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桁架楼承板企业标准

钢筋桁架楼承板企业标准

ICSQ73Q/DWJC 北京多维联合集团香河建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WJC 01—2011钢筋桁架楼承板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文稿版次选择2011-06-28发布2011-07-18实施北京多维联合集团香河建材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的编写参照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于2011年6月28日首次发布,2011年7月18日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多维联合集团香河建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薇吴元敏陶红斌张辉。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钢筋桁架楼承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术语和定义、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识、质量证明书、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使用的楼承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7 钢板和钢带检验、包装、标识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GB/T 70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2518 连续热镀锌钢板和钢带GB/T 5117 碳钢焊条GB/T 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T 12755 建筑用压型钢板GB 13788 冷轧带肋钢筋CECS 273 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JGJ 1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T 2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楼承板施工阶段可以承受全部施工荷载替代模板的金属板。

钢筋桁架由钢筋焊接形成的桁架。

钢筋桁架高度钢筋桁架上部钢筋的上表面到下部钢筋下表面的垂直距离。

钢筋桁架节点间距钢筋桁架上部钢筋焊接点的中心距离底模钢筋桁架下面用作混凝土模板的压型钢板。

支座钢筋焊接于钢筋桁架两端的水平及竖向钢筋。

钢筋桁架楼承板由钢筋桁架与底模通过电阻焊连接成一体的楼承板。

V型底模底模纵向肋截面呈倒“V”字型,肋高为2mm。

W型板底模底模纵向肋截面呈三角弯钩型,肋高为3.5mm。

4 型号名称代号名称代号:TD(为钢筋桁架楼承板 Truss Deck英文字头)钢筋桁架楼承板型号表示方法4.1.1 钢筋桁架楼承板型号由名称代号、主要参数代号组成,其型号说明如下:表示钢筋桁架高度(h)(单位:mm)表示钢筋规格代号(单位:mm)底模板型(分为V 型和W型)名称代号4.1.2 标记示例钢筋桁架上弦钢筋、腹杆钢筋、下弦钢筋直径分别为8mm、4.5mm、6mm,钢筋桁架高度(h)为80mm,底模采用V型板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板型号为:TDV1-805 要求原材料5.1.1 钢筋桁架所采用的钢筋应符合GB 1499.1、GB 1499.2或GB 13788中的规定。

5.1.1.1 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或CRB550。

5.1.1.2 钢筋桁架腹杆钢筋采用CPB550。

5.1.1.3 支座水平钢筋、支座竖向钢筋采用HPB235、HRB335或HRB400。

5.1.2 按照客户需要底模可采用冷轧钢板,应符合GB/T 708的规定,屈服强度应不低于250N/mm2;底模也可采用镀锌钢板,应符合GB/T 2518的规定,屈服强度应不低于250N/mm2,镀锌量120g/mm2。

5.1.3 焊接材料应符合GB/T 5117或GB/T 5118的规定。

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5.1.4 按本标准供应的钢筋桁架楼承板(TDV型)的形状及尺寸如图1、图2、图3所示。

单位为毫米单位为毫米图2 钢筋桁架楼承板立面图单位为毫米图3 底模搭接边及加劲肋大样图5.1.5 按本标准供应的钢筋桁架楼承板(TDW型)的形状及尺寸如图4、图5、图6所示。

单位为毫米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h—钢筋桁架高度图4 钢筋桁架楼承板(TDW型)断面图单位为毫米图5 钢筋桁架楼承板立面图单位为毫米图6 底模搭接边及加劲肋大样图5.1.6 钢筋及底模的规格以及图2、图5中符号数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钢筋桁架楼承板参数5.1.7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交货长度应在合同中约定。

5.1.8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宽度、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

表2 宽度、长度允许偏差5.1.9 钢筋桁架高度、钢筋桁架间距、钢筋桁架节点间距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钢筋桁架构造尺寸允许偏差5.1.10 底模的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1、图3、图4、图6的规定,制作公差符合GB/T 12755的规定。

5.1.11 各种型号、尺寸的钢筋桁架楼承板见附录A。

外观质量5.1.12 底模底模不允许有明显裂纹或其它表面缺陷存在,镀锌板底模不得有明显的镀层脱落。

5.1.13 钢筋桁架外观质量a)焊点处熔化金属应均匀;b)每件制品的焊点脱落、漏焊数量不得超过焊点总数的4%,且任意相邻两焊点不得有漏焊及脱落;c)焊点应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明显的烧伤现象。

5.1.14 钢筋桁架与底模的焊接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钢筋桁架与底模焊接质量要求5.1.15 支座钢筋之间以及支座钢筋与上、下弦钢筋连接采用电弧焊,其外观质量应符合标准JGJ 18的规定。

力学性能要求5.1.16 钢筋桁架节点连接,采用电阻点焊,焊点的承载力试验结果应不低于表5的规定。

表5 钢筋桁架节点焊接承载力5.1.17 钢筋桁架与底模之间的连接,采用电阻点焊,焊点的承载力试验结果应不低于表6的规定。

表6 钢筋桁架与底模焊点承载力5.1.18 支座钢筋之间以及支座钢筋与下弦钢筋焊点承载力不低于6000N,支座钢筋与上弦钢筋焊点承载力不低于13000N。

6 试验方法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应分别按GB 1499.1、GB 1499.2和GB 13788的规定进行。

镀锌钢板和焊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含量应检查其产品出厂质量报告单。

底模质量按GB/T 12755的规定进行。

底模外观质量应用肉眼和10倍放大镜检查,焊接外观质量应用肉眼检查。

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外形尺寸应用卷尺、钢尺,测量精度为1mm,卡尺、千分尺测量,测量精度为0.02mm。

每种焊点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标准JGJ/T 27中的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检验分为两类: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7.1.1 当为首次生产或出现转产、转厂、停产后复产、材料、钢筋规格或工艺出现重大变化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7.1.2 钢筋焊点力学性能和钢筋桁架与底模焊点承载力(见6.6条)为型式检验。

7.1.3 钢筋焊点力学性能试验试验数量应满足JGJ/T 27的要求。

7.1.4 钢筋桁架与底模焊点承载力试验数量不少于3块试验板。

出厂检验钢筋桁架楼承板制作完成后,由本厂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并提供检测报告。

质量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组批与抽样规则7.1.5 钢筋组批与抽样规则分别按GB 1499.1、GB 1499.2和GB 13788的规定进行。

7.1.6 镀锌钢板和焊接材料按进货全数检查其产品出厂质量报告单。

7.1.7 钢筋桁架及底模钢筋桁架和底模按表7进行组批与抽样规则。

表7 组批与抽样规则复验与判定规则7.1.8 钢筋的力学性能复验与判定规则应分别符合GB1499.1、GB1499.2和GB13788的规定。

7.1.9 每种制品外观质量如初验不合格,应逐件检查,并剔出不合格品。

对不合格品经整修后,可提交二次验收。

7.1.10 每种焊点承载力试验结果,如有一个试件达不到本标准第5.4条所规定的要求,应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仍有一个试件达不到要求,该批制品应确认为不合格品。

8 包装、标识、质量证明书、运输和贮存包装8.1.1 钢筋桁架楼承板应以楼层单元为包装单位。

8.1.2 每捆钢筋桁架楼承板的高度不超过1000㎜。

8.1.3 包装应以方便吊运、储存和运输为原则。

标识8.1.4 成叠包装捆扎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每捆应在端头挂有1个标识,每捆最上面一张板上应粘贴(或喷涂)标识。

8.1.5 标识上应注明标准号,供方名称或厂标、工程名称、产品型号、施工区域、楼承板编号、长度、张数及捆号。

质量证明书每批交货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必须附有证明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及订货合同的质量证明书并加盖由本厂质量监督部门检验章。

除钢筋桁架楼承板质量证明书外,还应该提供钢筋原材料、镀锌钢板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印件并加盖由本厂质量监督部门检验章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a)标准编号;b)供方名称(或厂标);c)需方名称(或工程名称);d)合同号、批号;e)型号;f)施工区域;g)出厂日期;h)检验员签名或盖章。

运输和贮存8.1.6 运输时应采取防雨措施,且捆与捆之间避免互相碰撞。

8.1.7 贮存应采取措施防止板边受损,并应按规格、按施工区域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3捆。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钢筋桁架楼承板选用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