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多少年:( B )A.、1000多年B、2000多年C、3000多年D、4000多年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A、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五四运动3、使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D )A、《辛丑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南京条约》4、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B)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5、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A、封建社会B、前资本主义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之所以具有两重性,其根源在于(C)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资金少、规模小、力量弱B.受到官府的控制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成长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环境D.民族资产阶级大多数来自过去的地主、商人和官僚二、多项选择题1、17世纪以后的中国,未能赶上世界的先进潮流,越来越落后于西欧。
主要的原因是下列的哪些因素在清代中叶以后已经成为新的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桎梏:( ABCD )A.、传统的封建生产方式B.、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C.、以家族宗法制为核心的社会结构D.、以封建经学为统治思想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结构2、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的条约有:(ABDE)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D、望厦条约E、黄埔条约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中国产生的新的社会阶级是:(BD)A、地主阶级B、无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征是:(ABD)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C、军事上的软弱性;D、具有革命的彻底性5、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BD)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AC)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打倒帝国主义C、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D、推翻封建统治三、辨析题1、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只是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英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广阔的中国市场成为它首选的对象,才矛头指向了中国。
2、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以后,随着,《中日马关条约》、《中日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逐渐加深,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1)、从经济上来看,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外来侵掠的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与世界脱轨,海外贸易萎缩,商业不发达,小农经济根深蒂固,阻碍了经济发展。
(2)、从政治来看,在中国仍然保持封建专制制度的时候,英美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步入了先进的社会制度中。
(3)、从文化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农业,轻商业色彩明显,传统科学体系性、实践性、科学性差,远远落后于已经进行了两次科技革命的西方国家。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答:此观点是正确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已经高举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选择了以武装斗争作为革命的方式,但与此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和本国封建主义又存在依附关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于无法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无法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定的革命政党,形成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所以说,名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其革命的一面又有其反革命的一面。
四、简答题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是什么?答:(1)、从经济上看,中国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不利于促进商业、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封建社会前期与中期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已经不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违背了历史潮流。
(3)、从文化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其中重义轻利、安土重迁等思想不利于社会创新,使人们思想守旧。
2、《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是什么?答:内容: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埠,开通广州、厦门、上海、福州、宁波为通商口岸危害: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商口岸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和输出商品的中心,巨额赔款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3、英国侵略者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答:根本原因:通过发动战争将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产品输出地,实现资本主义的利益最大化。
直接原因:虎门硝烟损害了侵略者的经济利益,侵掠者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交易。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压迫,丧失部分主权。
在政治上表现为主权不能完全独立,部分地丧失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内河航运主权、外交主权等;经济上表现为逐步沦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部分地丧失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文化上表现为殖民半殖民文化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以宗教侵略为先导,创办教会学校,培养为其服务的各种人才等。
(2)、半封建社会的含义是原有封建属性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后期出现新民主主义成分,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主导地位。
半封建特征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已不能完全掌握政权。
5、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哪些突出优点?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及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早期状况,决定了中国近代工人阶级,除了具有一般无产阶级的基本特点——即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有前途的阶级,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在大工业中养成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最强的阶级外,还具有特殊的优点——中国近代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重压迫,具有改变自己悲惨处境的强烈要求,其革命斗争性比任何阶级都坚决彻底;中国近代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及矿山、铁路、海员、纺织等产业中,这种相对集中的状况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组织和团结;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大多数来自于破产农民,与农民具有天然联系,便于同农民结成巩固的亲密联盟。
五、论述题1、鸦片战争是在怎样的形势下爆发的?、答:(1)、战前中国:。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2)、外国资本主义: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原料产地与市场。
2、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打开了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已经产生,但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两个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相互关系: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发展,只有实现民族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发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他们控制中国经济政治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5、为什么说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答:革命的任务推翻其压制资产阶级自由贸易的旧的生产关系。
革命的目的就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竞争的需要,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这是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