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衡水中学 2020年中考30天抓分强化训练卷 (含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 2020年中考30天抓分强化训练卷 (含答案)

第1页(共14页) 第2页(共14页)
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中考30天抓分强化训练卷
九 年 级 数 学 学 科
(第三天)
(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温度由﹣2℃上升7℃是( A )
A .5℃
B .﹣5℃
C .9℃
D .﹣9℃
2.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圆的是( B )
A .
B .
C .
D .
3.目前世界上强大的显微镜的观测极限为0.0000000027mm ,数据0.0000000027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B ) A .2.7×10﹣10
B .2.7×10﹣9
C .﹣2.7×1010
D .﹣2.7×109
4.已知直线m ∥n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 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斜边BC 与直线n 交于点D .若∠1=25°,则∠2的度数为( C )
A .60°
B .65°
C .70°
D .75°
5.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5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
表:
月用水量(吨) 4
5
6
8
9
户数
2
5
4
3
1
则这15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为( C )
A .9、6
B .6、6
C .5、6
D .5、5
6.点P (1,3)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是( D ) A .(1,2)
B .(0,1)
C .(1,5)
D .(1,1)
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C ) A .两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 .两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班级 姓名 考场 考号
※※※※※※※※○※※※※※※※※※※○※※※※※※※※※※○※※※※※※※※※※○※※※※※※※※※※○※※※※※※※※※※
C.两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在△ABC中,AB=9,BC=2AC=12,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BC,AD =2BD,以AD为半径的⊙D和以CE为半径的⊙E的位置关系是(B)
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含
9.已知⊙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外接圆,P为⊙O上除C、D外任意一点,则∠CPD 的度数为(B)
A.30°B.30°或150°C.60°D.60°或120°
10.已知直线y=﹣x和抛物线y=x2+3x+3的图象交于P、Q两点,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移动,当∠PAQ取最大值时,A的横坐标为(D)
A.﹣B.﹣2 C.﹣2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若代数式1﹣8x与9x﹣3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2.
12.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30°,那么它的顶角是80°或40°.
13.把多项式a2﹣2ab+b2﹣1分解因式,结果是(a﹣b+1)(a﹣b﹣1).14.一次会议上,每两个参加会议的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有人统计一共握了66次手,求这次会议到会的人数,若设这次会议到会人数为x,则根据题意可列
方程x(x ﹣1)=66.
三、解答题(共64分)
15.(6分)计算:.
解:(1)原式=4×+1﹣2﹣1
=2+1﹣2﹣1
=0;
第3页(共14页)第4页(共14页)
16.(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1.解:(1﹣)÷


=,
当x=+1时,原式==.
17.(10分)某数学社团成员想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某广告牌的宽度(图中线段MN的长),直线MN垂直于地面,垂足为点P.在地面A处测得点M的仰角为58°、点N的仰角为45°,在B处测得点M的仰角为31°,AB=5米,
且A、B、P三点在一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数据求广告
牌的宽MN的长.
(参考数据:sin58°=0.85,cos58°=0.53,tan58°=1.60,sin31°=0.52,cos31°=
0.86,tan31°=0.60.)解:在Rt△APN中,∠NAP=45°,
∴PA=PN,
在Rt△APM中,tan∠MAP=,
设PA=PN=x,
∵∠MAP=58°,
∴MP=AP•tan∠MAP=1.6x,
在Rt△BPM中,tan∠MBP=,
∵∠MBP=31°,AB=5,
∴0.6=,
∴x=3,
∴MN=MP﹣NP=0.6x=1.8(米),
答:广告牌的宽MN的长为1.8米.
18.(12分)为了缓解上学时校门口的交通压力,某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到校方式,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表:
第5页(共14页)第6页(共14页)
某校学生到校方式抽样调查统计表
到校方式学生人数
乘车90
骑车m
步行20
其他50
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m=;
(2)扇形统计图中学生到校方式是“步行”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若该校共有1500名学生,请根据统计结果估计该校到校方式为“乘车”的学生人数;
(4)现从四名采取不同到校方式的学生中抽取两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正好选到到校方式为“骑车”和“步行”的两名学生的概率.解:(1)本次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容量为:50÷25%=200,m=200×20%=40;
∴本次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200,m=40;
故答案为:200,40;
(2)20÷200=10%,10%×360°=36°;
∴“步行”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
故答案为:36°;
(3)“乘车”的学生人数的百分比为×100%=45%,
用样本估计总体:45%×1500=675人,
故估计该校到校方式为“乘车”的学生人数为675人;
(4)画树形图得:
第7页(共14页)第8页(共14页)
正好选到到校方式为“骑车”和“步行”的两名学生的概率==.
19.(12分)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交于点A (1,4),点B(﹣4,n).
(1)求n和b的值;
(2)求△OAB的面积;
(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1)把A点(1,4)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y=,一次函数
y=x+b,
得k=1×4,1+b=4,
解得k=4,b=3,
∵点B(﹣4,n)也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n==﹣1;
(2)如图,设直线y=x+3与y轴的交点为C,
∵当x=0时,y=3,
∴C(0,3),
∴S△AOB=S△AOC+S△BOC=×3×1+×3×4=7.5;
(3)∵B(﹣4,﹣1),A(1,4),
∴根据图象可知:当x>1或﹣4<x<0时,一次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20.(12分)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圆周上一点,连接AC、BC,以点C为端点作射线CD、CP分别交线段AB所在直线于点D、P,使∠1=∠2=∠A.
(1)求证:直线PC是⊙O的切线;
(2)若CD=4,BD=2,求线段BP的长.
解:(1)连接OC,
∵AB是⊙O的直径,
∴∠ACB=90°,
∴∠ACO+∠BCO=90°,
∵OA=OC,
∴∠A=∠ACO,
∵∠A=∠1=∠2,
第9页(共14页)第10页(共14页)
∴∠2=∠ACO,
∴∠2+∠BCO=90°,
∴∠PCO=90°,
∴OC⊥PC,
∴直线PC是⊙O的切线;(2)∵∠ACB=90°,∴∠A+∠ABC=90°
∴∠1=∠A,
∴∠1+∠ABC=90°,
∴∠CDB=90°,
∴CD2=AD•BD,
∵CD=4,BD=2,
∴AD=8,
∴AB=10,
∴OC=OB=5,
∵∠OCP=90°,CD⊥OP,
∴OC2=OD•OP,
∴52=(5﹣2)×OP,
∴OP=,
∴PB=OP﹣OB=.
21.(4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与抛物线y=﹣x2+bx+c (b,c是常数)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设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C.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直线y=x+4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
当x=0时,y=4,x=﹣4时,y=0,
∴A(﹣4,0),B(0,4),
把A,B两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第11页(共14页)第12页(共14页)
第13页(共14页)第14页(共14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