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
”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作文。
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写个人见解;品味生活,激活写作素材;品味语言,自由表达。
通过这些,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教学一定能绽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关键词:作文指导;个性化;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78-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
”那么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说真话,抒写自己纯真美好的情感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个性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努力促成其个性的良好形成与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自己习作中吐真情、说真话、写真事,充分体现他们各自的生活体验、情感、思维和认识水平等,处处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什么是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
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较固定的本质特性。
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
”现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说:”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头脑中流到指上,落到笔尖。
”“我手写我心”,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生活出发,不仅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作文资源,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张扬,人格受到尊重,从而使各具个性的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写出有独特个性充满激情的习作。
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应如何切实引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谈谈,与大家一起分享。
1.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看)
首先,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素材的第一步。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像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
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我们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鼓励学生努力寻找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好人好事、不良现象,高兴、激动、伤心、害怕、后悔的事,留意观察自然界的风云变幻。
学会观察生活,认识、了解这个世界。
使学生认识到到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就在
你、我、他周围,不要太粗心了,这些事情可能就在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熟视无睹”的时候悄悄地从你的身边溜走了,只有细心的孩子才有机会捕捉住它们。
①但是观察又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它是靠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实现的。
2.利用阅读教学降低习作难度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也随之增长。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写作,既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也是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如: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对话作文》一课时,并没有急于向学生展示各种写好对话的方法,而是先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讲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人物的对话,从中归纳出写好对话的要领;接着,进行听写对话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写对话时标点符号的使用;然后再通过对话录音,让学生构思一篇记一件小事的作文;最后,对学生习作进行当堂评点与评分。
整个教学环环相扣,读与写的艺术贯穿其中,使原本平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有趣。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实在。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
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
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
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
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
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
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
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楼房高了,蓝天少了》、《我与凡卡比童年》、《步行街呼唤文明》、《”三国”卡热潮》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 康凯萍,贾珍珍;小学语文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育[j],2011(1);
[2] 马戴荣,李思思;小学语文作文学习[m].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