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EC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LEC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LEC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要点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四、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五、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的比较六、夯实安全基础,建立安全机制七、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

风险管理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所导致的损失,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1、术语和定义(1)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疾病、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注:这里的疾病指的是职业病及与职业有关疾病。

(2)危险hazard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4)事件incident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

注:事件包括未遂过失。

(5)风险risk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6)1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评估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7)安全S a fety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和损失。

(8)可承受的风险tolerable risk根据企业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降至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9)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10)持续改进COntinU a l improvement 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工作,全面改进企业安全绩效的过程。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2、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內容风险管理的实质是以最经济合理的方式消除风险导致的各种灾害后果,它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一整套系统而科学的管理方法,即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去辨识危害、评价风险,然后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决策,以确定处理风险的最佳方案。

风险管理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管理过程,强调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2)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基础、输入和动力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主线是风险控制过程。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加以识别,然后评估每种危害危险的风险等级,依据法规要求和企业管理标准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是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输入。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是体系运行的动力。

企业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

一、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3)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风险预控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的必要措施。

风险评估打破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说法,即利用风险评估可以实现在事故萌芽之前予以控制。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不仅仅是生产口的事,更不仅仅是安监部门的事。

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存在风险,树立风险预控的理念对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大有益处。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1、''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原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就明确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2、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人类从事的生产过程都是利用能量作功的过程。

一旦能量失控,就可能引发人身或设备事故,因此生产系统存在固有危险生产及生活中的固有危险都是在人机环境系统控制之下运作的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2、以安全系统工程的理论研究生产过程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观点,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特别强调“管理”,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它是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原因,安全管理缺陷,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3、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1要预防和控制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发现和辩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隐患,然后再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或防范。

危险辩识和评价是提髙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事故预防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许多先进工业国家的成功经验1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起源于二世纪三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各种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3、危险辩识和评价是事故预防的重要手段1英国标准BS8800 '‘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体系”规定:“所有雇主和自谋职业者对其业务活动中的风险评估负有法律义务” 1 "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都属于风险评价的理论范畴,而且是预防和控制事故行之有效的方法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4、危险源辨识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可分为6类:(1)物理性危险,15种如:触电、物体打击等(2)化学危险,5种如:有毒气体(3)生物性危险,5种如:传染病等病菌(4)心理、生理危险,6种如: 心理异常(5)行为危险,5种如:操作失误(6)其他危险,如:管理意识风险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5、危险源、风险与事故的关系危险源事故(意外)危险源的存在导致风险的存在,风险没有得到控制就会导致事故D = LEC风险=可能性后果暴露率二概率严重度频率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6、控制风险的方法(1)排除:排除危险是风险管理最佳的方法。

(2)代替:用其他程序或物质代替,可有效降低风险。

(3)隔绝:用隔绝的措施减少员工与危险物质接触的程序,减小风险概率。

(4)工程:对代替或隔绝的方法不能排除的风险采用工程的方法加以控制。

(5)行政管理:用行政管理的方法控制风险。

(6)个人防护:这是风险管理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7、风险管理的运作程序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1、安全性评价(Safety assessment)的定义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2、安全性评价的类型1事前评价(前馈评价)1过程评价(现状评价)1事后评价(后馈评价)1跟踪评价3、安全性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1定量评价1模糊评价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4、常用安全性评价方法① 安全检查表法(SCL);② 预先危险性分析 (PHA);③ 事故树分析(FTA);④ 事件树分析(ETA);⑤ 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⑥ 帝国化学公司危险度评价法(MOND);⑦日本危险度评价法(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e);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D = 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风险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L 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C风险性分值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5、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三个里程碑1 一九O六年“安全第一” 口号的提出,确立了安全在生产中的地位、1 一九五九年《工业事故的预防》的发表,提出事故有其规律性可以预测预防的观点、1 一九六四年《化工企业安全性评价方法》的诞生,将事故预测预防理论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推向更髙级的阶段。

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6、发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和特点(1)《评价》的内容1《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均分为三大部分,即设备系统部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部分、安全管理部分。

1根据火电厂、水电厂和供电企业的特点,各部分内容有所不同。

从防止电力生产特大、重大、恶性和频发性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出发,评价一个单位的“安全基础”,以反映上述事故的危险因素为主、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2)《评价》的特点(1)评价的对象一运行中的系统(2)评价的内容一包括人身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几个面(3)评价的目的一预防重特大、人身、恶性频发性事故(4)评价的着眼点一安全基础而不是事故概率(5)评价的形式一企业自我查评与专家评价相结合(6)评价的方法一综合评价安全基础指数相对得分率=(实得分/应得分)*100% (7)评价是一项安全系统工程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7、开展安全性评价的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2)认真自查(3)选好专家(4)贵在真实(5)重在整改(6)注意培训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8、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取得的成效和基本经验(1)成效极大地提髙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极大地提髙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监督人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2)基本经验安全性评价理论的科学性。

安全性评价应用的务实性。

锻炼培养了一批较髙水平的安全性评价专家。

各级领导对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视。

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9、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1)存在的问题片面认为安全性评价主要是查设备,没有把管理因素作为查评的重点,使评价取不到应有的效果。

有的单位过于看重分数,自觉不自觉地“三挂钩”,互相攀比甚至出现争分数的现象。

车间班组自查时一般不要求打分,而经常自己给自己打高分,影响了评价量化的准确性。

"通过安全性评价验收”之类的说法都没有把握安全性评价的真谛,是不正确的。

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2)发展方向制定《安全性评价工作制度》。

全面采用“风险预控”的手段预防事故。

深入推行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

要重视安全性评价的培训工作。

三、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10、安全性评价的动态管理-安评的“第二次革命”(1)安全生产过程是一个时空关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而安全性评价是一个静态的方法。

要用一个静态的方法去控制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使这个方法也处在动态运用中,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