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课程中断系统的教学设计

单片机课程中断系统的教学设计

单片机课程中断系统的教学设计
摘要:单片机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作者结合该课程特点及多年教学与实践经验,从提高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入手,对中断系统环节进行了教学设计,以此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教学设计教育教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电子、自动化、机电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单片机技术在各种智能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为配合生产过程的实际需要,在单片机内部都配置中断系统、定时/ 计数器、串行口三大部件,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性、系统化控制功能。

因此,中断系统是单片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能否正确、灵活自如地使用中断系统,是检验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好坏的最终指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中断的概念及其作用;(2)了解中断系统的
结构;(3)掌握中断系统相关的控制寄存器;(4)了解中断响应的条件及其过程;(5)掌握不同中断源的程序入口。

2.能力目标
(1)根据系统控制需要,正确、灵活设置控制寄存器;(2)根据不同的中断源和任务要求,正确设计中断服务程序;(3)通过简单中断系统应用举例,对学生进行中断系统设计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训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1)中断系统相关控制寄存器;(2)中断服务程序的
结构。

2.教学难点
(1)外部中断源两种触发方式的不同机制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2)六个中断请求标志产生的条件及其撤销的方式;(3)不同中断标志对应不同的程序入口地址;(4)中断的使能控制;(5)中断优先级的意义及其设置;(6)中断服务程序的功能组成。

三、教学方法
应用对比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过程及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总体上采取层次化的组织方式,分为中断的概念、中断相关控制寄存器、中断系统的应用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理论到实践进行引导式教学。

1.中断的概念
2.中断相关控制寄存器
3.中断系统的应用参考文献:
[1]曹天汉.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董匀芬•《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J]•考试周刊,
2015.66.
[3]吴萍.高职高专《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教学探讨[J]. 考试周刊,2015.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