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题库和答案第一部分填空题1.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
2.衡量分离的程度用()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
3.分离过程是()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来达到分离目的。
4.工业上常用()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5.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来计算的。
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来表示。
6.汽液相平衡是处理()过程的基础。
相平衡的条件是()。
7.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
8.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吸收因子为(),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
11.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合成的。
12.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
13.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14.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
15.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16.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17.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
18.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
19.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在()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
20.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
21.解吸收因子定义为(),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
22.吸收过程主要在()完成的。
23.吸收有()关键组分,这是因为()的缘故。
24.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因此可得出()的结论。
25.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26.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以上。
27.吸收过程只有在()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
28.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来计算。
29.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30.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
31.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时分布一致。
32.精馏有b.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的缘故33.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34.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作用。
35.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萃取剂的浓度。
36.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的流程。
37.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 ),其限度为()。
38.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或()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
39.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决定,故可由()计算各板的温度。
40.流量加合法在求得x后,由()方程求j V,由()方程求j T。
ij41.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决定,故可由()计算各板的温度。
42.当两个易挥发的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为起点逐板计算。
43.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
44.三对角矩阵法的缺陷是()。
45.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
46.严格计算法有三类,即(),(),()。
47.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
48.松弛法是由开始的()向()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内每块板上的()进行衡算。
49.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和()。
50.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加以考虑。
51.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表示。
52.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或()的组分最后分离。
53.热力学效率定义为()消耗的最小功与()所消耗的净功之比。
54.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时所消耗的功。
55.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
56.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和类似气体的()。
57.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原理来实现的。
58.新型的节能分离过程有()、()。
59.常用吸附剂有(),(),()。
60.54A分子筛的孔径为( 5埃),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
61.离程分为( )和( )两大类。
62.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和()两大类。
63.分离剂可以是()和()。
64.机械分离过程是()。
吸收、萃取、膜分离。
渗透。
65.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
66.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
膜分离。
渗透。
67.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以为()。
68.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无关。
69.活度是()浓度。
70.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71.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相等。
72.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
73.逸度是()压力74.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
75.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6.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 )77.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78.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79.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方程求定的。
80.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
81.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且∑KiZi>1时,其相态为()82.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xi>1时其相态为()83.若组成为Zi的物系,∑KiZi>1时,其相态为()84.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产生。
85.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86.设计变量分为()与()。
87.回流比是()()设计变量。
88.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89.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90.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
91.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2.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取剂使A1P值越()越好。
93.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偏差的非理想溶液。
94.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P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95.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出来。
96.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出来。
97.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γ2应等于( )与( )之比。
98.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板被吸收。
99.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板被吸收。
100.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吸收组分。
101.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吸收组分。
102.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103.温度越高对吸收越()104.压力越高对吸收越()。
105.吸收因子A()于平衡常数。
106.吸收因子A()于吸收剂用量L。
107.吸收因子A()于液气比。
108.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
109.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分离。
110.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分离。
111.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分离。
112.物理吸附一般为()吸附。
113.化学吸附一般为()吸附。
114.化学吸附选择性()。
115.物理吸附选择性()116.吸附负荷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17.吸附负荷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18.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19.透过曲线是以()横坐标绘制而成。
120.透过曲线是以()为纵坐标绘制而成。
121.透过曲线是分析()得到的。
122.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相似关系。
第二部分 选择题1. 计算溶液泡点时,若∑=>-Ci i i X K 101,则说明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2.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C i i i X K 101,且∑=<c i i i K Z 11/,该进料状态为a.过冷液体b.过热气体c.汽液混合物3. 计算溶液露点时,若01/<-∑i i K y ,则说明22a.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4. 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22a.∑∑>>1/1i i i i K Z Z K 且b.∑∑<>1/1i i i i K Z Z K 且c.∑∑><1/1i i i i K Z Z K 且d.∑∑<<1/1i i i i K Z Z K 且5. 萃取精馏时若泡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a.精馏段上部b.进料板c.提馏段上部6. 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 ,B 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若S A P P >,且S B P P >,则该溶液a.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7. 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a.提高压力b.升高温度c.增加液汽比d.增加塔板数8. 最高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花潜热小的组分a.增加b.不变c.减小9. 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低低的组分形成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10. 多组分吸收过程采用图解梯级法的依据是a.恒温操作b.恒摩尔流c.贫气吸收11. 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12. 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13. 当两个难挥发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44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c.两端同时算起14. 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1/+j H L X X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 j板b. j+1板c. j+2板15.流量加和法在求得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ji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1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ji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 c物料平衡方程17.简单精馏塔是指a.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1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全塔效率可大于1b.总效率必小于1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19.分离最小功是指下面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功a.实际过程b.可逆过程20.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2.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3.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4.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5.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26.溶液的蒸气压大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27.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28.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2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30.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31.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32.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33.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34.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36.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37.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8.系统温度小于泡时,体系处于()a.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39.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40.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41.等含节流之后()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42.设计变量数就是()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43.约束变量数就是()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44.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45.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a.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46.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4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a.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48.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49.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50.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1.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2.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3.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4.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5.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56.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57.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58.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59.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60.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61.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62.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63.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4.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65.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66.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a.Ai<Φib.Ai=Φic.Ai>Φi67.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6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69.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70.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71.平均吸收因子法()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72.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73.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74.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5.当体系的yi-yi*=0时()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76.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7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第三部分名词解释1.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