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
把一段话写具体,就是使这段话表达的内容让人感到好像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呢?在我们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里,常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总起——分述;分述——总结;总起——分述——总结三种形式,都是我们在阅读写作中常见常用的方法。
运用好了,能把内容写具体、写形象。
[1]是先总写再分述:
例如《海底世界》中的一段:
海里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它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这一段的第一句是总起句,总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后面四句是分述句,分别介绍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活动的不同方式,具体地说明总起句中所说的“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段,要注意开头的总起句与后面的几个分述句的配合和照应。
一般的规律是:总起句里往往有一个统领全段的关键词
语,而后面几个分述句的意思要围绕这个关键词语来展开写。
如上面这个段落中总起句的关键词语就是“各有各的”,后面的四句话就是围绕“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来写的。
这样写,段落的内容就具体了。
总分式,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先总后分,如上面例段,先作总的叙述,后从几方面进行分述。
[2]还有一种是先分后总:
[如下面例段:
我们扛着铁锹、推着小车来到劳动工地。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分成几组展开了劳动竞赛。
男同学个个犹如猛虎,一马当先;女同学也不甘落后,冲锋在前。
看!十几把铁锹上下挥舞,十几个簸箕来回传递,十几辆小车穿梭般南来北往。
工地上,处处呈现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个劳动场面。
一共四句话,前三句具体描述同学们劳动竞赛的情况,最后一句总述工地上“生龙活虎”的景象。
[3]除了上述两种“总分”形式外,还有一种是“总——分——总(小结)”。
如下段:
那枝红色的月季花多美啊!碗口大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火球。
近看呢,那层层花瓣娇嫩鲜艳,还能闻到香味。
在那细丝儿的花蕊上还有花粉呢!外国友人说中国的月季花是“花中皇后”,真的,这青枝、绿叶、红花艳丽极了!我真爱这枝红色的月季花。
这一段先总述月季花“多美”,接着具体分述月季花是怎样“美”的,
最后总述“我爱这枝月季花”。
[读下面的例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
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匀称,四肢稳健;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神气地竖立在额角;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显得非常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①这段话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总起句是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狐狸“非常美丽”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写在下面。
作者是从毛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个方面来分述的。
[4]是先概述再举例。
[例《李时珍》中的一段: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盛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段话,第一句用“不但……还……”这个递进句,概述李时珍是怎样为写好书而努力作准备的。
接着举了四个事例进行具体叙述:
一是不怕辛劳,走遍名山;
二是带干粮上山,山上过夜;
三是亲自品尝,判断药性;
四是奔波万里,四处求教。
四个事例具体地表达了李时珍写书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精神。
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段,要注意概述要简明,例子要具体贴切。
关键是要写好“例子”,例子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不过一定要准确地围绕着概述句点明的中心意思来写,而且要详略得当。
[读一读,练一练:
(1)读一读,完成后面的练习。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一点儿也不假。
王婶打水,只见她把桶放下去,把绳索左右轻轻一摇,猛地一拽,满满的一桶水就提上来了。
可轮到我们,左摇右摆,水就是不进桶里去,弄了半天,就是打不上来。
打水有学问,想不到下种也有学问。
杨红腰弯到90度,仍点不准,而王大爷点得可准啦,伸手一捏,就是仨,然后指缝一漏,玉米正好落在土坑里,不偏不斜正好成三角。
盖土可是细活儿,瞧后面那两位,先撒细土,再把大坷垃砸碎,盖上。
瞧他那认真劲儿,像给睡熟的婴儿盖被子。
①这段话是用先概述再举例的方法写的。
段中的概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了哪三个事例具体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学问”?哪是详写?哪是略写?
第一件:王婶打水;第二件:______第三件:______。
______是详写,______是略写。
[5]是先整体再部分。
[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段话的第一句,是从整体写荷花池里荷花开放的全貌:“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
然后对刚开、全开和未开的各种荷花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描写:“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
这样写,不但使读者能了解荷花开放的全貌,而且对各种荷花的形状也留下了具体生动的印象。
用先整体再部分的方法写段,一定要注意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写。
不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如果只有整体的介绍,而没有部分的描述,那么给人的印象只有模糊的轮廓;同样,如果只有部分的描述,而没有整体的介绍,别人又会对全貌缺乏应有的了解。
因此,一定要把整体和部分结合起来记叙。
[例如:
我爱小白兔。
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毛茸茸的,好像穿了一身白棉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棉团。
它的头,有拳头那么大。
头顶上竖着两只长耳朵,耳朵能自由转动。
它的眼睛红红的,圆溜溜的,好像嵌在白绒中的两颗红宝石,红白相映,使小兔更加讨人喜欢。
可小白兔的嘴巴,长得有点奇怪,上嘴唇从鼻子下面开始分为两瓣,下嘴
唇是完整的,所以人家叫它“三瓣嘴”。
它吃青菜时,胡须一翘一翘的,真像掉了牙的老公公。
小白兔有四条腿,它的两条前腿又短又小,后腿又长又壮,它不走,只会跳。
有时,我给它吃食,它还会用两只后腿站起来,像人一样直立站着。
小白兔还有一截短尾巴,像个白绒球贴在屁股上,它跳起来,短尾巴一撅一撅的,显得十分调皮。
这一段是描写小白兔的外形。
先从整体写小白兔的颜色和体形:“它全身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像个大棉团。
”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
接着一部分一部分地写它的其它特征:头——拳头那么大;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像红宝石;嘴——三瓣,胡须一翘一翘的;腿——前短后长;尾巴——短,像绒球。
给人留下了具体而生动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