秘未

予改善,导致排便时孕妇腹压增大,

少食多餐、可适当食疗



一 孕 妇
1、妊娠呕吐—食疗 含服:鲜姜片、乌梅、陈皮
蔗姜饮:甘蔗汁1杯、鲜姜汁1汤匙、
橘皮20g代茶饮

佛手、苏梗各15g,粳米30-60g,白

糖适量



二、妊娠血虚
中医认为妊娠后血聚于下以养胎,

故孕妇“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临床常见面色淡黄或少华

“产前一盆火”





妊娠初期---饮食偏嗜,呕恶头晕

孕三月后—白带增多,乳头乳晕着

色 孕四月后---自觉胎动,小腹膨隆

孕六月后---肿胀-胎阻气机水道不利

妊娠末期—尿频便秘



一、端正言行

二、调养饮食

三、调畅情志

四、起居有常

五、谨慎用药

强弱





四、产后养生须知


寒温适度 起居有方

饮食清淡 营养易消化

心情舒畅 环境安和

产后百日内不宜同房
保 健
谨慎用药与进补





产后经常出现下述症状

乳汁蓄积或缺乳

腹痛

便秘

多汗






妇 日
(一)儿枕痛(产后宫缩痛)

在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阵发

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

乳为佳










产后乳汁蓄积适宜技术—外敷

(1)芒硝500g分次纳布包内,敷于
中 医 保
乳房处,芒硝结块后更换,可以有 效的缓解乳房疼痛的症状。

适 宜 技
(2)如意金黄散,米醋调开外敷, 随干随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