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二、评价方法 1.单元型污染指数
Pi——土壤中污染物i的污染指数 Ci——土壤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的 统计平均值,mg/kg; 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mg/kg。
2.分级污染指数
二、评价方法
(1)土壤显著受污染的起始值(Xa) (2)土壤轻度起始值(Xc) (3)土壤重度污染起始值(Xp) 非污染 Ci≤Xa,Pi≤1 轻污染 Xa < Ci < Xc,1< Pi <2 中度污染 Xc < Ci < Xp ,2< Pi <3; 重污染 Ci≥Xp, Pi >3。
二、评价方法
Ci≤Xa,
Pi
Ci Xa
Xa < Ci < Xc,
Pi
1
Ci X a Xc Xa
Xc < Ci < Xp ,
Pi
2
Ci X c Xp Xc
Ci≥Xp,
Pi
3
Ci X p Xp Xc
3.综合污染指数
(1)叠加型综合指数
n
P Ii i 1
(2) 内梅罗指数
2
2
P
Ci Si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Si
0.43 0.30 10 0.043 10 2 6.613
1.17
Li
4E 0.247300.241.171.430.020.60 0.036
( kg/(m2·a))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练习题:估算一块裸地的年平均侵蚀 量。设土壤含有机物2%,坡度 10%,斜坡长45m,m=0.5,降雨系 数Rc=30。
1.工业废气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工业废水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工业固体废物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1.占用土地资源 2.诱发土壤-地质环境灾害 3.引发土壤盐渍化 4.促进土壤沼泽化 5.促使河口地区土壤肥力下降,海岸后退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Wn
BK
n
RK
1 Kn 1 K
W——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年累积 量,mg/kg;
B ——背景值,mg/kg;
查表Kc=0.24,Ci=1,P=1。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解:
0.43 0.30 10 0.043 10 2
Si
6.613
1.17
Li
45 0.5 22.1
1.43
E 0.24730 0.241.171.4311 2.94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2) 通用的土壤流失方程评价拟建项目的影响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土壤资源评 价与土壤—农作物的污染评价。
土壤资源评价是判断由于土壤侵蚀、 肥力减退、荒漠化与沙漠化造成农用土 壤、林业土壤和牧用土壤资源价值退化 的程度;通过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壤 资源和提高土壤资源价值的途径和措施。
土壤—农作物的污染评价研究污染 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过程以及 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或毒性,从而提出 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Si
0.43 0.30S 0.043 S 2 6.613
Li
m
22.1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例1:估算一块在砂壤土上开垦出来 的苜蓿草地的年平均侵蚀量。设土 壤含有机物2%,坡度10%,斜坡 长45m,m=0.5,降雨系数Rc=30,作 物沿等高线成行播种。
解:查表Kc=0.24,Ci=0.02,P=0.60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1.土壤侵蚀 (1)土壤侵蚀量预测
E 0.247 Rc Kc Li SiCi P
n
n
G Ei Ai 0.247 Rc Kc Li SiCi P Ai
i 1
i 1
E——土壤侵蚀量
Rc——年平均降雨侵蚀因子 Kc——土壤可侵蚀性因子 Li——坡长因子 Si——坡度因子 Ci——地面的植物覆盖因子 P——实际侵蚀控制因子
平均
Ci Si
最大
(3) 加权平均型综合指数
P Wi Pi
二、评价方法
(4) 污染指数分级 P≤1,未受污染;P>1,已受污染。
第三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一、评价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 1.评价等级划分 2.评价内容 3.评价范围:大于拟建项目占地面积。 4.评价程序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一)土壤环境影响识别的类型
(四)矿业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1.损失土壤资源 2.污染土壤环境 3.区域环境条件改变引发土壤退化和破坏 4.次生地质灾害加速土壤退化和破坏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五)农业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农业机械化工程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 的影
响 2.农业排灌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3. 农业垦殖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六)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七)能源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三节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 概述
一、参数选择 1.重金属和有毒非金属物质; 2.有机毒物和致病菌; 3.酸碱度、全氮、全磷等。 4.附加参数。
二、评价标准
1.《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2.区域土壤背景值; 3.区域性土壤自然含量; 4.土壤对照点含量; 5.土壤和作物中污染物质积累的相关数量。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一、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资料调查包括:
1.自然环境特征; 2.土壤及其特性; 3.土地利用状况; 4.水土侵蚀类型、面积及分布等; 5.土壤元素背景值资料; 6.当地植物种类、分布及生长情况。
现场实测包括:
1.布点; 2.采样; 3.确定评价因子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E1
E0
C1 C0
P1 P0
E0、E1——工程前后侵蚀速度 C0 、C1——工程前后的耕种管
理因子
P0 、P1——工程前后的土壤保
持措施因子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2.污灌残留量预测 土壤经灌溉几年后,土壤中污
染物的累积残留量可表示为:
三、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W=K(B+R) 若计算n年内土壤污染物的累积量,则有: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土壤污染型 1.按影响结果划分
土壤退化、破坏型
建设阶段影响 2.按影响时段划分 运行阶段影响
服务期满后的影响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3.按影响方式划分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4.按影响性质划分
可逆影响 不可逆影响 积累影响 协同影响
二、土壤环境影响的识别
(二)工业工程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 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