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

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荷兰农业信息考察报告应荷兰农业部(农业、自然治理与海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荷兰恩埃斯集团(NSGROUP)的邀请,以中国农业信息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农业厅办公室(信息中心)主任刘凤海同志任团长的中国农业信息考察团一行5人,与10月25日至11月7日,对荷兰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活动。

在荷期间,先后参观考察了荷兰农业部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业技术研究所、畜牧革新与实践培训中心、阿斯梅尔(Arlsmeer)鲜花拍卖市场,麦哥奥(Magual)花卉公司、瓦哥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荷兰国际农业交流培训中心(IAC)、植物检疫局。

考察团先后就农业经济技术合作,农业信息体系、络建设,信息加工、传递手段,信息的开辟利用等专题,与荷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洽谈。

考察时刻虽短,但整个考察活动紧张而有序,所到之处,受到了荷方的友好接待,全团上下,团结协作,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考察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一、荷兰农业基本概况荷兰国土面积41,863平方公里,为西欧一具小国,比丹麦略小,但大于比利时。

现有人口1,550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中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和乌特勒支市及其卫星城镇和市郊地区人口最为稠密。

荷兰虽小,但从经济角度看,荷兰确是一具经济大国,经济强国。

能够概括为“小中见大,小中见强,小中见特”。

荷兰,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638亿荷盾,在西方发达国家列第八位,荷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万荷盾。

荷兰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之一,目前,欧共体已进展成为拥有15个成员国的欧洲联盟。

荷兰依然国际经合组织(OFCD)、北约(NA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国。

近几年,荷兰经济年增长率为2.5%,高于欧盟成员国的年均增长率。

是名符事实上的经济大国,可谓“小中见大”。

荷兰国土虽少,但海外投资总额逾1xx0亿荷盾,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居世界第四位。

境外投资涉及房地产、金融、石油化工、水利、交通、家电、农产品加工等多种领域,渗透到经济日子的各个方面,脚见其强大的综合国力水平,可谓“小中见强”。

荷兰农用土地惟独249万公顷,且多数低于海平面,但就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荷兰农业却成为在世界上率先的产业,尤其在花卉、畜牧、蔬菜生产及食品加工等方面,制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

荷兰农业经济具有强烈的外向型特点,1995年农产品出口贸易额达67.4亿荷盾,仅次于美国和法国,雄居世界第三位。

荷兰是当之无愧的花卉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出口国和消费国,世界花卉贸易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鲜花由荷兰提供,其国内人均年消费鲜花亦超过50美元。

我们参观的阿斯梅尔鲜花拍卖市场,占地80万平方米,拍卖花卉品种近2000种,年交易量达250亿支(盆),年交易额达100亿荷盾,仅这一具拍卖市场,其贸易额即占全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50%,可谓,“小中见特”。

目前荷兰农业差不多超越了自然农业的时期,并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由“必定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设施水平先进,能够说,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

荷兰农业别仅包括农作物生产、畜牧业生产、园艺和林业,而且还包括农业生产工业、贸易和辅助工业,如提供种子、无机化胖、动物饲料、技术设备、房屋和玻璃温室建设等。

荷兰的要紧农产品基本是小麦、马铃薯、甜菜、蔬菜、花卉、牛奶及肉蛋类。

全国牧场面积133万公顷,耕地102万公顷,园艺用地仅15万公顷。

1996年粮食产量158万吨,商品马铃薯481.1万吨,甜菜644.9万吨,饲料玉米252.7万吨,由于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粮食消费水平的落低(由30年前的37%落至18%),导致了谷物生产大量过剩,奶制品也别例外。

荷兰虽拥有百万公顷的优良牧场,并经过实行机械化、推广科学繁育技术和采纳高效饲料定量配给法,大幅度提高了奶牛的产奶水平,但并且也导致了欧共体国家内部牛奶过剩。

此外,蔬菜生产和水果生产也别容乐观。

由于蔬菜和水果的供应量过大,近年已浮现了价格持续下跌的现象,引起了这一生产领域内的恐慌。

为了帮助大田农场主和奶农摆脱效益下落,寻觅新的出路,近年来,荷兰政府陆续推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和激励政策,比如政府补贴进展新兴的、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采取超额征税的方法,操纵牛奶的总体生产水平;为花卉生产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等等。

荷兰农业的突出特点,一是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越来越多的农民正在有限的土地上,别断提高单产水平,并且采取先进技术,别断改进产品质量,并在同行之间仔细组织协调,以使自己的产品别仅畅销欧共体各国,而且在潜在的外国市场上逐渐被同意。

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信息问服务及推广机构,为农民和市场园林工人取得最佳成果提供所需的几乎一切专业知识和技术信息。

二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到95年,整个农业从业人员为55万人,只占总人口的30%,要紧是机械化使得这一产业的劳动密度落低。

这一趋势还会因进一步引进新技术而下去。

三是注重提高生产效益。

荷兰有xx%以上的农产品经过食品加工,实现增值,1994年,荷兰农产品加工,其附加值达到178亿荷盾,净附加值达到131亿荷盾。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荷兰的要紧工业部门之一。

二、荷兰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状况一具国家一定阶段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形式和运作方式,是由该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市场条件以及农民的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所决定。

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是由包括农业教育、科研、推广、农民组织等诸多子系统组成。

在荷兰,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适用性研究,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荷兰的农业基础研究工作,要紧由Wageningen农业大学承担。

在荷兰农业部领导下,有25个农业研究院,要紧从事各学科的应用研究,并且也从事某些必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另外,还有11个专业研究站从事其它别同方面的适用性研究。

各种农民协会在这些研究站中都有代表,他们能够对科研方向及项目的制定产生妨碍,政府部门在其中要紧起协调作用。

大多数适用性研究是在53个地区实验场所进行。

农业研究院及研究站的研究成果将在这些地区实验场进行试验,以便适合各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

推广组织在国家和地区两极研究机构都有专家常驻,以促进、协调研究院(所)、实验农场以及推广组织之间相互合作和相互提供信息。

荷兰的推广组织尽管是在农业部领导下,但具有独立的地位。

推广组织要紧是服务于农民。

推广虽是一种专业工作,但推广的作用并别限于推广技术。

推广员要紧是向农民宣传,解释政府的政策,但别是强迫农民服从于政策。

教育农民,使农民提高自身决策能力。

荷兰农民80%以上毕业于农业中专,基层推广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农业学院,与农民很接近,乐于为农民服务。

推广人员、科研人员、农民及政府间没有大的社会距离,易于交流。

荷兰农业知识信息系统的基础是有效的农民组织。

荷兰农民本身算是重要的知识和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农民学习俱乐部是高度进展和完善的农民组织。

这类组织是农民自己创办、自己治理的,能够帮助农民相互学习,并且也易于和有能力与科研、推广人员打交道,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脚。

农民组织别仅对科研、推广组织有妨碍,并且对政府也具有很大妨碍力。

政府制订一项新的农业政策,都会征求农民组织的意见,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大多在制订政策过程中得到解决,而别是在执行政策过程中。

所以,荷兰的农业知识信息系统,具有很高程度的用户操纵,荷兰农民在整个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中,有很大的妨碍力。

荷兰农业信息知识系统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信息投入多元化。

在荷兰农业部,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关部门定期向农民公布经营政策、市场方面的信息,并且收取信息服务费用。

在整个投入比例中,最初政府负担50%,另外50%由受益的农场或农民组织负担。

目前,政府投资达到70%的比例,体现了政府对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视与支持。

由于有了这种支持,政府能够随时从1500个信息点上,猎取代表9万个农场的各方面信息。

二是信息研究市场化。

荷兰的信息研究部门,致力于同国际市场接轨,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侧重于农产品国际市场,即75%以上的信息采集来源于市场,服务于市场。

三是信息治理规范化。

荷兰的农业信息收集、传递、加工、反馈,有一套完善的治理规范,自上而下,信息收集项目、类别、数据准确程度以及信息传输,都有明确要求,指标体系设定科学合理,别同的信息采集渠道职责明确。

四是信息服务社会化。

荷兰的农业信息别仅服务于国内,而且面向整个欧盟国家以至于全世界,是个开放的系统。

在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能够随时扫瞄世界各地花卉市场行情。

真正体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信息成果共享。

五是信息络现代化。

荷兰自上而下地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络,同时全部加入国际互联。

信息收集迅速,信息传递快捷,信息反馈及时。

现代化的信息络在沟通了用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满脚了用户的要求。

三、对加强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几点建议在实现农业“两个全然转变”,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农业信息的作用显得日益突出。

怎么学习借鉴荷兰等发达国家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卓有成效地开展信息工作,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信息工作总体进展思路,别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制造性,进而推进信息产业的进展,这是农业信息工作面临的一具崭新课题。

1、信息工作方式要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信息工作,别论其内涵,依然外延,都与传统打算经济阶段有本质的区别。

全方位、多层次、快捷、高效的信息需求,要求从事信息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别断拓宽工作思路,改变过去那种催收催种,上传下达,封闭僵化的工作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农业信息要环绕领导决策,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环绕农业产业化的进展,发挥纽带桥梁作用;环绕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问引导作用。

惟独从全然上明确指导思想,才干为农业信息工作的健康进展奠定基础。

2、信息服务质量要提高。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是一项艰难而扎实的工作。

必须突出以下四个环节:一是要拓宽信息的收集范围。

由过去单一的收集生产信息,转变为多层次、全方位收集信息,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

要别断开拓新的工作领域。

当前,农业产业化的进展,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农业信息工作要与产业接轨,尤其在提高科技含量,强化市场引导,推进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上发挥作用;二是树立精品意识,在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等技术环节上下功夫,提高信息质量;三是要提高信息工作队伍素养,坚持别懈地抓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理论建设,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提高理论思维水平,以此推动工作水平的提高;四是要推进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络建设。

改善工作条件,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建设省级电子信息络平台,推进硬件配置及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的开辟,提高工作的运行质量。

3、信息体系建设要突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