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控制技术

水污染控制技术


法处理。
COD和BOD的区别与意义
项目
定义
BOD5
COD
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可被微 一定严格条件下,有机物被 生物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O2,K2Cr2O7氧化所需的氧量(O2, mg/L) mg/L) 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水中的溶解氧(分子态氧) 测定生物可降解物质的多少, 可生化性判据(BOD/ COD),判断生物可降解性的 大小 强氧化剂的化学氧化作用 强氧化剂中的化合态氧 测定所有耗氧物质(有机物和无 机物),一般较BOD高,其差 值表示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 含量
水污染控制技术
第一章 绪论
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1. 污水:
生活污水: COD<400mg/L,BOD5<250mg/L, SS<250mg/L 水量约150L/人天,与地区、生活水平、习惯相关 来源:厕所、厨房排水,生活杂排水 优质杂排水:盥洗用水
工业污水:种类不同,有较大区别。
1-3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3)应用
制订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经济发展规划中的作 用。
4. 水环境保护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Ⅰ类: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水产养殖区 Ⅲ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一般水产养殖区 Ⅳ类:一般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
4. 水环境保护标准
(2)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第一类污染物:Hg, Cd, Cr, Cr(Ⅵ), As, Pb • 第二类污染物:Ph,色度,COD,BOD,NH3等 •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1997.12.31) • 中水标准
5. 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法
按 废 水 中 污 染 物 除 去 方 式
氧化动 力 氧源 意义
对研究水体的污染与自净和污水的净化效果来说,起数值都是 重要资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可比性。
二、 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1.水体的自净:水体受污染后,逐渐变为清洁水的
过程。
2.水体自净作用类型
• 物理自净:稀释、扩散、沉淀作用; • 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分解、凝聚、吸附等作用; • 生物自净(主要):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7. 城市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
废水
格栅
沉砂池
沉淀池
生物 处理 污泥回流
二次 沉淀池
三级 处理
一级处理出水 垃 圾 处 理 沉 渣 处 理 污泥 处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级处理出水
污泥 浓缩
沉渣 处理
三 级 处 理 出 水
一级处理
二级处理
三级处理
污染源
格栅 沉砂除油池 调节池
初沉池
生物处理
二沉池
排 放 巴氏计量槽 沉砂池 调节池 接触氧化池 化学沉淀池
脱水机
浓缩池 外运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流程图
生物法
物理法
按 废 水 中 污 染 物 除 去 方 式
化学法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中溶解、胶体状态的 污染物质被降解为无害化合物。 活性污泥法 生物膜法——生物滤池、转盘、接触氧化、流化床、 自然处理——氧化塘、土地处理 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泥
一级处理
也叫初级处理,该过程只能除去废水中的大颗 粒的悬浮物及漂浮物,很难达到排放标准。
水体自净过程:稀释、扩散、沉降和生物降解
3. 水环境容量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Water) (1)定义
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 最大负荷量。
(2)相关因素
W=V(S–B)+C
W, 水环境容量;V,水体的体积;S, 某污染物的环境标准; B, 某污染物的环境背景值;C, 自净能力。
生化需氧量
( B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 定义:在有溶解氧条件下,水体中可被生物氧化的物质总
量,以生物氧化过程耗氧量计算。
• 测定:水样+饱和溶解氧稀释水+好氧微生物培养5天 测定消耗的溶解氧量。 • 可生化性:指污水可以被生物利用的难易,可用BOD5/COD来 指示,当污水BOD5/COD>0.3,可以认为能采用常规的生物
1-3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
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
2. 污水指标 (1)物理性质指标
• 感官指标:温度;色度;嗅与味;浊度;透明度等。
• 其它指标:总固体(TDS);悬浮固体(SS);溶解固体;
电导率等。
(2)生物学指标
• 细菌总数;总大肠杆菌数;各种病原菌数;病毒。
(3)化学性质指标
• 一般指标:PH;碱度;硬度;阳离子;阴离子;总盐度。 • 毒性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农药。 • 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溶解氧(DO); 总需氧量(TOD);总有机碳(TOC)。
按 处 理 程 度
二级处理
一般可以除去细小的或呈胶体态的悬浮物及有 机物,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
三级处理
也称深度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水中的胶体及溶 解态的污染物,一般可达到回用的目的。
6.污泥处理方法
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物、细菌、寄生虫。
处理方法:
(1) (2) (3) (4) 减量(浓缩、脱水) 稳定处理(好氧或厌氧消化) 最终处置(填地、投海、焚烧、建筑材料) 综合利用
40%
5500
氯离子(mg/L) 一般细菌数(1ml中) 大肠菌数(1ml中) 夹杂物
4500~6000 108~1010 106~107 (水份55~70%)0.3~1.0%
5500
据污染物化学类别
有机废水(organic) 无机废水(inorganic)
按产生工艺
食品废水(food) 焦化废水(coking) 冶金废水(metallurgical) 制药废水(pharmaceutical) 印染废水。。。
人粪尿的特性
水质指标 pH BOD (mg/L) COD (mg/L) 悬浮物质(mg/L) 总残留物(mg/L) 有机物 25000~35000 范围 7~9 8000~15000 3000~5000 13500 4000 21000 30000 60% 平均
无机物
总氮量(mg/L) 5000~6000
•通过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主要呈悬浮态的污染物质。 •① 沉淀法(重力分离)——沉砂池、沉淀池、隔油池 •② 筛滤法(截留)——格栅、微滤机、砂滤、真空过滤机、压 滤机 •③ 气浮法——加压空气气浮 •④ 反渗透法(半渗透膜)
化学法 生物法
物理法
按 废 水 中 污 染 物 除 去 方 式
化学法
利用化学反应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使其无害 化,处理多为溶解性物质 ①混凝 ②中和法(处理酸碱废水) ③氧化还原 ④电解法(处理含铬、氰等废水) ⑤吸附法(脱色,除臭,含砷、汞等) ⑥电渗析法
化学需氧量
(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定义:水体中可被氧化剂氧化的污染物总量,结果
以耗氧量计(mg/L)。
•测定:水样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氧化,测定消耗
氧化剂的量,折算成消耗氧量。
Cn H a Ob cCr2 O 8cH
2 7
加热回流
a 8c nCO2 H 2 O 2cCr 3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