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大学的考研规划考研经验建议感悟故事

浙江大学的考研规划考研经验建议感悟故事

浙江大学的考研规划考研经验建议感悟故事
浙江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我是一个普通双非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前年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备考的。

看到很多学弟学妹都在准备考研,和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我从大三上开始准备考研,当然要是从现在开始好好准备也不算迟。

主要就是一旦下定决心,就不要管什么工作、实习,就安安静静地准备,认认真真地看书。

我虽然从大三上开始准备,但实际上也只是看看数学和英语,看看书刷刷题,对于自己院校的选择也是非常迷茫的。

一开始由于网上杂七杂八的经验贴,我内心也很焦躁,不知道怎么弄,后来听了很多机构的宣讲会,买了些资料,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线上辅导机构。

然后开始了系统的复习。

关于报班这种事,其实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不必人云亦云,也不要盲目的迷信辅导班。

最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班,辅导班只能是一个你可以利用的工具,如何使用工具提高自己学习效率都是依靠自己的。

数学:
关于数学,我觉得无论你现在在看什么,都必须要先过一遍书。

当然如果你是数学大神就算了。

书就是基础教材,用同济的高数教材(新版旧版其实无所谓),浙大线代,概率论。

可以过慢一点,弄一本本子把课后习题做一遍。

过完教材,可以系统性的看一下视频,有些知识点或者小技巧还是要通过视频获得。

视频可以过快一点,简单的地方直接快进就行。

一切都以教材为主。

因为我报班有资料660题,那个时候就先做了,你们也可以自己在网上买。

然后过全书,哪本全书都可以,其实都差不多。

我当时就过了一遍因为我前期速度比较慢(按照自己的进程来吧,我是觉得打好基础比较重要,别人快点别人的事。


教材后来又过了3遍吧。

不过就看得比较快了。

具体几周一遍忘了。

不过这个已经是9,10月的事了。

我当时报班后期是每周一次考试,自己也可以每周一次弄一次,不玩手机不开流量,不上厕所,安安静静三小时做完。

然后辅导班的老师会给我批改,然后调整我的复习进度。

冲刺阶段把书又翻了一遍,笔记也看一下(最好所有笔记都记在一起吧。

就是分块分类记。

不东记一块西记一块。

就整齐点)然后历年03年以来的数三试卷刷了2遍多一点吧。

每遍都按考试3h做,第一轮的时候做完对,错题找到知识点,并抄下来。

全部过完过第二轮的时候每套卷子要在1.5h-2h左右做完,剩半小时检查吧,然后订正,看看和第一轮时候的错题比有哪里还错了,做个标记。

最后一个月时,就自己拿几张纸,凭记忆把所有考点写一遍。

然后根据笔记或
者书本或者真题来看自己还落了哪里,补上。

这些考点最后可以考前也拿来看看(一般真题买来会在一张纸上写上每套真题的考点)英语:
说到英语,虽然我英语考了82,但其实我英语并不好,六级考了两次才过。

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单词,一个是坚持。

每天必须确保背100以上单词,我一开始是红宝书,每天0.5-1h,差不多过完年背完的。

你要是现在还没背,就要加紧背起来。

说到坚持,每天做一篇阅读,风吹雨打都不停,实在有要事,可以停一天。

无论你买谁的英语阅读都可以,我当时是做机构发的的,超厚的一本,貌似做了好几个月。

做完干什么。

当然是再买再做。

作文的话,我是强烈建议自己写个模板,找点例子,到时候一套就行,因为你会发现没有模板真考试了大脑会一片空白。

我本来也不怎么会写,根据平常上的课和最后冲刺班的课写了一正一反两个模板,然后找了些能套进去的例子。

还有就是一定要多练习,我在复习后期没月都会练习2篇作文,这点要非常感谢辅导班老师,辛苦为我该作文。

政治:
这个不用讲太多。

可以多做题练习,大题的话从平常就要开始积累。

其实政治有些大题金融专业课也能用,比如说供给侧改革。

因为我政治比较简单,就不多讲了。

专业课:
说到专业课,就跟自己报考的院校专业有关。

我当时虽然确定下来要考研,也开始看数学和英语,但是专业课一直定不下来,因为本来自己也属于犹豫派,和自己的辅导班的老师交流了很久,实际上到6月才开始专业课复习。

也幸好浙大金砖基本只考货币金融学和公司理财这两本书,国际金融考得很少。

我觉得如果现在能确定下专业课,那是最好的。

实在确定不下来,就把三门公共课搞好。

最坏的就是准备了半天,到报名了,突然换学校换专业,这是最麻烦的。

我本科专业,与金融同属经济大类,但实际上与金融不怎么搭边,专业课也没学过。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看书,把书上的知识点都背下来,就是背下来。

虽然很多经验贴说不用背,记住就好,知道怎么说怎么写就行。

但我觉得吧,能够灵活运用的,瞬间掌握的人还是不多吧。

尤其是浙大他会考到书上原题,每年都有。

货币和公司理财,这两本书还是货币重要点,基本题目在货币上,会有一道计算题和一道问答题出自于公司理财。

我当时是在网上买了资料,然后整理出来公司理财和货币的知识点,在书上做笔记,而不是另找本子记,我觉得书上记笔记清楚,便于后期查找。

前期每天4h,基本是晚上看。

最开始是下午4:30-5:30,6:30-9:30,下午复习专业课,晚上上专业课,后来是看到10:30。

因为寝室要关门,而且这个时候回去洗漱睡觉也差不多。

每天两本书各两个小时,看完第一遍,看不懂没关系,可以开始看第二遍,然后就会慢慢理解,知道哪些不懂的地方不需要去关注,毕竟还是有点应试的味道在里面。

到第三遍、第四遍就可以开始背大题、背论述题,专业课的知识点一定要比政治早背。

到第三轮过完,我应该是在10月份,那个时候我也一直怀疑自己专业课能不能考好,毕竟无法检测自己的水平,也担心能不能像经验贴说的那样过上7,8遍。

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到后期,越过越快,一周能过一遍。

我好像最后过了8,9 遍,自己都忘了。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找到历年真题,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把自己缺少的补到最小。

复试
关于复试的话,我觉得先把初试分抓住,因为初试占比还是很大的,而且复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像浙大没有笔试,就只有报到那天做个心理测试,第二天早上英语听力和口语面试,听力在综合总分只占1分,而且很难,拉不开差距,口语是一组一组进去,每组10多分钟,老师抽一个话题然后思考几分钟就回答,差不多就是各说各的吧。

第三天就是专业课面试,今年是6人一组,每人抽两题回答,可以补充别人的回答,尽量在补充别人的答案的同时别说错即可。

然后过了两天就出来拟录取名单了,一般需要调剂的同学学院里当天或第二天就会打电话通知问要不要调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