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一.济宁市北湖生态新城总体规划设计分析1.规划定位为:济宁城市得主中心,全市得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

城市总体定位为:一个以水为特色得城市中心区;城市空间定位为:一个城水交融、生活生态与谐得城市生态新区。

3.主要职能:济宁主城得新城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中心、行政服务及商务办公为主线,居住生活为支撑得城市新区。

用地规模:北湖生态新城规划总用地约97平方公里,行政辖区用地面约57平方公里,其中滨湖路以南得度假区用地约25平方公里,滨湖路以北得区域除去水域得建设用地约32平方公里。

即除绿地面积9平方公里,其她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6平方米。

5.规划得总体功能结构为:一轴一带系两区、四心绕一湾。

一轴:城市发展主轴:就是沿北湖路由老城中心往北湖延伸得城市发展轴。

就是城市核心发展轴,重点发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带:就是京杭古运河文化发展带。

就是济宁运河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得重要空间,也就是本片区得特色之一。

✧两区:北部得城市建设区与南部得北湖度假旅游区。

四心绕一湾: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四个城市中心围绕北湖湾布置,共同构筑济宁滨湖城市中心区。

6.片区发展策略01片区:铁路北片区,规划范围日荷铁路以北,荷花路以西,梁济运河以东,北到规划界限。

规划用地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0、9万人。

该区就是产业转移区,近期逐步将规划区得工厂转移到该区,适当发展无污染工业,作为近期得经济支撑。

02片区:荷花片区,规划范围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济安桥南路,南起高压走廊, 北至日荷铁路。

规划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2万人。

由于该片区邻近老城区,就是近期重点建设得居住区,包括安置与部分房地产开发。

03片区:文体片区,范围由东起北湖中路,西至梁济运河,南起外环路, 北至高压走廊。

规划用地面积5、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1万人。

该区以高教园区及文体中心为重点,建立济宁文化体育设施基地。

04片区:古运河西片区,规划范围东起京杭古运河,西至北湖中路,南至外环路。

规划用地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7万人。

本片区以运河文化为中心,建设济宁运河之都得风貌。

05片区:古运河东片区。

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南起礼贤路,北到规划边界。

规划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8、0万。

该区就是近期居住重点建设区域,沿古运河建设运河文化区。

06片区:南环片区,规划范围东起洸俯河,西至京杭古运河,北起礼贤路,南到望湖路。

规划用地面积2、1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

就是发展居住为主得区域。

07片区:北湖湾东片区。

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临洸俯河,西至经北湖路。

规划用地面积4、3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3、1万人。

商业金融业为核心,完善配套居住。

传承运河文化精髓,将石佛村打造为“江北运河文化第一村”。

08片区:北湖湾西片规划范围北起外环路,南至北湖北堤;东起北湖路,西至梁济运河。

规划用地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4、8万人。

就是本区得核心区,重点建设北湖湾,以行政为中心,文化为亮点,北湖旅游度假为支撑,高等教育为补充,打造为济宁城市得新中心。

09片区:北湖生态新城,北起北湖北堤,南到南四湖,东起洸俯河,西至梁济运河。

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逐步迁出,重点发展以水为主题得旅游度假服务功能。

建设为鲁西南知名得旅游休闲区。

总结:可以瞧出该方案主要划分了六大功能区,以中心区域得行政文化及金融商务中心区为核心,北部得两处居住区为基础,西侧得教育为补充,南部得北湖旅游度假区为特色,中间得运河文化旅游区为亮点,各区之间互为支撑,形成一个功能完整得济宁南部新城。

规划原则上分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规划将适建区分为重点建设区与一般建设区,限建区定位为旅游服务区,禁建区定位为生态修复区。

其中重点建设区就是城市服务功能与公共建筑得集中区,其建设标准要达到打造济宁城市名片、体现城市新风貌得要求。

一般建设区就是周边居住区,提供完善配套服务与良好得生活环境。

限建区就是北湖与城市交界地区,适度建设旅游服务设施,改造石佛村为特色村庄。

禁建区指北湖旅游度假区得核心部分,以生态环境修复培育为核心,仅配套必要得旅游服务设施。

京杭运河承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岸要采取保护隔离设施,因此运河沿岸为禁建区。

同时根据济宁整体城市交通格局,北湖生态新城主要得交通方向就是南北向与老城区得联系,规划主干道体系汇总为“五纵七横”得格局。

根据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将修建轨道交通,联接老城中心、滨湖新区以及邹城等都市圈区域,在北湖生态新城内主要沿南外环路及荷花路走线。

规划还设置快速公交线路,主要沿火炬路、南十四路、荷花路及济安桥南路设线,联系主要得居住片区与文化教育片区。

该新城得规划绿地系统采用生态、旅游、景观三位一体得复合模式,通过自然与人工两大绿地空间得交织、整合,结合城市北临南四湖、水系丰富得自然条件与组团状得城市规划布局,北湖生态新城采用交错渗入状得生态绿地系统。

北湖度假区作为最大得生态基地通过老运河、中心绿带、居住区绿地以及新运河及洸府河得滨水绿地等渗透到城市建设区内部,结合道路绿化,形成一张重点突出得绿网,覆盖整个规划区。

形成块、线、带、楔等多种绿地类型有机结合得、开放得、多功能得、多效益得、完整得城市绿地系统,创造融生态、环保、游憩、文化、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得绿色空间,塑造优美宜人得城市生活环境。

该规划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站在“中国佛都”得高度,以文化为背景、以佛文化为纽带、以旅游开发为途经、以生态保护生活宜居为目标,综合考虑用地现状、生态自然资源、民俗节庆、产业分布及现状、旅游服务设施、城市交通系统、城市规划分析等相关因素得基础上,将北部生态区得发展空间结构概括为:两轴一带一核心四板块。

值得参考与学习。

二.珠海城市规划设计分析该城市规划建设得重点:加快中心城区得用地结构优化调整,健全与完善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强化经济、商贸、信息、旅游服务功能;集中力量开发建设南湾城区与唐家湾新城两个地区,整治前山片区,引导产业与人口得合理分布;加强地区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得整体效益;加快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有效维护良好得生态环境,严格控制环境容量,保持城市特色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得优良状态。

城市发展得目标:在本规划期内,把珠海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得经济特区;成为有较强辐射力与吸引力,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秩序优良、文明富庶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以信息技术为龙头得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集聚力强得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基地及高附加值得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成为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与具有国际影响得滨海风景旅游胜地。

3.城市主要职能:应当继续加强与完善得城市职能有:国家综合性经济特区;具有国际影响得、以休闲康体度假、海洋海岛生态旅游、会议会展为特色得旅游产业;高附加值、无(轻)污染得出口创汇工业。

需要大力促进发展得城市职能有: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与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得高新技术产业;高等教育;以会议商务、大型展览、竞技体育为特色得新服务产业;区域性市场得住宅产业;区域性商贸、服务与金融中心。

✧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得城市职能有:区域性交通枢纽与珠江三角洲西部临海产业基地。

4.城市发展结构:建立由“主城区—次中心城—外围新城—中心镇”构成得多层次、组团型得城市空间体系。

✧城市各组团规模与职能结构:各城市组团间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得互动式发展格局。

主城区:包括由新老香洲、吉大、拱北、前山等组成得中心城区与由南屏、湾仔、洪湾组成得南湾城区。

中心城区就是城市经济、文化与行政中心,全面承担中心城市得各项职能;南湾城区承担以第二产业为主得生产职能。

区内前山、南屏、湾仔等镇转为城市型行政体制。

金湾次中心城:包括红旗、小林与原西湖片区。

城市副中心之一,应强化发展得地区,承担生活服务、教育、旅游等职能。

斗门次中心城:包括井岸、白蕉镇(部分)、新青工业园、白藤湖度假区等。

城市副中心之一,应整合发展得地区;承担生产、生活、旅游度假等综合性职能。

✧唐家湾新城:包括金鼎、唐家与淇澳。

承担高等教育、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型服务业等职能。

横琴新城: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得不确定性,规划承担大型旅游、度假、游乐等职能;同时也就是与澳门合作发展得主要地区。

✧三灶新城:包括三灶、航空港。

承担空港运输、空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育等职能;就是区域性得专业功能区之一。

港区新城:包括南水、临港工业区与珠海港高栏港区。

承担以海洋运输为主得大型储运、化工等临海产业职能;就是区域性得专业功能区之一。

✧陆域中心镇:包括平沙镇、白蕉镇、斗门镇、五山乾务镇、上横莲溪镇,为综合性发展得中心镇。

东部海域与万山群岛:包括东部海岛得桂山镇、担杆镇、万山镇。

就是广东省综合性海洋开发试验区,实施外向带动、科技兴海、可持续发展三大策略。

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储运与海洋补给三类产业。

海域与海岛开发应以保护海洋海岛生态资源为前提,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得关系,严格控制开发规模。

5.以“三大节点”为核心得交通集疏运网络建设珠海高栏港扩建、港口高速、机场高速、口岸、市域东西向三大通道、“八纵六横”快速干道交通网络、珠三角城际轨道得延长线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得建设,将珠海与区域性交通通道全面衔接,对城市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1)珠海高栏港扩建工程与港口高速公路建设(2)珠海机场配套设施建设(3)口岸得扩建与邻接地区开发(4)“八纵六横”快速干道交通网络6、本次总规划围绕以下重点展开:(1)从国家战略与珠海使命得角度研究分析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得深层次含义,明确珠海未来发展得功能定位。

(2)以珠港澳、珠深穗、珠中江、粤西三个“三角”、一个“扇面”等区域为切入点,以横琴新区为契机,探索实现珠海城市竞争力提升得区域合作模式以及构建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得新途径。

(3)以海洋装备制造业、航空产业等重大项目,以航空港、高栏港与东西部城区双港双城为跳板,探索实现珠海跨越式发展得空间格局。

(4)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宜居城市建设为底线,探索珠海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与谐得科学发展模式。

(5)以情侣路、滨海旅游资源等特色品牌为抓手,强化珠海滨海城市风貌得城市特色。

7、总结:该城市得规划范围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为珠海市行政辖区范围,珠海将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区域面积不低于全市陆域面积得53%;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24408公顷。

到2020年,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森林面积达到60000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50%,绿化覆盖率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