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区调研报告4篇本文是关于2020年社区调研报告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社工的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现状:(一)、基本信息无锡南长区各街道共有社工65名,其中男社工8名,女社工57名,女社工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周岁20人,占35%;41-50周岁5人,占9%。
学历分布为:本科有24人,大专有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有16人,研究生学历为1人,分别占42%、28%、28%、2%。
57名女社工中有21人未婚,27人未育,30名已生育的女社工中孩子0~3周岁的有17人。
女社工中担任社区正职的有2人,副职的有10人。
(二)、工作情况工作有“三多”。
第一,工作任务多。
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检查多。
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的创建检查力度,迫使社工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
有些创建工作老百姓的确收益,但也不乏有些创建工作形式重于内容,耗精力,又无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
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心理状态第一、心理压力重。
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
除此之外,女社工的生理特点,如例假、怀孕、生育、哺乳等,都会令她们精力分散,形成工作与个人问题之间的压力。
第二、不良情绪的困扰。
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不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有些女社工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懈怠等不良情绪,长久下去,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期望落差大。
“您当初选择做社工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此题为多选题,30位女社工中,选择了“看好社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15个人,占50%,选择“听从父母家人安排”的有6人,占20%,选择“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有5人,占17%,选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有4人,占13%。
“现在,您对社区工作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一题中,选择前景不明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数达到17人,占57%,7人选择前景光明,愿意扎根,占23%,4人选择了前景渺茫,临时跳板,占13%,2人选择了没有想过。
占7%。
这些数据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有些社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未来发展迷茫,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不足。
二、存在问题第一、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
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
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第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各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人武、民政、老龄、残联、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体、关工委、宣传等。
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纷繁的社区行政工作不仅加重了女社工的负担,更减少了她们与居民沟通的时间,与社居委宗旨想违背。
第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当很多压力迎面而来的时候,有些女社工会出现退缩心理,或以负面情绪面对,甚至出现逃离心态。
第四、工作积极性减弱。
随着工作时间越久,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出现懈怠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第一、优化社工性别结构,增加男社工的人数,减少女社工招人力度,以达到男女社工比例平衡。
第二、合理减轻女社工工作负担。
一方面,呼吁上级各部门尽量取消一些对社区没有实质性帮助、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为社区减负;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开动脑筋,更新服务思路。
比如采取“服务外包”等方式,将某些工作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接,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三、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职业自信。
通过开展排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与人沟通、了解自我增强自信等心理服务内容方面的心理讲座,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压训练,达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
第四、建立沟通平台,增强工作积极性。
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躬行学习园地”由各位女社工“轮流坐庄”主持,内容可以是专业性工作,也可以是心灵交流,包括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社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社工之间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
为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城区品位,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经区政府协调,于XX年开始将原属街道(社区)负责的社区绿化工作统一移交区园林公司,我公司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社区交接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工作实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一、社区绿化概况:此次移交的社区共17个,辖区总面积11.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37万人,绿化面积63884平方米,其中11250平方米为今年实施社区绿化改造工程新增部分。
二、社区绿化特点:1、绿化面积相对较小,但点多面广,且分布不均。
街道地处老城区,社区街弄狭窄,可绿空地少,且不集中,因此绿化率极低,部分社区绿化面积仅二、三百平方米,个别社区甚至不足100平方米(如西大社区仅90平方米)。
相比之下,东西部社区情况好点,绿化面积基本在1000平方米以上,像海星社区、平阳社区超过5000平方米。
同时,社区绿化面积大小不均,小的一处仅5平方米,大的超过1000平方米;且较为分散,一般社区绿地分布在6、7处,个别社区甚至达到16处(如中大社区),给养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社区绿化基础薄弱,设施不齐全。
由于街道社区本身基础设施薄弱,因此部分群众将门前绿地当作垃圾场和下水道,随意倾倒垃圾或生活污水。
部分社区原有花坛残缺破损、面转脱落,影响市容。
因此,我公司接管社区绿化以来,不但要实施绿化改造、养护,同时对要其绿化设施进行维护,像大蒲湾社区就投入4000余元对社区6个花坛进行维修。
同时,由于社区绿地均未敷设水管,给夏季养护增加了一定难度。
3、社区绿化质量较低,品种单一。
由于种种原因,社区绿化基本以草坪、低矮灌木为主,缺少层次,档次较低。
在小蒲湾等社区我们发现大叶黄杨树种,成片死亡,原因有二:一是缺少专业人员养护管理,二是该树种易招虫害,且杀虫剂的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是为生物的抗性。
一旦病情蔓延,不但会给社区绿化带来毁灭性打击,还可能殃及城区绿化。
4、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不够,绿地破坏现象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我们在相当多社区发现绿地遭人为破坏现象:原本的草坪被部分居民当作了嬉戏地,随意踩踏,使草坪死亡,踩硬了泥土;中兴小区及外西河两侧部分居民在绿地晒鱼鲞,加剧了绿地的盐化,以至不适种植树木;部分居民随意在绿地上晾晒被子、衣服、拖把等,甚至种菜得都有;我们在中联步行街还发现不少居民把花坛当作了垃圾箱,用餐后的垃圾都倒在了花坛边上,使种植土发出阵阵恶臭,植物基本难于存活;晚上醉酒之人更是把花坛当作了公共厕所,以上种种给我们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三、建议及对策:1、抓紧实施社区绿化改造工程,逐步改善绿化基础设施,提身升绿化档次。
今年区政府安排110万元创卫专项资金,实施社区绿化改造工程,总面积11250平方米,目前已基本完成。
社区绿化质量较以往有一定程度改善,同时在植物选择上我们增加了茶梅、桂花等品种来替换易受虫害的大叶黄杨树种,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努力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另外,为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我们把改造的重点放在临街及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广场绿地,其余绿地则尽量做到整洁为主,并与社区干部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2、建立园林为主,社区为辅的社区绿化专业养管队伍,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绿化工作“三分种,七分养”,养护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建立一支社区绿化专业队伍。
根据街道社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海星、平阳、荷东等绿化面积较大的8个社区落实10名养护人员,专门负责所在社区绿化工作,由社区发给绿化养护承包费,园林公司负责具体指导、监管、考核,并建立奖罚制度。
另外,社区绿化工作有别于城区绿化,更加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管考核制度及街道社区、城管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制度。
公司养护科全面负责社区绿化工作,责任到人,并建立工作台帐;公司督查部门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检查,并登记入册,作为月(年)度考评依据。
同时,社区绿化工作离不开街道社区、城管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必须尽快理顺相互关系,分清职责,落实责任,并建立联系制度。
4、本着属地管理原则,以社区为主,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爱绿护绿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部分居民的爱绿护绿意识却没有相应提高,绿化破坏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绿化监督管理,同时城市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城管进社区机制,积极发挥城管执法部门的行政职能。
四、存在问题:1、社区绿化工作尚处于磨合期,园林同街道社区需进一步理顺关系,如临时性绿地增加等问题。
2、社区绿化工作移交后,人员、设施设备等经费需尽快落实。
一、基本情况xx市社区矫正工作于xx年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今年以来,在全市xx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进入矫正实施阶段。
通过近三年的社区矫正实践探索和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的情况,目前的社区矫正取得了初步成效,可慨括为三个基本,一是基本上构筑了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组织,具体表现为全市xx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从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上对社区矫正工作给予保障;二是基本上依照中央、省、市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xx市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展了社区矫正工作。
三是基本上制定了工作流程、职责、制度,部门衔接、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制度框架,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了有效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奖惩考核、帮助服务。
但由于社区矫正立法滞后,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管理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规定比较原则,责权不够明确,实际操作性不强,在社区矫正推进过程中,时常会在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现阶段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1、执法与执行上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