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编辑】

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编辑】

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题主持人王爱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体现人的本位思想。

美术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欣赏美、实践美和创新美。

欣赏美和实践美是基本技能,但关键是培养学生在美术实践中的创新思维,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创新意识已经提升到一个人才战略的位置上,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不仅是生活、学习能力,更倾向于探究和创新能力。

美术课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中,创新思维是美术课的重点。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目前,我们的美术课太多的停留在了基本功的重复训练中,这在美育中是走进了死胡同,我们课堂应在学生的学习技法、学习方式、学生思维等方面下功夫,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想法、有个性、有思维、有创新的人才,这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家庭来说,都是得益匪浅的。

我们要通过大量的尝试、实践、研究把我们的教育思想推广到美育的课堂中,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因材施教、因个性施教,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激发其把这种能力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

如果我们的这一想法在全社会实现,对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和竞争力是不可估量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课堂教学亦然。

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更是美术课程今后新的教学发展方向。

美术课程极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及创造环境,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反应。

创造是指独创出新奇而不落俗套的作品。

对于学生来说,创造的标志是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和展示自己独特的视野。

创造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其次是掌握各种美术特有的符号语言,结构。

创造首先需要获得创意,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制作实现自己创意的绘画、雕塑、手工等作品,用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从教学实践中,可归纳为: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导入新课要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观察生活,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实现生活的再创造。

从新课标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思维在美育的过程中具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和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是一门给学生艺术熏陶的课程,通过吸引学生自觉地参与,可以让学生有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态度,可以激发他们探索、思考、创新。

2、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挑战、勇于创新的能力。

在教与学的过程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就自己接触到的资料、素材等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达到同一效果的不同途径或利用不同方法创新出不同作品,切勿人云亦云,要敢于不同,敢于创新。

3、培养学生合作性创新能力。

合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我们学生提出的新素质的要求,我们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创新成果,培养他们乐于创新、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大推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3、启发学生想象,组织学生讨论和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

4、鼓励学生探索求异,事物的形态、变化不是一层不变,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大胆创作,标新立异。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A、调查法。

从学生的美术基础出发,根据我校美术教育的实际,采取调查法,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着手,统计分析师生对美术教育创新思维的认识,并就学生作品分析其创新的表现心理和欲望进行预测。

B、实践法。

带领学生在观察评析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思考并总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对原作品创新,并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表现方法和表现技法的作品,为我们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C、解剖法。

对个案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把成功经验总结记录并形成理论性成果。

D、经验推广法。

总结成功的经验,归纳总结,并应用到具体课堂情境中,把成功的经验推向实践过程中,并以此作为教与学的指导和升华的理论基础。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措施:课题组进行了具体分工,从学情调查出发,评估学习的学习状况。

策略: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找到实践的突破口,并就学生不同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制定教学措施,改变教学结构,优化各种教与学的因素。

采取策略的依据:教学实践加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8月,措施:深入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为形成理论提供实践基础和论据。

策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开展作品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拉近师生距离,对学生采取鼓励式教学,正面评价和对待学生的表现。

采取策略的依据:新课标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我们美育的预期目标是成功的思维创新教育。

第三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策略:通过实践,形成阶段行成果论文,并回归课堂实践进行论证和效果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再认识,再发现。

措施:在校区、片上参加公开课活动,把创新性思维教育进行推广,让学生大胆评价课堂,评价作品,让学生提议改革课堂教学,使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活动,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

采取策略的依据:理论从实践中来,教师的创新思维给学生带来的是灵感,更使火花。

第四三阶段:2011年11月,策略:校级间经验交流、组织研讨,撰写论文,把研究成果形成理论性依据,并在实践中完善、更正。

措施:用实践检验理论的可靠性,并把大家形成的共识指导课堂教学,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使学生能获得更多思维的方法,获得更多思维创新的翅膀。

采取策略的依据:理论需要总结加提炼,为今后的教学服务,做到美育的有效性。

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通过调查、统计、研究、探讨、总结,我们课题组在实践中推动了我们如下工作:1、课程理念的更深刻掌握;2、课堂教学更灵活,师生互动更为活跃;3、学生的作品除了得到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更倾向于借鉴原作、升华原作、自创作品;4、合作性学习进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5形成了一套培养思维创新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美术教学更有效。

通过实践,提升了我们如下方面的教学水平:1、课堂驾驭能力;2、课堂的调控能力;3、提升我们带领学生集体创新意识的素养;4把我们的教学更贴近了实践,创作水平、质量上了新的台阶。

研究中得思考:思维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的熏陶为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不同个性,不同想法,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创新思考的有用人才,是我们共同的难题,更是教育赋予我们教师的职责,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探索,是怎样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更有效,值得我们乃至更多的从事美育的教师的共同思考和疑惑。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长期过程;2、学生个体差异对整体推进带来了困难;3、基础性技能训练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对创新思维带来挑战。

课题组的今后设想:我们将教与学的实践过程,改进我们的教学思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关注学生整体合作探究的成效,让学生学会评价,在学会的技能、技法上进行升华,创新带有自己思想的作品。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班主任工作总结专题8篇第一篇:班主任工作总结小学班主任特别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复合性角色。

当孩子们需要关心爱护时,班主任应该是一位慈母,给予他们细心的体贴和温暖;当孩子们有了缺点,班主任又该是一位严师,严肃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帮助他改正。

于是,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

说其艰巨,是指学生的成长,发展以至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说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况。

尽管这样,下面我就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

于是我制定出详细的班规,要求学生对照执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过急。

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及时教育,给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觉遵守纪律。

二、细处关爱,亲近学生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的关心孩子,热心的帮助孩子。

我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感受孩子们的心灵之语,便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三、具体要求,指导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能熟知轮廓,但不注重细节。

我认为,首先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事物,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交流。

其次,要注重细节教育,把该做的事指导到位,因为他们很想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示范带头,直观引导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过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他们会留心观察班主任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种表情,会细心倾听班主任的每一句话,他们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

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学生。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要求学生讲卫生,不随便乱扔垃圾,自己就做到随手捡拾垃圾。

要求学生不迟到,在我的带动下,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讲卫生不迟到,个个讲文明守纪律。

五、及时表扬,延迟批评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不应该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过失上,对此,尽可能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

最重要的是要在学生身上激发出对自身力量和自身荣誉的信念。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儿多,一上课就“告状”。

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低落的情绪体验使智力活动水平明显下降,课堂吸收效率变低。

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延迟批评,这样既培养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又给予其改正和返回的机会,之后老师只要加以指导,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