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砼地面及天然砂砾石下基层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1.破碎前的准备工作:
在破碎前,应清除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淤泥、废弃物等,因为这些材料的存在会影响到破碎的效果。
然后选用专业挖掘机进行破碎。
2.隐藏构造物的调查与标记:
破碎前,结合设计图纸及业主单位提供的有关隐藏构造物,如:暗涵、底下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以确定破碎是否会对这些构造物造成损坏。
通常,构造物埋深在1米以下的不会由于破碎带来的损坏。
3.交通管制:
所以对交通管制的要求比较严格,建议在条件允许时一次性全封闭施工段落;若条件不允许,应至少实行半封闭施工。
4.破碎后的水泥砼,运至甲方指定的地方。
天然砂砾石下基层
天然砂砾石下基层,厚40cm。
1.为确保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将严格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验评标准对路面天然砂砾石垫层层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2.天然砂砾石垫层按设计级配进行选材,天然砂砾石垫
层可以采用级配天然砂砾石垫层或天然砂砾石垫层,在料场购买。
3.用自卸汽车将集料运输到施工现场现场,按计算堆集密度分段卸置堆放并准备摊铺。
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注松铺系数,摊铺时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行,由于砂垫砾垫层设计厚度大于30cm,因此摊铺时必须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4.整平整形完毕后的天然砂砾石垫层垫层,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6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
对于局部有“软弹”,“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挖晒干或含水率合适时在进行碾压,直到达到设计规范的压实度。
碾压后的天然砂砾石垫层层严格禁止车辆通行,以保护表层不受损坏。
然后在进行下一层的天然砂砾石垫层施工。
一、水泥稳定碎石
本工程基层采用5%水泥碎石稳定碎石,厚20cm和厚15cm。
1.施工工艺:
测量划格→机械集中拌合→汽车运输摊铺→找平→轻型碾压→复测找平→碾压成型→养生→测弯沉值
2.材料要求:
碎石、水泥除满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外,控制的要点是:
2.1碎石:级配满足要求,最大粒径37.5mm(方孔筛),不准有超粒径的石料,不准含有泥土等杂质。
2.2 水泥:使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的水泥。
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出厂时间分批进行检查验收。
水泥如受潮或存放过120日历天,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3.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同时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
外侧要培好路肩,中央分隔带可不另培土,否则绿化时需挖除重新换土。
4.拌合:
4.1 拌合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料仓或拌缸前应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4.2 配料准确、拌合均匀,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及时调整材料的配合比。
4.3 拌和现场必须有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种材料的配合比,随时抽查配合比情况并记录。
4.4 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状况,并人为帮助料斗下料,不准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
4.5 拌和时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5.摊铺:
5.1 摊铺前应使下承层保持湿润。
5.2 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标高。
5.3 摊铺采用平地机进行。
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5.4 派专人用拌和好的水泥煤灰稳定碎石,对摊铺后表面粗料集中的部位人工找补,使表面均匀。
局部水分不合适的要挖除换填合适材料。
6.碾压:
6.1 先用振动式压路机静态碾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至压实度(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达到表面无轮迹。
6.2 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完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及时补压。
6.3 拌和至碾压成型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要求压实度检验一定要及时)。
7.检验:
各项检验应在成型后的48小时内完成,标高、平整度等几何尺寸满足要求,标高合格率应达到100,达不到要求的
部位,其高出的部分要刮除或洗刨。
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无轮迹、无翻浆、表面均匀密实、无明显离析现象、边沿整齐、接头处理平顺。
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段落要返工处理。
8.养生:
洒水养生7天,在此期间要经常保持其表面湿润,除洒水车外不准任何车辆通行(必须有断交措施,并插牌警示)。
养生前三天应选择洒水车,不因喷头角度问题而对水泥碎石产生冲刷,造成局部坑槽。
9.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10.要点提示:
10.1 洒水养生期7天,该期间内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要有可靠的断交措施。
10.2 拌和料配合比要准确。
10.3 多余废料不得抛弃路肩、边坡和中央分隔带上,应随时清出现场。
10.4 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