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佳木斯大学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佳木斯大学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佳木斯大学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可能出现的火灾、中毒、传染病、政治性突发事件等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有效地维护校园秩序,以确保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和师生员工学习及生活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依照《中共黑龙江省委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2006年黑龙江省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佳木斯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1.3.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要注意抓苗头,抓早、抓小,不使事态扩大,力争消灭在萌芽状态。

1.3.2准确把握相关政策。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孤立打击极少数顽固分子,教育挽救大多数。

1.3.3要严格打击,决不姑息迁就。

对闹事的为首者、幕后操纵者,以及有打、砸、抢行为的,视情节按校规校纪依法严肃处理。

构成犯罪的,要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1.3.4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因工作失误或工作不力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影响学校的安定,就要追究闹事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后果严重要给予行政处分。

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在佳木斯大学校园内发生的或本校学生、教职员工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体系2.1领导机构2.1.1佳木斯大学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承贵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副组长:孟祥才李吾振刘强(常务) 魏晓东朱晓峰 邱洪斌唐力宋远航初文喜王凤和 成员:王平王树山田国忠刘艳玲刘景顺安洪欣肖仲杰张海波张国忠何志国张乔民徐晶吴鸿鸣范桂萍赵培举梅学松金春泳董丛波 潘中华 各学院(系部)主要领导2.1.2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国保、治安、安全、消防、交通等安全稳定工作,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协调,有权决定人员、资金、物资的临时调配、处置。

2.2办事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校务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赵培举(兼)2.3工作机构2.3.1现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指挥部总指挥:陈承贵副总指挥:刘强孟祥才唐力宋远航成员:董丛波王平王树山田国忠刘艳玲 刘景顺安洪欣肖仲杰张海波何志国 吴鸿鸣范桂萍赵培举金春泳潘中华2.3.2现场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指挥部(以下简称现场指挥部)职责现场指挥部负责涉及全校较大的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治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实施,以及校内外的协调联系、善后处理等。

2.3.3现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保卫处,办公室主任由董丛波同志兼任。

2.4各专项应急小组。

根据需要和分工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4个专项应急小组。

2.4.1现场指挥组组长:刘强孟祥才宋远航副组长:董丛波赵培举刘景顺吴鸿鸣张海波成员:各学院(系部)主要领导职责:(1)负责指挥、协调在突发群体性事件现场的组织,安排抢救人员实施抢险救治工作。

宣布现场保护等决定,确定宣传口径和政策。

(2)负责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汇报沟通情况,协调工作。

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总指挥报告情况,并提出控制和解决事态的方案和办法,确定强行带离现场的对象,疏散围观人员,努力将事件制止和解决在校园内部。

(3)指挥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直属系)领导深入现场,主动协助指挥组做好有关教师和学生的工作,指挥国保、治保、通信、后勤等各组快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

2.4.2治安保卫组组长:董丛波副组长:张玉太尉贵林赵成生成员:王树义曹洪满李季吴洪刘冬辉 职责:(1)维护突发事件现场治安秩序,必要时封闭突发事件现场的主要交通要道,劝散围观人员,制止内外串联和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事件现场。

(2)必要时取得公安机关的帮助,组织力量保护重点要害部位安全,防止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乘机破坏。

保护好校内广播站等要害部位的安全,防止这些要害部位被非法侵占使用。

(3)作好正常或秘密取证工作,积极配合公安刑侦、国保、安全等机关,做好掌握重点可疑人物和骨干分子动向的工作。

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事件动向,保护好在场的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安全。

2.4.3通讯联络组组长:赵培举副组长:孙文生苏贵章组员:范永胜李福堂张艳林萍幺会平 高飞职责:(1)负责突发事件信息、情报的收集,根据总指挥或领导小组负责人的指示,在群体性事件发生1小时内,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教育主管部门报告事态情况。

(2)负责向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及各行动组传达上级指示,确保电话电传的安全、畅通。

(3)负责收集、保管事件中各种字报、传单、标语、旗帜等证据资料,整理汇总各种文字材料,准备各类情况汇报和调查报告。

2.4.4后勤保障组组长:何志国安洪欣副组长:何春海张洪林王瑞民组员:栾国良王刚鲍春波刘玉西郝晓龙职责:(1)组织所有后勤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保障学校水、电(冬天取暖)和饮食的正常供应,保障运输畅通,维护学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保护变电所、泵房、车库、天然气管道和食堂的安全,防止犯罪分子乘机破坏。

(2)组织医务人员做好现场救护和与市急救中心联系紧急救护等工作。

协调学生处组织各教学楼、宿舍楼更值人员和门卫,保护楼内设施和财物不受侵犯。

3.预防与预警3.1高度重视校园和周边社会稳定工作,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

各级党政领导要统一思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把遏制和杜绝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稳定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抓紧抓实。

3.2定期、全面分析学校稳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排查思想上、政治上、生活以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的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并根据事态发展和政府有关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工作措施,消除影响稳定的各种因素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3.3加强对学生和教工进行道德、理想、法制教育,人身财产安全、治安防范和社会稳定教育,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学生工作干部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和学习情况,针对某些不安定因素,及时向上级反馈,早发现、早解决。

3.4加强对教学、行政、后勤及治安工作的管理,防止由于管理不善而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对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认真对待,掌握政策,及时解决。

要认真解决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学生伙食管理,合理稳定主副食价格,搞好饭菜质量,认真解决特困生的吃饭、学习和其它生活问题。

加强校园秩序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加强生产、生活和教学、科研的安全管理,切实预防突发事件尤其是恶性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要按上述预案迅速妥善处理。

3.5加强信息情报反馈工作。

密切注意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党务、行政、学生、后勤、保卫系统的信息动态网络作用,教育和鼓励党政干部、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广交朋友,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反馈。

3.6进一步强化重点监控工作,对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加强对校内的外籍人员和重点人物、重点部位、重点单位的管理,逐个落实防范措施。

3.7加强防火和人身安全教育,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和领导,避免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3.8坚持值班值宿制度。

在敏感时期一定要落实各级值班制度和规定时间内的汇报请示制度。

对发生问题的场所和部位加强巡逻守护,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响应4.1信息报告当事人或目击者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向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务办公室)或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保卫处)报告,必要时可向校领导直接报告,不负责任或隐瞒不报者将追究其有关责任。

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件信息报告后,要根据事态发展的趋势,按照《佳木斯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立即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时限不超过1小时。

紧急情况下,可先以电话形势报告,然后再补报书面材料。

4.2应急处置4.2.1消防、交通、爆炸等突发事件(1)校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件信息报告后,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领导,需要报警的,要立即报警。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即进入临战工作状态,下达指令保护现场,抢救伤员,疏散围观群众。

有火情发生的事件,要全力组织救火,同时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时限不超过1小时。

(2)无论是火险火警、交通肇事、爆炸以及其它安全事故,应积极向公安机关等部门提供情况,配合做好调查,做好相关的善后工作。

(3)突发事件处理完后,各项破坏恢复工作交由相关单位完成,消耗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或按照领导小组决定执行。

(4)任何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调查处理过程中,都要切实注意是否是蓄意破坏或有其它政治动机,如法轮功组织的破坏活动等。

(5)突发事件发生后,任何造谣传谣、蛊惑人心者,当及时从严从重处理。

(6)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表现突出者,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迟报、漏报、瞒报突发事件重要信息或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应给予相应的处分。

对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直接责任者除给予行政处分外,应同时给予经济处罚和实行必要的经济赔偿。

4.2.2打、砸、抢、杀人等突发事件,除了按照4.2.1的程序和对策实施外,应特别注意:(1)尽快全力抓捕凶手并及时报警,迅速封闭校园,关闭校门。

(2)现场指挥部尽快安排人力协调、组织保卫部门加强巡逻,发动群众排查犯罪嫌疑人,同时主动协助公安机关侦察破案。

4.2.3其它突发事件(1)在校园范围内出现大小字报、标语、传单,凡是带有不利于政治稳定和具有煽动破坏性的,全校师生员工都有权立即揭掉送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保卫处)。

不能揭掉的,应保护现场并立即向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保卫处)报告,由保卫处摄像后涂掉。

保卫处在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的领导下,一方面调查取证,摸查作案人,一方面报告公安国保机构,对作案人依法处理。

(2)发现学生聚众闹事、非法集会游行、罢餐罢课等事件苗头,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应责成学生处、团委和各学院(直属系)领导及辅导员,深入到学生中去做好疏导教育工作,使其自动解散或放弃,将事件消除在萌发状态。

对学生合理合法要求,应及时给予答复并立即着手解决。

总的原则是将事态解决在校园内,严防走出校园波及社会,以免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一旦事态扩大,特别是出现非法集会、讲演、游行、散发传单等情况时,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应调动和指挥全校所有党政干部、教师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做说服教育和劝阻工作,争取教育大多数,孤立打击极少数。

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由指挥部统一指挥,采取拦截队伍,没收旗帜和标语、传单等各种强硬措施,对闹事的组织者和骨干由有关领导给予劝戒和警告,必要时由公安机关强制带离,对其他人则勒令解散。

这期间保卫处和学校派出所始终要在指挥部指挥下按自己的职责主动工作。

(4)对校外个人或集体进校串联闹事的,所在场所的学生党团员、教师、干部,都有责任向领导小组或现场指挥部办公室报告,隐瞒不报者要追究相应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