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通概论第十章--流通政策与规制(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流通概论第十章--流通政策与规制(2019年1月版本教材课件)
• (1)商业政策。是针对商业的经济政策,其适用对象主体是商 业。商业政策与商品流通政策的不同,首先在于商业政策是商 品流通政策的一个部分,商品流通政策的对象不仅包括商业企 业的活动,而且还包括生产企业的购销活动和消费者的购销活 动。其次,商业政策是对经济的个别部门或行业的干预,而商 品流通政策则是对构成总体经济中的流通领域的干预。第三, 商业政策是针对国民经济中个别部门或行业的,它不包括对外 商业(即外贸),而商品流通政策却包括国际流通。
流通概论
2019年1月版
目 录
01
第一章 流通导论
02
第二章 流通产业
03
第三章 流通渠道
04
第四章 流通创新
05
第五章 零售业概述
目 录
06
第六章 “互联网+零售”
0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七章 批发08第八章 物流
09
第九章 流通国际化
10
第十章 流通政策与规制
第十章 流通政策与规制
教学目标:
完成这一章内容的学习之后,你将可以: 1.说明流通政策的概念与沿革、我国流 通政策体系的缺失与构建; 2.概述现代规制理论; 3.分析我国流通领域的现行规制及其改 革与创新; 4.概述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内容及沿 革与转型; 5.指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意义。
(2)市场政策。也是商品流通政策的一部分。市场政策是为了保证市场功 能正常发挥而对市场进行的干预。狭义的市场政策的对象包括零售市场、 批发市场(农贸、集贸市场)、商品及证券交易所等。
(3)流通产业政策。流通产业政策调整和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流通产业。而 流通产业是指“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内容的盈利性事业”,因此,流通 产业政策调整和作用的对象是专门的或产业化的流通机构的购销活动,而 不包括生产者的购销活动及消费者的购销活动。与此不同,商品流通政策 的外延则要比流通产业政策宽泛,它既包括流通产业政策,又包括针对流 通中的其他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政策。
(二)改革与创新思路
• 1.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政策,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适宜的经济环境。 • 2.完善市场竞争程度的相关政策,保持良好竞争秩序。 • 3.合理规划布局,提升流通产业效率 • 4.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一、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内容
三、流通体制的改革 四、流通体制改革深化
• 一、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 1.流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 • 2.我国流通业的现状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全
面小康社会的要求
三、我国流通领域规制的改革与创新
• (一)必要性 • 1.市场进程加快,要求流通产业做出调整 • (1)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 (2)市场自由流通,消除人为障碍 • (3)流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竞争规律 • (4)政府对流通概论必须改革
• 2.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对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要求。 • 3.信息化进程加快,对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 (1)流通领域的管理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 • (2)信息技术为全球化经营提供保证 • (3)虚拟化流通将成为重要方式 • (4)政府对流通产业的管理模式将发生质的变化。
2.我国未来流通政策体系基本框架
• (1)大型零售店铺规制政策 • (2)特殊商品流通政策 • (3)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4)流通现代化政策 • (5)流通组织化政策 • (6)流通国际化政策 • (7)城市街道改造、振兴中小流通企业政策 • (8)消费者保护政策
第二节 流通规制
一、规制的概念与范围 二、我国流通领域的规制 三、我国流通领域规制的改革与创新
• 1.1979-1992----流通政策主要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转换国有 集体商业流通企业的经营机制。
• 2.1993--2001----规范流通秩序、对外开放和促进流通现代化 • 3.2002-2012---针对加入世贸后流通领域即将全面放开而制
定一系列政策 • 4.2012-----进一步推动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高质量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流通政策 • 第二节 流通规制 •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第一节 流通政策
一、流通政策的概念 二、我国流通政策沿革 三、我国流通政策的缺失与构建
• 一、流通政策的概念
• 所谓商品流通政策是以商品流通为适用对象的公共政策,即社会 公共机构(国家或政府)为了矫正市场失败、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协调流通活动、保障竞争的公平与公正、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其他 社会公共利益而对商品流通领域的公开介入。其具体形式主要有 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条例、办法等。
二、我国流通政策沿革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流通政策 • 1.经济恢复期(1949-1952) • 稳定经济、打击投机、恢复建设 •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2-1957) • 取消私有商业、稳定流通、保障供给 • 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1958-1978) • 国营集体商业一统天下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流通政策
三、我国流通政策的缺失与构建
• (一)我国流通政策体系存在问题 • 1.流通政策遗留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特征,缺乏市场经济特别是国际化
视野 • 2.流通政策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政策较少。 • 3.政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执行效果较差 • 4.政出多门,缺乏一致性
(二)我国未来流通政策的基本框架
• 1.构建流通政策体系目标 • (1)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 (2)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原则 • (3)充分体现现代流通特征原则 • (4)经济、社会、环境目标相互兼顾 • (5)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原则
一、规制的概念与范围
• 1.规制----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监控,是基于法治的、政企分开的政府干预。 • (1)政府干预的原因----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产权明确。市场失灵 • (2)规制与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 规制不包括宏观经济管理,规制只是调节企业行为的微观干预与管理。
二、我国流通领域的规制
•1.价格与收费规制----价格法 •2.公平竞争规制----反不正当竞争法 •3.产品质量规制-----产品质量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制