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作业及参考答案2
《软件工程》作业及参考答案2
.实现数据字典三种常见的方法有全人工过程、全自动过程、混合过程。
C.数据字典应该容易更新和修改。
D.可以采用卡片形式书写数据字典。
4.(ABCD)可以作为模块。
A.过程
B.子程序
C.函数
D.宏
5.下列关于模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具有独立的模块软件比较容易开发出来。
结构化分析方法体现在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软件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直到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止。
4.需求说明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软件需求说明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引言部分
编写目的;项目背景(应包括:a.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和主管部门;b.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定义;(列出文档中所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参考资料。
2.任务概述
目标;运行环境;条件与限制。
3.数据描述
静态数据;动态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数据库描述(给出使用数据库的名称和类型);数据词典;数据采集。
B.数据
C.内容
D.标记
四、简答题
1.需求分析的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见书31页
2.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参考答案:
在理解当前系统“怎样做”的基础上,抽取其“做什么”的本质。在物理模型中有许多物理因素,但随着分析工作的深入,有些非本质因素就显得不必要了,因而需要对物理模型进行分析,区分本质和非本质因素,去掉那些非本质因素就可获得反应系统本质的逻辑模型。做法是:
18.对于下列伪码,画出改进的Jackson图()
A seq
B
C
D
A end
二、判断题
1.在软件开发中,采用原型系统策略的主要困难是时间问题。(╳)
2.数据流图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传输变换过程。(√)
3.模块越多,开发成本越小。(╳)
4.耦合是指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10.层次结构的上一层是下一层的(抽象),下一层是上一层的(求精)。
11.模块独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
12.模块耦合的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和通过接口的信息。
13.设计出软件的初步结构以后,应该进一步分解或合并模块,力求降低(耦合)提高(内聚)。
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
C.简明的算法描述
D.项目的经费预算
2.关于数据流图正确的描述是(ACD)。
A.数据流图是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
B.在数据流图中,*号标识相邻的数据流只取其一。
C.加工是以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作为加工对象的。
D.数据流图的主图中必须包括全部四种基本元素。
3.关于数据字典正确的描述是(ABCD)。
10.一笔交易、一个动作、甚至操作人员按一个按钮都可以看做是一次事物。(√)
11.如果一个模块内的处理元素是彼此相关的,并且以一个特定的次序执行,则这种内聚称为时间内聚。(╳)
12.概要设计阶段完成的主要文档是概要设计说明书。(√)
三、多项选择题
1.需求分析阶段结束后,应交出的文档中应该包括(ABC)。
B.独立的模块比较容易测试和维护。
C.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通过内聚和耦合标定。
D.独立的模块可以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定子功能。
6.耦合的强弱取决于(ABC)。
A.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
B.调用模块的方式。
C.通过接口的信息。
D.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之间的紧密结合程度。
7.在公共环境耦合中,公共环境可以是(ABCD)。
14.在一段程序中,将多次出现的一组语句设计为一个子程序,供多个部分调用,这种情况出现的内聚称为(偶然内聚)。
15.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数目称为模块的(扇出),一个模块被多少上级模块直接调用称为模块的(扇入)。
16.JSD是一种典型的(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
17.Jackson图除了可以表达(程序结构外)外,还可以表达数据结构。
5.内聚是指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6.在软件设计中应该尽量设计紧密耦合的系统。(╳)
7.控制耦合往往可以通过分解由数据耦合来代替。(√)
8.内容耦合又称为病态耦合,在很多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中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的内容耦合。(√)
9.对于DFD图的划分,主要依赖设计人员的经验,一切都应根据设计人员的经验确定。(╳)
A.全程变量。
B.共享的通信区。
C.内存的公共覆盖区。
D.存储介质上的文件。
8.下列(AD)属于内容耦合。
A.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B.两个模块彼此之间只通过传递参数交换信息。
C.两个模块之间存在全程变量,并通过全程变量传递信息。
D.两个模块有部分代码重叠。
9.在软件设计中,(CD)耦合应尽量避免。
A.控制
5.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6.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六项:(数据流)、(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
7.在需求分析阶段常用的图形工具有(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IPO图)。
8.需求分析应交付的主要文档是(需求规格说明书)。
9.概要设计过程中要先进行系统设计、(复审系统计划)与(需求分析),确定系统具体的实施方案;然后进行(结构设计),确定软件结构。
⑴确定目标系统与当前系统的逻辑差别;
⑵将变化部分看作是新的处理步骤,对功能图及对象图进行调整;
⑶由外及里对变化的部分进行分析,推断其结构,获得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3.什么是结构化分析?“结构化”体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使用数据流图DFD与数据字典DD来描述,面向数据流问题的需求分析适合于数据处理类型软件的需求描述。其核心思想是分解化简问题,将物理与逻辑表示分开,对系统进行数据与逻辑的抽象。
软件工程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四章
一、填空题
1.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准确的回答(系统必须做什么)。
2.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用户要求)。
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把数据流和数据存储定义到(元素级)。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