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苏轼有关的典故

与苏轼有关的典故

与苏轼有关的典故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才华横溢和人格魅力备受后人赞誉。

以下是关于苏轼的一些典故:
1.吟诗赴宴
苏轼自小聪慧,才思敏捷,常常在宴会上吟诗作赋,留下许多佳话。

有一次,苏轼赴宴时,一位客人提议他以“一物”为题,吟出含有“一”字的七句诗句。

苏轼思索片刻,便脱口而出:“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不仅含有“一”字,还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句生动有趣。

2.墨宝之争
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其价值连城。

有一次,乾隆皇帝想收藏这幅墨宝,便问苏轼的后代:“你能否写出一句有关《黄州寒食诗》的诗句?”后代答道:“黄州寒食诗中句,千古文章一梦中。

”乾隆听后非常高兴,便将《黄州寒食诗》赐给他。

3.豪放派诗人
苏轼是豪放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风格豪放、自然,意境深远。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诗句被广泛传颂。

4.西湖醉月
苏轼曾两次出任杭州知府,为西湖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许多赞
美西湖的诗篇。

其中最著名的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诗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景,成为传世之作。

5.乌台诗案
苏轼在任时,因与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被指诽谤朝政,被捕入狱。

后经多方营救,被贬至黄州。

此事被称为“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东坡肉
苏轼在黄州时,曾创作了一道名为“东坡肉”的菜肴。

这道菜选用五花肉,配以多种调料和香料炖制而成,口感鲜美,营养丰富。

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名菜之一,深受人们喜爱。

7.雪堂讲学
苏轼晚年时,曾在阳关雪堂教授学生诗词、书法等技艺。

他的讲学方式独特,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