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难度)1.(17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重力加速度为g 。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范围; (3)本实验中,1m =0.5kg , 2m =0.1kg , μ=,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 ,取g=102/m s 。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m ,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2.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的杆子上套有一滑块A,滑块通过细绳绕过光滑滑轮连接物块B,B 又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物块C ,C 静止在地面上。
开始用手托住A,使绳子刚好伸直处于水平位置但无张力,现将A 由静止释放,当速度达到最大时,C 也刚好同时离开地面,此时B 还没有到达滑轮位置.已知:m A =, m B =1kg, m c =1kg ,滑轮与杆子的水平距离L=。
试求:(1)A 下降多大距离时速度最大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的最大速度是多少3.如图甲所示,平板小车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平板板长L=6m ,小物块B 静止在平板左端,质量m B = 0.3kg ,与A 的动摩擦系数μ=,在B 正前方距离为S 处,有一小球C ,质量m C = 0.1kg ,球C 通过长l = 0.18m 的细绳与固定点O 相连,恰当选择O 点的位置使得球C 与物块B 等高,且C 始终不与平板A 接触。
在t = 0时刻,平板车A 开始运动,运动情况满足如图乙所示S A – t 关系。
若BC 发生碰撞,两者将粘在一起,绕O 点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并能通过O 点正上方的最高点。
BC 可视为质点,g = 10m/s 2,求:(1)BC 碰撞瞬间,细绳拉力至少为多少 (2)刚开始时,B 与C 的距离S 要满足什么关系4.如图所示为某钢铁厂的钢锭传送装置,斜坡长为L =20 m ,高为h =2 m ,斜坡上紧排着一排滚筒.长为l =8 m 、质量为m =1×103 kg 的钢锭ab 放在滚筒上,钢锭与滚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时由电动机带动所有滚筒顺时针匀速转动,使钢锭沿斜坡向上移动,滚筒边缘的线速度均为v =4 m/s.假设关闭电动机的瞬时所有滚筒立即停止转动,钢锭对滚筒的总压力近似等于钢锭的重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10 m/s2.试求:(1)钢锭从坡底(如上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b 端到达坡顶所需的最短时间;(2)钢锭从坡底(如上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b 端到达坡顶的过程中电动机至CBALSO图甲 3 S At12图乙少要工作多长时间5.如图,质量m=2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 处,A 、B 间距L=20m 。
用大小为30N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 0=2s 拉至B 处。
(sin37º=,cos37º=,g 取10m/s 2)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用大小为30N ,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 。
(答案可带根号)6.在水平面上放置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A ,质量为M ,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在其斜面上静放一质量为m 的物块B ,A 、B 间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μ2>tan θ),如图所示。
现将一水平向左的力F 作用在斜面体A 上, F 的数值由零逐渐增加,当A 、B 将要发生相对滑动时,F 不再改变,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求: (1)B 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 (2)水平力F 的最大值;(3)定性画出整个过程中A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7.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C 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 ,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 段的细线竖直、cd 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的质量均为m ,C 的质量为4m ,重力加速度为g ,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 后它沿斜面下滑(斜面足够长), A 刚离开地面时, B 获得最大速度,求:(1)斜面倾角α.(2)B 的最大速度v8.一名质量为60 kg 的工人,站在竖直向上运动着的升降机底板上.他看到升降机上挂着一个重物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 N ,已知该重物的质量为5 kg. 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 (g 取10 m/s 2)(1)先根据受力情况判断重物的加速度的方向,并指出重物是处于超重状态还是失重状态.,再求出重物的加速度的大小. (2)这时该工人对升降机底板的压力是多大(3)如果悬挂测力计的悬线突然从A 点断开,则此时重物的加速度有何变化9.如图所示,长为l 的长木板A 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1的水平地面上,一滑块B (大小可不计)从A 的左侧以初速度v 0向右滑上木板,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 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已知A 的质量为M=,B 的质量为m=,A 的长度为l=,v 0=5m/s ,μ1=,μ2=,(g 取10m/s 2) (1)A 、B 刚开始运动时各自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为保证B 在滑动过程中不滑出A ,初速度v 0应满足什么条件 (3)分别求A 、B 对地的最大位移. 10.(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的水平面平滑连接。
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A 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 点。
已知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B 点距C 点的距离L=。
(滑块经过B 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m/s 2),求:(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滑块从A 点释放后,经过时间t=时速度的大小。
11.(9分)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皮带以12 m/s 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
今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若传送带A 到B 的长度为24 m ,g 取10 m/s 2,则小物块从A 运AB Cαabcd动到B 的时间为多少12.如图17所示,质量为M 的劈块,其左右劈面的倾角分别为θ1 = 30°、θ2 = 45°,质量分别为m1 =3kg 和m2 = 2.0kg 的两物块,同时分别从左右劈面的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劈块始终与水平面保持相对静止,各相互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求两物块下滑过程中(m1和m2均未达到底端)劈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g = 10m/s2)13.质量kg m 10=的物体在方向平行于斜面、大小为N F 120=的拉力作用下,从固定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拉力F 作用s t 21=后撤去。
已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37θ,如图所示。
斜面足够长,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5.0=μ ,取重力加速度2/10s m g =。
求:(1)在拉力F 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1a (2)撤去拉力F 后,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时间2t(3)自静止开始到上滑至速度为零时,物体通过的总位移大小总x (6.037sin =︒,8.037cos =︒)14.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 ,管长为24m ,M 、N 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N 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 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 2.求: (1).空管的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2).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 ,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 端穿出(3).若此空管的N 端距离地面64m 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 0大小的范围.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 A 、B .它们的质量都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 C 为一固定挡板。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开始时各段绳都处于伸直状态。
现在挂钩上挂一物体P ,并从静止状态释放,已知它恰好使物体B 离开固定档板C , 但不继续上升(设斜面足够长和足够高)。
求: (1)物体P 的质量多大 (2)物块B 刚要离开固定档板C 时,物块A 的加速度α多大图3-3-1018.(15分)质量为m 的飞机静止在水平直跑道上。
飞机起飞过程可分为两个匀加速运动阶段,其中第一阶段飞机的加速度为1a ,运动时间为1t 。
当第二阶段结束时,飞机刚好达到规定的起飞速度0v 。
飞机起飞过程中,在水平直跑道上通过的路程为s 。
求第二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2a 和时间2t 。
19.(15分)杂技中的“顶竿”是由两位演员共同表演完成。
站在地面上的演员的肩部顶住一根质量为10 kg 的长竹竿,另一位质量为40 kg 的演员爬至竹竿的顶端完成各种动作后,从竹竿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6秒末滑到竹竿底时的速度正好为零。
在竹竿上的演员从竿顶下滑到竿底的过程中,地面上顶竿人的肩部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则:(1)竿上的人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2)在4秒到6秒过程中,顶竿人的肩部受到的压力为多少20.(14分)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75kg ,沿倾角︒=37θ且足够长的斜坡向下运动,已知雪橇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k 未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雪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中的曲线AD 所示,图中AB 是曲线在A 点的切线,切线上一点B 的坐标为(4,15),CD 是曲线AD 的渐近线,g 取10m/s 2,试回答和求解:(1)雪橇在下滑过程中,开始做什么运动,最后做什么运动 (2)当雪橇的速度为5m/s 时,雪橇的加速度为多大 (3)雪橇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多大 21.(18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两个轮子半径均为r=0.2m,两个轮子最高点A 、B 在同一水平面内,A 、B 间距离L=5m ,半径R=0.4m 的固定、竖直光滑圆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B 点,C 点是圆轨道的最高点.质量m=0.1kg 的小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1)传送带静止不动,小滑块以水平速度v 0滑上传送带,并能够运动到C 点,v 0至少多大(2)当传送带的轮子以w=10rad/s 的角速度转动时,将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A 点,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时间t 是多少(3)传送带的轮子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将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A 点,小滑块运动到C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不同,最大压力F m 是多大参考答案1.(1)12(2)f m m g μ=+ (2)122()F m m g μ>+ (3)F=【解析】试题分析:.(1)砝码对纸板的摩擦力11f m gμ=桌面对纸板的摩擦力212()f m m gμ=+12f f f =+解得12(2)f m m g μ=+(2)设砝码的加速度为1a ,纸板的加速度为2a ,则111f m a = 1222F f f m a --=发生相对运动21a a >解得122()F m m gμ>+(3)纸板抽出前,砝码运动的距离121112x a t =纸板运动的距离212112d x a t +=纸板抽出后,砝码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223212x a t =12l x x =+ 由题意知131132,a a a t a t ==解得122[(1)]dF m m gl μ=++代入数据得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