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切割作业安全教育培训一、准备工作须知水下焊接与切割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大量、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调查作业区气象、水深、水温、流速等环境情况。
当水面风力小于6级、作业点水流流速小于0. 1 ^} 0. 3m/s时,方可进行作业。
(2)水下焊割前应查明被焊割件的性质和结构特点,弄清作业对象内是否存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
对可能坠落、倒塌物体要适当固定,尤其水下切割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砸伤或损伤供气管及电缆。
(3)下潜前,在水上,应对焊、割设备及工具、潜水装具,供气管和电缆、通讯联络工具等的绝缘、水密、工艺性能进行检查试验。
氧气胶管要用1. 5倍工作压力的蒸汽或热水清洗,胶管内外不得粘附油脂。
气管与电缆应每隔.5m捆扎牢固,以免相互绞缠。
入水下潜后,应及时整理好供气管、电缆和信号绳等,使其处于安全位置,以免损坏。
(4)在作业点上方,半径相当于水深的区域内,不得同时进行其它作业。
因水下操作过程中会有未燃尽气体或有毒气体逸出并上浮至水面,水上人员应有防火准备措施,并应将供气泵置于上风处,以防着火或水下人员吸入有毒气体中毒。
(5)操作前,操作人员应对作业地点进行安全处理,移去周围的障碍物。
水下焊割不得悬浮在水中作业,应事先安装操作平台,或在物件上选择安全的操作位置,避免使自身、潜水装具、供气管和电缆等处于熔渣喷溅或流动范围内。
(6)潜水焊割人员与水面支持人员之间要有通讯装置,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在取得支持人员同意后,焊割人员方可开始作业。
(7)从事水下焊接与切割工作,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此类工作许可证的人员进行。
二、防火防爆安全措施(1)对储油罐、油管、储气罐和密闭容器等进行水下焊割时,必须遵守燃料容器焊补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他物件在焊割前也要彻底检查,并清除内部的可燃易爆物质。
(2)要慎重考虑切割位置和方向,最好先从距离水面最近的部位着手,向下割。
这是由于水下切割是利用氧气与氢气或石油气燃烧火焰进行的,在水下很难调整好它们之间的比例。
有未完全燃烧的剩余气体逸出水面,遇到阻碍就会在金属构件内积聚形成可燃气穴。
凡在水下进行立割,均应从上向下移,避免火焰经过未燃气体聚集处,引起燃爆。
(3)严禁利用油管、船体、缆索和海水作为电焊机回路的导电体。
(4)在水下操作时,如焊工不慎跌倒或气瓶用完更换新瓶时,常因供气压力低于割炬所处的水压力而失去平衡,这时极易发生回火。
因此,除了在供气总管处安装回火防止器外,还应在割炬柄与供气管之间安装防爆阀。
防爆阀由逆止阀与火焰消除器组成,前者阻止可燃气的回流,以免在气管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后者能防止火焰流过逆止阀时,引燃气管中的可燃气。
换气瓶时,如不能保证压力不变,应将割炬熄灭,换好后再点燃,或将割炬送出水面,等气瓶换好后再送下水。
(5)使用氢气作为燃气时,应特别注意防爆、防泄漏。
(6)割炬点火可以在水上点燃带入水下,或带点火器在水下点火,前者带火下沉时,特别在越过障碍时,一不留神有被火焰烧伤或烧坏潜水装具的危险,在水下点火易发生回火和未燃气体数量增多,同样有爆炸的危险,应引起注意。
(7)防止高温熔滴落进潜水服的折迭处或供气管,尽量避免仰焊和仰割,烧坏潜水服或供气管。
(8)不要将气割用软管夹在腋下或两腿之间,防止万一因回火爆炸、击穿或烧坏潜水服,割炬不要放在泥土上,防止堵塞,每日工作完用清水冲洗割炬并凉干。
三、防触电安全措施(1)焊接电源须用直流电,禁用交流电。
因为在相同电压下通过潜水员身体的交流电流大于直流电流。
并且与直流电相比,交流电稳弧性差,易造成较大飞溅,增加烧损潜水装具的危险。
(2)所有设备、工具要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性能,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
为了防海水、大气盐雾的腐蚀,需包敷具有可靠水密的绝缘护套,且应有良好的接地。
(3)焊工要穿不透水的潜水服,戴干燥的橡皮手套,用橡皮包裹潜水头盔下领部的金属钮扣。
潜水盔上的滤光镜铰接在盔外面,可以开合,滤光镜涂色深度应较陆地上为浅。
水下装具的所有金属部件,均应采取防水绝缘保护措施,以防被电解腐蚀或出现电火花。
(4)更换焊条时,必须先发出拉闸信号,断电后才能去掉残余的焊条头,换新焊条,或安装自动开关箱。
焊条应彻底绝缘和防水,只在形成电弧的端面保证电接触。
(5)焊工工作时,电流一旦接通,切勿背向工件的接地点、把自己置于工作点与接地点之间,而应面向接地点,把工作点置于自己与接地点之间,这样才可避免潜水盔与金属用具受到电解作用而致损坏。
焊工切忌把电极尖端指向自己的潜水盔,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不可使身体或工具的任何部分成为电路。
四、水下焊接(切割)作业中的个人劳动保护水下焊接(切割)时,除应遵守潜水作业中的个人劳动保护和安全要求外,还应注意水下焊接(切割)中特别要求的个人劳动保护。
1.防止弧光灼伤眼睛:虽然水具有较强的吸收光的能力,但在清水中弧光仍是很强的,会引起电光性眼炎。
在LD-CO2焊接中,眼睛和电弧之间没有水,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危险不亚于陆地。
为此,应根据不同的作业方法,采取各自的保护措施。
如着重潜装具进行水下手工电弧焊和电氧切割时,潜水员需戴护目镜,颜色深浅,可根据个人的视力情况选择。
如着轻潜装具作业时,则配戴软性触膜护目镜。
LD-CO2焊接时,要注意拉放焊枪中的护目镜。
2.防止高温金属或电弧灼伤:在清水中作业时,皮肤不要直接曝露在弧光下,以防被弧光灼伤。
水下电-氧切割时,会向水中喷射出高温熔渣或熔化金属,这些高温物质不仅会灼伤皮肤,而且也可能烧毁潜水服和脐带等潜水装具,造成呼吸气体中断等事故。
因此,要注意避开这些高温物质喷落的区域。
3.防止手的烫伤或灼伤:潜水员应配戴防水绝缘手套,使手保持干燥状态,且不与带电体直接接触。
如进行干式高压焊接时,最好穿戴橡皮手套或石棉手套,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双手免受焊接弧的烧伤。
严禁用手触摸处于高温状态的焊缝或割缝、割条或焊条。
4.注意潜水呼吸气体的卫生:水下焊接(切割)时所产生的烟尘对人体有害。
因此,应将潜水空气泵放在作业区的上风,空气新鲜的地方。
五、水下焊接(切割)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水下焊接(切割)是一项危险性高工作,为了防止作业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从事水下焊接(切割)的潜水员除了应熟知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和配备必要的个人劳动保护要求外,还应掌握在水下焊接(切割)中特别的安全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在装配定位焊时,要系牢安装吊索,查明定位焊牢固后,方可通知松开吊索,防止焊接工件滑落压伤作业人员。
2.严禁将焊枪触及自身或其他人员,不触及潜水装具的金属部件;也要防止潜水装具的金属部件(如头盔)触及焊接工件。
3.焊接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接地。
地线连接的金属表面应清洁,处于良好的导电状态,地线的安装应尽可能靠近焊接位置。
在数根管道一起焊接时,因为每根管道的磁极性可能不同,需要在多处接地。
同时,焊接机机架也应有良好的接地。
4.地线应连接在适当的位置,避免焊接潜水员处在电极和地线之间,否则焊接产生的电流会高速分解腐蚀潜水头盔上的金属部件。
不要站在一根弯曲的电缆中间。
同时潜水员应注意其站立位置位于焊接(切割)位置的侧面,不可以在正上方,以防止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潜水员的头盔(或面罩)内。
5.任何多余的电缆都应平铺在甲板上,不要盘绕,盘绕的电缆产生的电磁效应会大大减低电力功效。
6.为了避免使用高电压,应尽可能使用大横截面的电缆。
7.使用的焊条(割条)应是特别制作用于水下的,其绝缘外皮必须处于良好状态,不允许使用其他代用品替代。
应确保焊条(割条)在使用之前绝对干燥。
8.只有在切断电源时才能调换或固定电极。
没有得到潜水员的指令,水面照料员不得供电,确保焊接以外的任何时间电源处于切断状态。
特别注意开关处于关闭位时,应不会因重力或其它原因自行跳到开启的位置。
9.潜水员应时刻注意焊接(切割)位置上方有无可聚积气体的凹槽,如有则应在解决通风问题后才能继续焊接(切割)作业。
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让任何焊接(切割)产生的气体漂进潜水钟。
10.潜水员应注意焊接(切割)的熔渣不要落在自己的脐带、电缆或其他设备上。
11.焊接(切割)海底管线或任何封闭容器之前,应确认里面是否含有易燃气体。
即使是一根空的管线,里面也可能有残余的易燃气体。
应在焊接(切割)之前,用水或不助燃惰性气体进行灌注、排放或净化。
应特别注意封闭容器内外压力差,因为水下压力差可能产生致命的吸力或冲击力。
12.防止双相触电,水下多个人同时焊接(切割)时,在引弧和续弧过程中,双手接触被焊接(切割)的工件、接地线和焊条(割条)是危险的。
13.潜水员更换焊条(割条)或回潜水钟或者出水时,应将电源关闭。
不允许将焊(割)枪手柄带入潜水钟。
14.不管电源开或关,不允许潜水员用焊(割)枪手柄指向或碰触他人。
15.向水下传送或从水中取出焊接(切割)枪时,应关闭电源。
16.水下电割时应特别注意,在点弧之前应先用氧气将割条通风;如果割条一次没有用完,再次引燃电弧之前也必须先用氧气通风,因为割条在通电后和在引燃电弧前这段时间内会产生的氢气聚集在割条的中心孔内,在引燃电弧时可能发生爆炸。
(实验证明在150m水深,即使是使用过的割条在通电4秒钟内所产生氢气可以引发严重的爆炸。
)17.水下焊接作业后,要对潜水装具的金属部件进行检查,确认有无电蚀现象。
如有要及时更换电蚀的部件。
18.水下焊接(切割)作业结束后,应立即将水下设备和工具取出水面,用清洁淡水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