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乡福州
家,包含了太多的情愫;乡,蕴含着太多的滋味。
家乡是一杯老酒,一壶香茶。
我的家乡是朴实的,也是饱满的,就是美丽的福州。
福州,简称“榕”,是福建省的省会,第一大城市。
福州市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沿着一条浩瀚的闽江奔流而过。
站在雄伟的鼓山大桥上。
望着桥下的滔滔江水。
总是令人感叹:我们福州人的母亲河,哺育一代代的福州人。
我们的母亲河——闽江,缓缓向东流去,流动着血脉,流动着希望,流动着热情。
她不仅哺育了福州人民,同样带动着福州这个城市的步步发展。
从3820到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再到如今福州新区的伟大宏图,我的家乡福州,经历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晋安区原为福州的郊区。
自1995年划入福州市区后,发展十分显著。
在现如今的晋安,高楼大厦已不再稀奇,繁华喧闹,司空见惯,与18年前的晋安截然不同。
而与晋安一河之隔的鼓楼区,是福州最古老的城区,也是福州教育,经济,医疗,生活的中心。
这里有福州人最为自豪的,同样也是福州文化摇篮的明清古建筑——三坊七巷。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
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于这里,如:
雷厉风行,严禁鸦片的名族英雄林则徐;热爱文学、执着追求的冰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
这些都是福州人民的骄傲。
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依然还保留着许多民间的传统文化。
福州特有的拗九节,这是个孝顺父母的节日,一些老人的说法,凡人的岁数连九或是九的倍数,在拗九节这一天,都要吃一碗太平面,以在逢九年岁里一切平安。
福州的菜也是闽菜的代表,有“福州菜香飘四海,食文化千古流传”之称。
其中就有著名汤品如历史悠久的佛跳墙,有“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美誉。
福州街头最多的小吃店为沙县小吃,沙县是福建的一个地名,沙县小吃就是由该地方的人带来的,主要经营拌面、鱼丸、馄饨以及各种小吃。
这种小吃店门面很小,却是福州旅游不可不去品尝的好地方。
我的家乡福州她的美还不止这些,她是耐人寻味的。
有人说乡情是一支清远的笛,悠扬而深远;乡情是一坛陈年老酒,清香而醇厚。
其实关于家乡,有太多的语句让人动情,家乡是人心中最温暖的的地方。
家乡,这里有我年少的懵懂与无知这里有我成长的温馨与回忆。
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为了养育我们的家乡的明天更加辉煌,我们要从现在起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家乡做出贡献,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热情。
让我们努力学习,争取在将来为自己的家乡献一份力,让我们伴随着这片常年无语的黄土地,一起成长,我的家乡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