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理解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一)知识目标
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调查了解,使学生了解粮食与生活的关系。

(二)水平目标
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发现探究、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平、与人交往、合作水平,以及使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利用资料的水平。

(三)情感目标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二、活动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过程
1. 认一认:播放课件,请几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大豆、小米),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资料:2014年是第33个世界粮食日!
2014年世界粮食日主题: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

2014年世界粮食日时间:10月16日(每年时间都定于此日)。

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能够浪费。

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3.看一看:触目惊心的浪费。

(课件出示图片)
师: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个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身上。

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

看到这个盒盒被遗弃的盘中餐,你想说什么?
生:﹍﹍
师:能够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们看到的现象。

(触目惊心)
师:再请同学们说说你身边见到的浪费现象。

生:我们在学校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在食堂中,有很多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馒头扔到地上,将米饭、炒菜吃几口就倒掉,稀饭倒得更是随处可见……看着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

师小结:因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有的同学却说:过去生活贫困才需要勤俭节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节约还有必要吗?反正我爸妈有的是钱。

我们知道粮食来的多么不容易。

不引起重视,我们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重复着浪费粮食的行为,那么一个月、一年要浪费多少呢?我们国家在粮食资源方面的现状又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资料。

我国人口己超过13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当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

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所以减少粮食500亿斤。

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持续加快。

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

现实绝对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13亿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如果每人每月浪费1吨水,一年全国就浪费了156亿吨水!积沙成堆,积水成河。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够节约一点点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巨大的浪费了!
4.看一看:忍饥挨饿的非洲儿童。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了这些资料以后也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浪费。

生:浪费可耻
师:的确,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在英勇就义后,日本强盗剖开他的身体,里面竟然没有一丁点粮食,胃里面是他身上穿的棉袄里面掏出来的棉花。

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挖野菜,吃观音土,最后连皮带都煮着吃了,有多少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

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5.听一听: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

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能够养活60亿人口。

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
右,不过却有4.5亿人挨饿。

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

1972年,因为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

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

我们要展开各种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国情,进一步明确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特殊意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从现在做起,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活动扎扎实实地展开下去。

在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那儿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差,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这些资料让我们懂得,现在提倡勤俭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对社会、对将来的子孙后代真的非常重要,我们要把这个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我们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涵养。

6.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能够相互点评交流。

7.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为了切切实实地把节粮落到实处,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⑴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⑵盛饭要适量,吃多少盛多少,把碗里的饭吃干净,做到不随便剩饭剩菜。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同学更是如此,刷了饭卡,打了饭,就一定要吃完。

⑶提倡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

⑷跟随家长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打包
带回家。

⑸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积极监督身边
的亲人和朋友,即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⑹对垃圾实行分类,尽量减少垃圾排放,减少耕地污染。

⑺积极参加田间劳动,在家中协助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8.最后全课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主题班会,我们都懂得勤俭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我们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还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要以节约为荣,不和别人比吃穿,从小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让我们牢记一句话吧——“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课后记: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够看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很多同学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认为浪费这个点点算不了什么,甚至觉得我们祖国地大物博……的确因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节约”一词在人们的心里已日渐忽视和淡忘了。

有的同学却说:过去生活贫困才需要勤俭节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节约还有必要吗?我们认为,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节约更是一种涵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上了这节课后,我们知道了粮食来的多么不容易。

不引起重视,我们每天都会不知不觉地重复着浪费粮食的行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种种的浪费现象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其后果是很严重的!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

在我国还有很多贫困地区,那儿的人们生活条件很差,很多人温饱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

今天的这节课让他们懂得,现在提倡勤俭节约粮食对我们国家、对社会、对将来的子孙后代真的非常重要,我们要把这个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能够浪费。

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这样,学生就意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

一天两天能够,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但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

本课思路:
共分四个步骤:活动目标,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又安排了6个环节:
1、认一认:认粮食,认“五谷”。

2、讲一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名人爱惜粮食的故
事。

3、看一看:触目惊心的浪费。

(搜集了生活中的一些严重浪
费现象的图片。


4、看一看:非洲儿童忍饥挨饿的图片。

5、听一听:资料介绍节粮周的由来,了解国情,进一步明确
爱粮节粮的特殊意义。

6、想一想:以“爱粮节粮,节约粮食”为主题,读自己拟好
的标语。

诵一诵: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并发出倡议,把口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