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成本会计报表
第10章 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
学习内容:
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与程序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成本报表 的概念和种类,理解成本报表的意义与编制 要求,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 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要求学生理解成本分析的意义,掌握成本分 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法,分析各因素变化对其差异的影响程度。
23
〔案例〕:
24
差额计算法
① 确定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 ② 用各因素的差额,乘以计算公式中该因素前面 的各因素的实际数,以及列在该因素后面的其余 因素的基数,就可求得各因素的影响值。
③ 将各个因素的影响值相加,其代数和应同该项 经济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相符。
20
(1)连环替代法
假设某一经济指标N是由相互联系的A、B、 C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指标、实际指标和实 际脱离计划的差异数的公式如下: 计划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差异数D=N1-N0
21
连环替代法
22
〔案例〕:齐鲁工厂原材料费用相关资料如表9-4所示, 材料费用的实际数和计划数存在差异。运用连环替代
具体包括管理费用 明细表、财务费用 。 明细表和销售费用明细表, 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 生的各种期间费用情况 的报表。
37
财务歪说:
缘分是-营业外收入; 本人是-固定资产; 生活是-持续经营; 反思是-内部盘点; 爱情是-无形资产; 爱人是-实收资本; 孩子是-应付帐款; 思念是-日记帐; 吵架是-坏帐准备; 结婚是-合并报表; 暗恋是-收不回的呆帐; 错爱是-高估净利润; 疾病是-营业损失; 年龄是-累计折旧; 眼泪是-所有者权益; 人情是-其他应付款; 误会是-错误分录; 解释是-更正分录; 回忆是-财务分析; 分手是-破产清算; 复合是-回转分录; 再婚是-资产重组; 读书是-长期投资; 买衣服是-包装费; 旧情难忘是-递延资产; 找情人是-营业外支出
全部产品计划成本降低率
=全部产品计划成本降低额÷ ∑(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平均单位 成本) =∑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
9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
xx年x月 单位:元
10
(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一般是反映企业在报告 期内生产的各种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构成情况 的报表。 •该表应按主要产品分别编制,是对产品生产 成本表的补充说明。
26
(三)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一)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
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应当是全部 产品的计划总成本和实际总成本对比,确定实际成 本比计划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计划降低额
=实际产量*(本年计划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 成本)
实际降低额
=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13
制造费用明细表 19××年12月份
单位:元
项目
1. 工资
本年计划 上年实际
本月实际 本年累计实际
2. 3. 4. 5. 6. 7. 8. 9. 10.
职工福利费 折旧费 修理费 办公费 水电费 机物科消耗 劳动保护费 差旅费 保险费 其他 制造费用合计
14
(5)期间费用明细表
可分别按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编制
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水 平
60
418
110
533
96
494
71
434
72
443
12
(4)制造费用明细表
利用该表考核企业制造费用的构成和变动情况。
制造费用明细项目按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企 业的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宜经常变化,以保持 各报告期会计数据的可比性。
若明细项目有调整,则报表相应数据也应调整, 并在表后的附注中加以说明。
2
成本报表
一、成本报表概述
1、成本报表定义 是根据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核算资料以及 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的,用来反映企业一定时 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及其构成情况的 报告文件。 成本报表不是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属于企 业内部报表。
3
2、成本报表的作用
1.综合反映企业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
2.通过成本报表分析,可以揭示影响产品成本
指标和费用项目变动的因素,从生产技术、生
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等各方面挖掘节约费用和降 低产品成本的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是企业进行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 。
4
3、成本报表的种类
按反映的内容划分:
反映成本计划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全部产品生产成
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 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明细表、 管理费用明细表和财务费用明细表; 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报表,一般包括生产情况表、材 料耗用表、材料差异分析表等。
按编制的时间划分:年报、季报、月报、旬报、 周报、日报。
5
二、成本报表的编制
1、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数字准确 内容完整 编报及时
2、成本报表的设置要求
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设置,并随时根据情 况变化进行调整 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报表的专题性、指标的实用性、 格式的针对性。
6
3、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25
〔案例〕:根据表9-4的资料,运用差额分析
法,分析各因素变化对其差异的影响程度。
各因素变化对差异的影响程度计算如下: 产量增加产生的影响 =(125-105)×5×4=400(元) 材料单耗降低产生的影响 =125×(3-5)×4= -1 000(元) 材料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125×3×(6-4)=750(元)
34
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及分析
对制造费用明细表的分析,主要采用“比 较分析法” ,对费用总额及各个费用项目 的本年实际累计数与计划数相比较,可以 了解各项费用比计划节约或超支,即计划 的完成情况。对于增减变动较大的费用项 目,还应作重点分析,深入探究具体原因。
35
例 表
36
(六)期间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及分析
计划(实际)降低率
= 计划(实际)降低额/实际产量x上年(本年计划)实际单 位成本
27
例 表
28
(四)主要单位产品成本分析
(1)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是指将分析对象的各成本项目的实际数与计划 数进行对比,确定差异额和差异率以及各成本项目 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影响程度,查明造成产
品单位成本升降的原因。
38
1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产品名称:甲 计量单位:件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历史先 进水平 313 45 本月实际产量:300 2××年12月份 本年累计实际产量:3,150 单位:元 上年实 际平均 365 58 本年计划 343 55 本年实 际 318 45 本年累计 实际平均 325 46
进行比较的产品。
不可比产品
企业本年度初次生产的新产品,或虽非初次生产但以前
仅属试制而未正式投产、缺乏可比成本资料的产品。
7
(2)编制方法: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公式: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 全部可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 总成本 - 全部可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 算的本年总成本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实际产量*本年实 际平均单位成本) = ∑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本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29
〔案例〕:齐鲁工厂的氧化铝衬砖是该企业的主 要产品之一,且本年度成本超支,现按成本项目 列示如表9-8所示。
以上分析表明:氧化铝衬砖本年实际成本比计划超支了 2.5元,主要是直接人工费用超支了4元,影响了单位成 本降低任务的完成,因此还应对直接人工费用作进一步 的分析。
30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1)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结构
产品生产成本表
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和各种
主要产品的单位成本的报表。该表分为基本报表和补充 资料两部分。基本报表部分应按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分别填列。补充资料部分主要反映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 额和降低率。
可比产品
是指企业过去曾经正式生产过、有完整的成本资料可以
(一)成本分析的意义
Βιβλιοθήκη 16(二)成本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
将分析期的实际数据与选定的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揭 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借以了解成本管理中的业绩与问 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与计划(定额)比,揭示计划(定额)的执行情况; 与上期(上年同期)比,考察成本的变化趋势; 与本企业历史(行业)先进水平比,发现存在的差距。 要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指标内容 计算口径 计算时间
17
2、比率分析法
指通过计算和对比经济指标的比率进行数量分 析的一种方法。 1)相关指标比率分析 计算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比率进行 数量分析的方法。如:销售成本率、成本利 润率指标。
销售成本率? 成本利润率?
18
(2)结构(比重)比率分析
通过计算某个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来分析其构成情况。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
(2)产品单位成本项目分析
① 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
31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② 直接人工项目分析
32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
③ 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33
(五)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